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abbitMQ之入门和基本概念

目录

简介

基本概念

ConnectionFactory、Connection、Channel——基本对象

Queue消息队列——内部对象

exchange消息分发策略(路由)

1. Direct策略

2. Fanout策略

3. Topic策略

4. Headers策略

看一下RabbitMQ是怎么具体来实现消息队列的

参数设置 Message durability、Prefetch count、ACK

RPC机制


整理来源:http://blog.csdn.net/whycold/article/details/41119807

整理来源:https://blog.csdn.net/liuyueyi25/article/details/80489596

整理来源:百度百科

简介

MQ全称为Message Queue, 消息队列(MQ)是一种应用程序对应用程序的通信方法。应用程序通过读写出入队列的消息(针对应用程序的数据)来通信,而无需专用连接来链接它们。消息传递指的是程序之间通过在消息中发送数据进行通信,而不是通过直接调用彼此来通信,直接调用通常是用于诸如远程过程调用的技术。排队指的是应用程序通过 队列来通信。队列的使用除去了接收和发送应用程序同时执行的要求。其中较为成熟的MQ产品有IBM WEBSPHERE MQ等等...

RabbitMQ是一个消息队列,和Kafka以及阿里的ActiveMQ从属性来讲,干的都是一回事。消息队列的主要目的实现消息的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解耦,支持多应用之间的异步协调工作。

使用场景:在项目中,将一些无需即时返回且耗时的操作提取出来,进行了异步处理,而这种异步处理的方式大大的节省了服务器的请求响应时间,从而提高了系统的吞吐量。

基本概念

ConnectionFactory、Connection、Channel——基本对象

ConnectionFactory、Connection、Channel都是RabbitMQ对外提供的API中最基本的对象。

Connection是RabbitMQ的socket链接,它封装了socket协议相关部分逻辑。

ConnectionFactory为Connection的制造工厂。

Channel是我们与RabbitMQ打交道的最重要的一个接口,我们大部分的业务操作是在Channel这个接口中完成的,包括定义Queue、定义Exchange、绑定Queue与Exchange、发布消息等。

Queue消息队列——内部对象

Queue(队列)是RabbitMQ的内部对象,用于存储消息,用下图表示。

RabbitMQ中的消息都只能存储在Queue中,生产者(下图中的P)生产消息并最终投递到Queue中,消费者(下图中的C)可以从Queue中获取消息并消费。

多个消费者可以订阅同一个Queue,这时Queue中的消息会被平均分摊给多个消费者进行处理,而不是每个消费者都收到所有的消息并处理。

  • Queue:为承载消息的容器,为什么是队列而不是栈呢?主要是因为绝大部分的场景,我们希望消息是先进先出,有顺序的
  • Producer:生产者,就是产生消息,并不断往队列塞的角色
  • Consumer:消费者,也就是不断从队列中获取消息的角色

exchange消息分发策略(路由)

这里联系到binding、bandingkey、routingkey、Exchange Type的基本概念

  • routing key

生产者在将消息发送给Exchange的时候,一般会指定一个routing key,来指定这个消息的路由规则,而这个routing key需要与Exchange Type及binding key联合使用才能最终生效。

在Exchange Type与binding key固定的情况下(在正常使用时一般这些内容都是固定配置好的),我们的生产者就可以在发送消息给Exchange时,通过指定routing key来决定消息流向哪里。RabbitMQ为routing key设定的长度限制为255 bytes。

  • Binding

RabbitMQ中通过Binding将Exchange与Queue关联起来,这样RabbitMQ就知道如何正确地将消息路由到指定的Queue了。

  • Binding key

在绑定(Binding)Exchange与Queue的同时,一般会指定一个binding key;消费者将消息发送给Exchange时,一般会指定一个routing key;当binding key与routing key相匹配时,消息将会被路由到对应的Queue中。这个将在Exchange Types章节会列举实际的例子加以说明。

在绑定多个Queue到同一个Exchange的时候,这些Binding允许使用相同的binding key。
binding key 并不是在所有情况下都生效,它依赖于Exchange Type,比如fanout类型的Exchange就会无视binding key,而是将消息路由到所有绑定到该Exchange的Queue。

