在CAN总线应用中边沿台阶的现象的详细介绍

基于南京来可电子的RoyalScope长时间波形和数据记录分析仪对CAN总线的现象做详细分析。
1、边沿台阶的源头
在CAN总线的网络布局中,手牵手直线型拓扑是最理想最常规的布局;但是在实际现场中,经常会出现分支的现象。这里重点提一下,在计算CAN总线长度的时候,分支(从收发器端至总线)长度也要加上。
为此我们做了分支过长的实验,实验中CAN总线中有三个CAN节点,主干线长度为15米,其中一个节点的分支长度为1米,波特率为250k的情况下进行通信。下图为实验的CAN波形图,明显可以看到上升沿和下降沿存在台阶现象,从而引起波特率变化,导致接收节点采样出错(也称位宽错误)。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2、消除边沿台阶

边沿台阶是造成错误波形的罪魁祸首,那么该如何消除边沿台阶的现象呢?下文将从源头以及补救措施上分别介绍一些可靠有效的方法。
1)减少分支长度
在CAN网络布局的根源上解决问题的方式就是减少CAN节点的分支长度,从而降低信号反射,保证位宽的稳定性。在上述实验中,其它条件不变,只将分支长度减少为20cm;下图为CAN波形图,此时并没有看到边沿台阶的出现。由此可见,减少分支长度是消除边沿台阶的最直接方式。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2)长分支上加适当电阻
在网络布局无法改变,分支引起的信号反射必须存在的情况下。最实用的方法就是在长分支末端加上电阻,消除信号反射。同样的在上述实验中,在分支节点处加上一个200Ω的电阻,其它条件不变进行通信实验。下图为实验的CAN波形图,此时可以看到边沿台阶已被消减,但是加了电阻之后差分电压变小,注意差分电压不得小于0.9V。这里值得一提的是:阻值大于500Ω的电阻吸收反射的能力很弱,所以在末端挂电阻的时候应小于500Ω。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3)缩短残端

前面提到分支长度指的是从节点收发器至总线处的距离,在节点设计之初,应选择TTL远传方式,因为TTL电平不受CAN电容影响,所以收发器应靠近接口摆放,以减少分支残段的长度,建议控制在10cm以内,可以保证阻抗连续。
TTL远传最直接的方式就是将CAN收发器紧挨着CAN主干线放置,这样就没有分支长度。光缆星型拓扑结构便是使用这种方式,如下图;CAN光纤收发器内置在盒子里面,使用TTL电平远传到另一个CAN光纤收发器,解决了节点随意变化问题(节点任意上下电或插拔)。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4)消除负载集中
在布局较复杂的CAN网络中,为了避免节点摆放集中导致反射叠加,建议相邻节点的距离不得小于2cm,10m的电缆上所集中的设备最好不要超过4个,否则应加电容以吸收,并且此集中与下一个集中至少有10m的电缆距离。
这样,在复杂网络布局中,分支过长且不等的网络,由于阻抗匹配困难,常使用中继器进行分支;中继器有独立的控制器和MCU,将每段形成独立的直线拓扑。
5)屏蔽层分段接地
屏蔽层多点接地需要注意接地点电位,避免地回流影响信号质量。若屏蔽层太长可以采用分段屏蔽,单点接地方法,就可以有效避免地回流的问题。

五、解决幅值低的问题
CAN 总线上面的信号幅值是接收节点能正确识别逻辑信号的保证。一般来说差分电平(CANH-CANL)的幅值只有大于0.9V 才能被100%识别成显性电平,同理如果幅值低于0.9V 就有被识别出隐形电平的可能。
下表中的0.5V~0.9V 是不确定区域,这个根据不同收发器而异,与温度也有关系。所以检查通讯中幅值最小的那个(那些)节点,是我们的进行问题排查的重要步骤。因为如果幅值过低容易导致时通时断等现象。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为了保证通讯质量。考虑在温度变化、干扰等因素,我们通常要求现场调试CAN 的差分幅值通常都要求在1.3V 以上。所以我们可以通过RoyalScope的眼图分析找出幅值最小的亮线,保证在调整后,它处于1.3V 以上。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为了提高幅值,我们有以下几种办法:

使用线径更大的线缆,减小导线阻抗,需要强调的是CAN 通讯禁止使用网线和电话线,因为其阻抗极大,100 米就相当于1000 米的标准距离;
调整终端电阻值,提高幅值。这个是1.5m㎡线缆的匹配值。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猜你喜欢

转载自blog.csdn.net/weixin_46421452/article/details/106119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