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苏锡常先进智能制造实践技术浅析一二-立哥技术

前言:这个国庆假期,笔者陪同家人一起游玩,也顺便考察了下浙江杭州的先进智能制造实践技术的发展。江苏的苏锡常是笔者的故乡,目前笔者在上海浦东买了房子,在上海工作生活。对比之下,发现了上海-苏锡常技术方面和浙江相比的优势,当然也有不足。发展先进制造这是产业新的领域,没有先例可以仿造,这里笔者结合多年技术从业经验,希望抛砖引玉,和诸位方家一起学习探讨。

IOT信息化系统技术

中国的企业信息化真正铺开是00年开始的ERP系统运用,大概持续了十年时间,然后10后MES和OA兴起,15年后产生了革命性变化,IOT技术的发展,使得信息化从单纯的软件开发应用到软硬件相结合,并且AI人工智能技术的比重在急速提高。

常州的天合光能是我国前三大光伏企业,也是信息化起步较早,成果较显著的大型企业(笔者曾帮助过他们做过信息化项目,在常州新北的工厂参观,出差过多次)。最显著的技术应用就是光伏板封装线的IOT扫描质检,自动化流水线,结合工业相机,通过自动算法,发现照射出的面板上缺陷,从而进行品质管控。减少了车间人员使用,同时提高了质检效率,降低肉眼识别错误率。

车间机器人技术

机器人技术从技术源流上讲,已经出现了很多年,但是中国企业的应用很缓慢,除了大型国企(例如中车集团,生产高铁的企业),在占有中国制造企业70%-80%的中小企业推进很慢。不是大家不知道它的好,没有别的原因,就是贵,一条小小的机器人组装线,没有三五百万弄不下来,这还不算后续的升级、维护费用。

像日本 川崎等外国厂商,技术是先进的,价格是昂贵的。但是形势总是向好的发展,笔者认识的美伽机器人团队,就在致力于平价的高性能工业机器人开发和使用,目前已经获得龙城创投2000万天使投资,并且资本市场4000万美金的融资。

数字工厂-智能车间技术

笔者做过很多数字工厂项目,作为全栈工程师,日常工作也是开发和迭代像WMS系统等软件项目。数字工厂实践前些年还比较虚拟缥缈,但是18年后发展快速,像中联重科在湖南就有数字工厂探索。通过高性能的PLC等传感器,我们对产线不仅仅是事后的产量和次品率的监控,实时可以知道生产设备,电流电压,电机转速等参数,品控从产线上做起。有些生产工艺,通过编码,机器人手臂代替人工,提高效率,减少人工失误。

数字大屏,可以把搜集来的数据,进行可视化处理,在液晶屏幕上随时展现。上海有很多科技公司就是做这个开发,一招鲜走遍天下。

柔性生产技术

所谓柔性生产,就是结合ASP自动化排产,降低原料和半成品的库存和不切实际的生产投入。工业技术的改进,笔者总结出来就是两点,像机器人手臂一样提高生产效率,这是在效率方面拉收益,二是降低成本,例如信息化系统的应用,有效减少了企业内部沟通成本。

CV向人工智能

笔者也是算法工程师,师承中国人民大学信息学院,MIT。关注算法研究与应用的前沿,目前算法应用还主要在控制与计划安排上,可以说,比较成熟的就是在CV 机器视觉方面的应用,这是可以和生产力结合在一起的技术。除了上文提到的工业相机(Honeywell,得利杰这些外商品牌是其中的翘楚),在安防监控和生产线控制方面有着突出作用。

总结:江南历来都是锦绣芳华繁华,江浙沪工商业发达,是全中国最富裕,工业化与信息化程度最高的地方。上海这里跨国企业云集,高校众多,科创是优势,但是比起浙江,土地局促,用工成本极高。江苏和浙江比,劣势是在人文软环境上,苏商和浙商相比,敢打敢拼的劲头不足,你听说过温州商人走遍全世界,但是没有听说过江苏哪个城市的企业家团体走遍全球。江苏的优势很明显,境内基本都是平原,适合工业发展,比起浙江占50%以上的山地,要好很多;同时很注重读书,劳动者素质可以说是全国桂冠。浙江发展先进制造,最大的劣势是他企业的规模,浙江党政机关是带头做生意,这个支持力度不用多讲。但是民营企业发达的另一面就是分散,规模小,大规模的高价技术投入不足。笔者技术调研,就是想把技术和地方产业需求结合在一起,离开业务谈技术就是在瞎扯淡。希望踏踏实实,用头脑和勤劳,为我国发展助力。国际上美国、日本、德国三足鼎立,各大技术强国都在探索先进智能制造的发展,这是个新课题,他们也没有做过,并且在积极探索。江浙沪是最有希望赶上并超过欧美的城市群。愿同仁们一起努力,扎实努力,证明我们中国工程师的尊严和骄傲。最后,写在国庆假期最后一天,祝福祖国繁荣富强!

猜你喜欢

转载自blog.csdn.net/weixin_45806384/article/details/1206393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