  • Exchange Type 四个策略

exchange接收到消息后,就根据消息的key和已经设置的binding,进行消息路由,将消息投递到一个或多个队列里。

消息分发策略 直接 路由 扇形
exchange策略 Direct Exchange Topic Exchange Fanout Exchange
特点和应用场景 直接完全匹配模式,适用于精准的消息分发 Routing Key的匹配模式,支持Routing Key的模糊匹配方式,更适用于多类消息的聚合 忽略Routing Key, 将消息分配给所有的Queue,广播模式,适用于消息的复用场景
例如 如果绑定时设置了routing key为”abc”,那么客户端提交的消息,只有设置了key为”abc”的才会投递到队列。 对key进行模式匹配后进行投递,符号”#”匹配一个或多个词,符号”*”匹配正好一个词。例如”abc.#”匹配”abc.def.ghi”,”abc.*”只匹配”abc.def” 不需要key

1. Direct策略

IMAGE
消息中的路由键(routing key)如果和 Binding 中的 binding key 一致, 交换器就将消息发到对应的队列中

简单来讲,就是路由键与队列名完全匹配

  • 如果一个队列绑定到交换机要求路由键为“dog”
  • 只转发 routing key 标记为“dog”的消息,
  • 不会转发“dog.puppy”,也不会转发“dog.guard”等等
  • 它是完全匹配、单播的模式

举例说明

IMAGE

Exchange和两个队列绑定在一起: 
- Q1的bindingkey是orange 
- Q2的binding key是black和green. 
- 当Producer publish key是orange时, exchange会把它放到Q1上, 如果是black或green就会到Q2上, 其余的Message被丢弃

2. Fanout策略

IMAGE
从上图也可以看出,这种策略,将忽略所谓的routing key,将消息分发到所有绑定的Queue上,更加类似我们理解的广播模式

3. Topic策略

IMAGE
topic 交换器通过模式匹配分配消息的路由键属性,将路由键和某个模式进行匹配,此时队列需要绑定到一个模式上

可以理解为直接策略的进阶版,直接策略是完全精确匹配,而topic则支持正则匹配,满足某类指定规则的(如以xxx开头的路由键),可以键消息分发过去

  • # 匹配0个或多个单词
  • * 匹配不多不少一个单词

一个更直观的实例如下

IMAGE

Producer发送消息时需要设置routing_key,

  • Q1 的binding key 是”.orange.“
  • Q2 是 “..rabbit” 和 “lazy.#”:

产生一个 test.orange.mm 消息,则会路由到Q1;而如果是 test.orange则无法路由到Q1,因为Q1的规则是三个单词,中间一个为orange,不满足这个规则的都无效
产生一个 test.qq.rabbit 或者 lazy.qq 都可以分发到Q2;即路由key为三个单词,最后一个为rabbit或者不限制单词个数,主要第一个是lazy的消息,都可以分发过来
如果产生的是一个 test.orange.rabbit消息,则Q1和Q2都可以满足

4. Headers策略

headers类型的Exchange不依赖于routing key与binding key的匹配规则来路由消息,而是根据发送的消息内容中的headers属性进行匹配。

在绑定Queue与Exchange时指定一组键值对;当消息发送到Exchange时,RabbitMQ会取到该消息的headers(也是一个键值对的形式),对比其中的键值对是否完全匹配Queue与Exchange绑定时指定的键值对;如果完全匹配则消息会路由到该Queue,否则不会路由到该Queue。

这个实际上用得不多,简单来说,它是根据Message的一些头部信息来分发过滤Message,忽略routing key的属性,如果Header信息和message消息的头信息相匹配,就进行分发。

看一下RabbitMQ是怎么具体来实现消息队列的

åé¨ç»æå¾

  • Message:消息,包含消息头(即附属的配置信息)和消息体(即消息的实体内容)
  • Publisher:生产者,向交换机发布消息的主体
  • Exchange:交换机,用来接收生产者发送的消息并将这些消息路由给服务器中的队列
  • Binding:绑定,用于给Exchange和Queue建立关系,就是我们熟知的配对的KEY
  • Queue:消息队列,用来保存消息直到发送给消费者。它是消息的容器,也是消息的终点。一个消息可投入一个或多个队列。消息一直在队列里面,等待消费者连接到这个队列将其取走。
  • Connection:连接
  • Channel:通道,MQ与外部打交道都是通过Channel来的,发布消息、订阅队列还是接收消息,这些动作都是通过Channel完成;简单来说就是消息通过Channel塞进队列或者流出队列
  • Consumer:消费者,从消息队列中获取消息的主体
  • Virtual Host: 虚拟主机,表示一批交换器、消息队列和相关对象。虚拟主机是共享相同的身份认证和加密环境的独立服务器域。每个 vhost 本质上就是一个 mini 版的 RabbitMQ 服务器,拥有自己的队列、交换器、绑定和权限机制。vhost 是 AMQP 概念的基础,必须在连接时指定,RabbitMQ 默认的 vhost 是 /
  • Broker:消息队列服务器实体

