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概念设计的完整性

版权声明:本文为博主原创文章,遵循 CC 4.0 BY-SA 版权协议,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 https://blog.csdn.net/weixin_41715077/article/details/101109013

 

目录

   why

    what

    how

    who

    when


    why

      在系统设计中,概念的完整性应该是最重要的考虑因素。也就是说,为了反映一系列连贯的设计思路,宁可省略一些不规则的特性和改进,也不提倡独立和无法整合的系统,哪怕他们其实包含着许多很好的设计。

    what

      概念完整性不仅仅包含业务领域上的概念也包含技术选型中技术栈

    how

       要解决这个问题,首先需要定义解决这个问题的标准:应该是系统整体的易用性,而单独的功能和简洁都是不均衡的,都只能达到了真正的目标的一半。对于给定的级别的功能,能用最简洁和直接的方式来指明事情的系统是最好的。要表达一件待完成的事情,常常需要对基本元素(那些基本要素?功能特性、用户诉求、非功能要求)进行意料不到的复杂组合。而且,仅仅了解基本要素和组合规则还不够,还需要学习惯用的用法(那些用法?算法、分布式设计方法、分布式存储设计、微服务架构等),以及在实际工作中如何进行组合(怎么组合?满足功能需求和非功能要求)。易用性实际上需要设计的一致性和概念上的完整性。

      同工作广泛的水平分割相比,垂直划分从根本上大大减少了劳动量,使交流彻底的被简化,概念完整性也得到了大幅提高。

    who

      概念的完整性要求设计必须由一个人,或者非常少数互有默契的人员来实现。

       进度的压力却要求很多人员来开发系统。有两种方法可以解决这种矛盾。第一种:是仔细地对设计方法和具体实现进行分工。第二种:改善团队组织结构,将大团队拆分成若干10人左右的小型,精干团队。

       对于非常大型的项目,将设计方法、体系结构(完整和详细的用户接口说明)方面的工作与具体实现相分离是获得概念完整性的强有力方法。若要得到系统概念上的完整性,必须有人控制这些概念,在毫无限制的实现小组中,在进行结构上的决策时,会出现大量的想法和争议,耗费所有人的时间和经历,从而对具体实现的关注反而会比较少。

       对于结构师而言应该时刻记录下其他人提出良好想法和特色。如果出现了很多非常重要但是不兼容的构想,就应该抛弃原来的设计,对不同基本概念进行合并,在合并后的系统上重新开始。

    when

       结构师和实现人员什时间开始工作? 整个创造性活动包括三个独立的阶段:体系结构、设计实现和物理实现。在实际情况中,它们往往可以同时和并发地进行。 结构师在项目一开始就会加入到项目中。只要有了初步功能雏形,对技术有了相对清晰的构思以及拥有了适当的成本和目标时,实现人员的工作就开始了。首先,必须设定良好定义的时间和空间目标,了解产品运行的平台配置。接着,可以设计模块的边界、表结构、路径和阶段分解、算法以及所有的工具。

     

猜你喜欢

转载自blog.csdn.net/weixin_41715077/article/details/101109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