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试次数 蓝桥杯

x星球的居民脾气不太好,但好在他们生气的时候唯一的异常举动是:摔手机。
各大厂商也就纷纷推出各种耐摔型手机。x星球的质监局规定了手机必须经过耐摔测试,并且评定出一个耐摔指数来,之后才允许上市流通。
x星球有很多高耸入云的高塔,刚好可以用来做耐摔测试。塔的每一层高度都是一样的,与地球上稍有不同的是,他们的第一层不是地面,而是相当于我们的2楼。
如果手机从第7层扔下去没摔坏,但第8层摔坏了,则手机耐摔指数=7。
特别地,如果手机从第1层扔下去就坏了,则耐摔指数=0。
如果到了塔的最高层第n层扔没摔坏,则耐摔指数=n
为了减少测试次数,从每个厂家抽样3部手机参加测试。
某次测试的塔高为1000层,如果我们总是采用最佳策略,在最坏的运气下最多需要测试多少次才能确定手机的耐摔指数呢?

请填写这个最多测试次数。

题目有两个关键点,一个是最坏运气,摔死了3部手机并且测试到最后一次才能测出耐摔指数所需要测试次数。即一个最多的测试次数,无论手机的耐摔指数是多少,总能在这个测试次数前 找到该手机的耐摔指数 ,第二个就是最佳策略,我们没有办法决定手机的耐摔指数,但是可以决定从哪一层开始摔,题目就是要我们求一个从各层开始都摔一次,且在各层测试次数最大的情况下,找到一个最小的值
1.摔坏了,那么可以确定摔坏的楼层应该是第1层到第k层(n >= k),共k层。
2.没摔坏,可以确定摔坏的楼层应该是第k+1层到第j层,共j-k层。
dp[i][j]=max(dp[i-1][k-1],dp[i][j-k])+1,k∈[1,j-1](这里取max是因为要满足最坏运气)
一开始在给dp数组初始化的时候,可以全部初始化为它的最坏情况,j层楼的最坏测试次数是j次,就是先用一部手机每层楼都摔一次,那么我们这里用了最佳策略后,次数就应该小于等于这个值,方程就可以变化为:dp[i][j]=min(dp[i][j],max(dp[i-1][k-1],dp[i][j-k])+1),k∈[1,j-1]。

为什么不能用二分,假如说,耐摔指数为249,我们二分的第一次是500,第二次是250,那你要从125开始摔吗?我们只有3部手机,所以第三次必须从1层开始,显然不是最佳策略

#include<stdio.h>
#include<algorithm>
using namespace std;
int dp[5][1100];
void solve(int phone,int floor)
{
    int i,j,k;
    for(i=1; i<=phone; i++)
        for(j=1; j<=floor; j++)
            dp[i][j]=j;
    for(i=2; i<=phone; i++)
    {
        for(j=1; j<=floor; j++)
        {
            for(k=1; k<j; k++)
                dp[i][j]=min(dp[i][j],max(dp[i-1][k-1],dp[i][j-k])+1);
        }
    }
}
int main()
{
    solve(3,1000);
    printf("%d\n",dp[3][1000]);
    return 0;
}

猜你喜欢

转载自blog.csdn.net/RUBGH/article/details/115390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