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基础篇(3)小白如何学习Linux?计算机组成部分以及RAID阵列卡概念

计算机硬件组成的剩余部分

硬盘接口类型

硬盘的接口也会影响速度的快慢。

硬盘接口

IDE并口,已经接近于淘汰,目前比较常用的SATA串口,速度比较快,像现在个人电脑用的就是SATA接口,SCSI接口,主要针对于小型机的一个接口,现在小型机服务器企业用的比较少,接近于淘汰。在传输数据层次比较优越。后来大家从SAST接口和SCSI接口进行整合出了SAS接口,是目前服务器市场的一个主流接口,达到了Sata和Scsi接口共同性能速度快,传输数据比较优越。

光纤通道,比较用于高端服务器上。价格比较昂贵。

硬盘与接口搭配:

                 速度最快的SSD+SAS------------土豪

                速度一般的SSD+SATA--------------常规--对速度有特殊要求

                速度常规的机械磁盘+SAS-------------常规--比较核心的业务使用,对速度要求常规

                速度比较差机械磁盘+SATA----------针对于公司内部软件服务


接一下来我们重新温习一下什么叫做并发呢

我们平常在公司维护的是服务器。对外提供服务叫做服务器,让很多人都可以用这个计算机,这便是对外提供服务。用户通过网络去使用这台计算机,可能一瞬间会有很多人来访问计算机,这就是并发。当很多人去访问你的服务器的时候,会造成很多访问量过高,怎么可以在高并发的情况下让用户的体验更好一些。事实上在高并发的情况下,访问的数据是网站当中存在的热点数据,并不是所有的网站内容都会去访问。这个时候就可以把热点数据放在SSD+SAS的接口里面,这样在高并发的场景下,性价比就比较高了。非核心的数据就可以放在机械磁盘+SAS接口,像企业常规的做法的话就可以搭配SSD+SATA接口就可以了。

关于RAID阵列卡,可以通过RAID阵列卡把多块磁盘连接到一起,对这个阵列卡进行操作,RAID指的就是硬盘的“集群”把多块硬盘连接起来,集群好处能可以单点故障问题以及性能也照以前提高了很多。通常阵列卡分为几种常见类型。

第一种RAID0

至少拥有一块磁盘才可以使用,通常RAID0的容量是指N块盘合在一起的总容量,性能理论上是n块盘合在一起的读写速度,实际效果是略低一点。不可以损坏其中任何一块硬盘,否则数据会损坏。适合于追求读写性能,但是对数据安全性没有要求,例如集群服务器等等。特点数据比较快,数据安全性比较低。

第二种RAID1

只能2块硬盘,把2块硬盘通过RAID1合成一块硬盘。当然容量也是一块硬盘的容量,性能几乎就是1块硬盘的读写速度,可以损坏1块盘,另一块盘也会保留完整的备份数据,适合于对读写速度没有过多要求的,对数据有较高的安全要求,列如服务器系统盘等等。特点追求于数据安全,不考虑速度。

第三种RAID5 

介于RAID0和RAID1之间一个折中的方案,至少需要3块硬盘才可以。两两之间做奇偶校验)异或运算,如数据1011,第一块硬盘存1第二个硬盘存0,则第三个磁盘存储异或运算,相同结果为0,不相同结果为1。像异或运算有一个好处便是可以通过第三块硬盘推到出来。如其中一块盘坏掉了,其余2块盘也可以进行异或运算,去找回坏掉的盘里储存的数据。实际容量是n-1盘容量,低于RAID0,性能是读写速度低于RAID0高于RAID1,使用于一般场合都可以操作。

第四种RAID10

至少需要4块硬盘,把四块盘分别先整合成2块RAID1,在把2块RAID1整合成RAID0,兼顾了RAID1的安全性能以及RAID0的速度,但是成本大幅度提升,通常用于数据库服务器。下面在简单说一下优化的基本原则,针对于读操作,数据能从内存取就不要在硬盘取,针对于写操作,在内存种攒一波在写入给硬盘。

操作系统的发展史。前言,操作系统最核心的概念就是进程,进程就是指的就是一个程序的运行过程,具体来指的是操作系统来控制硬件来运行程序的过程。

第一代计算机是在一个板子上面刻好电路,跑到计算机机房里面去预约。连接好测试程序,这个时候对计算机程序员比较好,在测试期间不会有人打扰。独享计算机资源。

第二代计算机,出现操作系统批处理系统。程序员把写好的程序写在纸上,然后穿孔打成纸片,再将卡片盒交给操作人员在机房外等待程序测试。优点,节省了计算机操作的时间,充分的z利用了计算机的资源。缺点便是整个过程是需要人参与的,让程序员明显的等待,程序的运行是串行ps:串行=一个一个测试。

第三代计算机,推出了集成电路芯片和多道程序设计。多道技术便是空间上的复用与时间上的复用。空间上的复用是指多道程序在运行前必须加载到内存。时间上的复用是指,多个任务复用cpu的时间片,通俗的来讲就是cpu在程序之间来回切换。什么时候会切换呢,2种。第1种,当一个任务遇到IO肯定是要切换的,因为IO要往硬盘写入数据会浪费时间,切换=提升效率。第2种,一个任务在没有遇到IO但是占用cpu时间过长,也要切换,但是这种切换是降低效率。

Ps多个进程的内存空间是要相互隔离的,并且是物理隔离。如果不去隔离,其中一个进程释放数据会影响到其他数据,会造成数据混乱等等。后来研发出来了分时操作系统,多用户多任务,分时操作系统实现了多道技术来多个任务的并发的运行。20个客户端同时加载到内存,有17在思考,3个在运行,cpu就采用多道的方式处理内存中的这3个程序,由于客户提交的一般都是简短的指令而且很少有耗时长的,索引计算机能够为许多用户提供快速的交互式服务,所有的用户都以为自己独享了计算机资源。 


猜你喜欢

转载自blog.51cto.com/14993780/25529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