消息队列的使用过程大概如下:

(1)客户端连接到消息队列服务器,打开一个channel。
(2)客户端声明一个exchange,并设置相关属性。
(3)客户端声明一个queue,并设置相关属性。
(4)客户端使用routing key,在exchange和queue之间建立banding,绑定关系。
(5)客户端投递消息到exchange。

参数设置 Message durability、Prefetch count、ACK

  • Message durability

如果我们希望即使在RabbitMQ服务重启的情况下,也不会丢失消息,我们可以将Queue与Message都设置为可持久化的(durable),这样可以保证绝大部分情况下我们的RabbitMQ消息不会丢失。但依然解决不了小概率丢失事件的发生(比如RabbitMQ服务器已经接收到生产者的消息,但还没来得及持久化该消息时RabbitMQ服务器就断电了),如果我们需要对这种小概率事件也要管理起来,那么我们要用到事务。由于这里仅为RabbitMQ的简单介绍,所以这里将不讲解RabbitMQ相关的事务。

  • Prefetch count

前面我们讲到如果有多个消费者同时订阅同一个Queue中的消息,Queue中的消息会被平摊给多个消费者。这时如果每个消息的处理时间不同,就有可能会导致某些消费者一直在忙,而另外一些消费者很快就处理完手头工作并一直空闲的情况。我们可以通过设置prefetchCount来限制Queue每次发送给每个消费者的消息数,比如我们设置prefetchCount=1,则Queue每次给每个消费者发送一条消息;消费者处理完这条消息后Queue会再给该消费者发送一条消息。

  • Message acknowledgment——消息队列的重要指标ACK

在实际应用中,可能会发生消费者收到Queue中的消息,但没有处理完成就宕机(或出现其他意外)的情况,这种情况下就可能会导致消息丢失。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发生,我们可以要求消费者在消费完消息后发送一个回执(ACK标志)给RabbitMQ,如果返回true,则表示消费成功了,RabbitMQ收到消息回执(Message acknowledgment)后才将该消息从Queue中移除;如果返回false,且设置为重新入队,这个消息可以被重新投递进来。如果RabbitMQ没有收到回执并检测到消费者的RabbitMQ连接断开,则RabbitMQ会将该消息发送给其他消费者(如果存在多个消费者)进行处理。

这里不存在timeout概念,一个消费者处理消息时间再长也不会导致该消息被发送给其他消费者,除非它的RabbitMQ连接断开。

这里会产生另外一个问题,如果我们的开发人员在处理完业务逻辑后,忘记发送回执给RabbitMQ,这将会导致严重的bug——Queue中堆积的消息会越来越多;消费者重启后会重复消费这些消息并重复执行业务逻辑…

通常实际编码中,默认是自动ACK的,如果消息的重要性程度较高,我们应该设置为主动ACK,在接收到消息之后,自主的返回对应的ACK信息。

另外pub message是没有ack的。

RPC机制

MQ本身是基于异步的消息处理,前面的示例中所有的生产者(P)将消息发送到RabbitMQ后不会知道消费者(C)处理成功或者失败(甚至连有没有消费者来处理这条消息都不知道)。

但实际的应用场景中,我们很可能需要一些同步处理,需要同步等待服务端将我的消息处理完成后再进行下一步处理。这相当于RPC(Remote Procedure Call,远程过程调用)。在RabbitMQ中也支持RPC。

RabbitMQ中实现RPC的机制是:

客户端发送请求(消息)时,在消息的属性(MessageProperties,在AMQP协议中定义了14中properties,这些属性会随着消息一起发送)中设置两个值replyTo(一个Queue名称,用于告诉服务器处理完成后将通知我的消息发送到这个Queue中)和correlationId(此次请求的标识号,服务器处理完成后需要将此属性返还,客户端将根据这个id了解哪条请求被成功执行了或执行失败);

服务器端收到消息并处理;

服务器端处理完消息后,将生成一条应答消息到replyTo指定的Queue,同时带上correlationId属性;

客户端之前已订阅replyTo指定的Queue,从中收到服务器的应答消息后,根据其中的correlationId属性分析哪条请求被执行了,根据执行结果进行后续业务处理。

猜你喜欢

转载自blog.csdn.net/qq_31072669/article/details/847901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