邬先生及时功成身退,是明哲保身的聪明做法 --- 我看电视剧《雍正王朝》

邬先生及时功成身退,是明哲保身的聪明做法 --- 我看电视剧《雍正王朝》

2月份,和家人一起追剧打发在家隔离的枯燥时间,重新看了电视剧《雍正王朝》。这部剧在笔者刚毕业的时候(2001年)就已经看过,当时这部剧就已经广受好评了。这次重温经典,不仅不会让人无新鲜感,而且会让人有新的思考。

笔者这里要说说剧中的邬先生,原名邬思道(1687一1736),一名斯道,字玉露,清代绍兴人。邬思道好读书,屡试不中,因家贫,只得以游幕为生,寓居河南开封,也就是绍兴师爷。腿有残疾。正史中有其记载证据,实有其人。笔者认为这个人有真才实学,虽有些迂腐,但是看事情看得长远,时刻保持着警惕性和超出一般人的理性。他出身并不显赫,是一个略有残疾的读书人。在雍正(四阿哥)登基之前的潜邸里当一个教书先生以及幕僚,在四阿哥争取帝位之前,帮忙出了很多主意,对于四阿哥成功继承帝位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可以说,四阿哥没有邬先生的参谋,很可能无法成为雍正皇帝。

邬先生及时功成身退,是明哲保身的聪明做法 - 我看《雍正王朝》

 

比如在电视剧开头几集里,康熙皇帝发现国库空虚,竟然没有钱去赈济灾民,所以希望有人能出面帮忙主导追讨国库欠款这件事。这件事情涉及到皇亲国戚,以及很多跟随康熙皇帝一起有很多战功的老臣故旧,所以谁接了这个差事,就要得罪这么多的人。皇子们个个都不接这个差事,四阿哥应邬先生的建议,接下了这个差事,后来四阿哥启用了所谓的酷吏田文静,追讨欠款过程中没有注意方式方法和节奏,逼死了朝廷重臣,甚至逼得几个皇子们当街叫卖家产去偿债。这个差事确实得罪了很多人,差不多使得四阿哥成为孤家寡人。但是这件事情四阿哥能出面去做,无疑是在为其父亲康熙分忧,康熙皇帝自然是看在眼里记在心里的。

邬先生及时功成身退,是明哲保身的聪明做法 - 我看《雍正王朝》

 

扫描二维码关注公众号,回复: 10052218 查看本文章

又比如对于后来发生的刑部冤狱案,康熙皇帝需要人出面来审理调查此案,因犯此案的人与太子有关,邬先生建议四阿哥不要插手此案。在康熙皇帝跟他谈办理此案的事情的时候,四阿哥没能婉拒而是答应了父亲去主导审理此案。邬先生表示抗议,抗议四阿哥不听从其建议。后来四阿哥采用苦肉计,人为方法让自己得了一场重病,才得以从这个大漩涡中离开。最后是他隔岸观火,让八阿哥和太子斗得两败俱伤。同样是为父亲分忧,这次与上次追讨欠款不同,这次是会得罪太子的。而四阿哥当时还是很支持太子的,跟太子是一伙的。最开始答应父亲审理此案,再次向父亲康熙表明了其敢于担当的决心;后又以重病为由,远离此案,既不会影响在其父康熙心中的评判,又不得罪太子,真的是很聪明的一招。所以,此次四阿哥最终接受邬先生的建议,不去审理此案,是让自己处于一个相对超脱的位置,远离是非,远离政治斗争的漩涡。

邬先生及时功成身退,是明哲保身的聪明做法 - 我看《雍正王朝》

 

凡此种种都无不表明,邬先生对于四阿哥最终上位继承大统,功高至伟,甚至可以说,没有邬先生的帮助,可能四阿哥不能继承皇位。居如此之高的功劳,邬先生却选择了功成身退,在四阿哥成功继承皇位不久,就主动提出离开告老还乡。

第一次看这部剧的时候,笔者刚刚大学毕业,看到邬先生此举,甚为不解。你想啊,自己辅佐的四阿哥已经是皇帝了,而自己又立下了汗马功劳,怎么能离开呢?应该继续跟着四阿哥一起建功立业,享受荣华富贵过后半辈子啊。看到后来邬先生投靠田文镜为其做幕僚,每年工资8千两白银,而田文镜又是一个清官,尚不能及时兑现工资,邬先生还得要跟他追讨工资。也就是说离开四阿哥后,邬先生的境遇不太好。当时笔者还想着,邬先生好傻,亏大了。

邬先生及时功成身退,是明哲保身的聪明做法 - 我看《雍正王朝》

 

二十年后再看这部剧,对于邬先生的做法,笔者非常敬佩,觉得他这么做是对的,是明哲保身聪明之举。在中国绵延几千年的封建王朝历史里,'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的悲剧不断上演。很多一心辅佐主公成为帝王的历史人物,功劳显赫却落下异常悲惨的结局。比如:

白起

为将者,生杀大权操于一手,秦赵长平一役,坑杀赵兵40万,何等威风,令赵10年无精壮之兵,闻风丧胆于朝,耐何功高盖主,不谙政事,拒王命而不从,终死于秦相范雎之手。

伍子胥

生于坎坷,长于危难,少年立志,忠肝义胆,一夜白发,苦大仇深,春秋五霸之吴始于其策及经营,而遇主不明,虽尽忠于吴王,却被赐死。自刎后挂眼于吴都,视吴为越灭!

吴起

吴子,与孙子并称"孙吴",著有《吴子兵法》,亦与《孙子兵法》并称为《孙吴兵法》。鲁、魏、楚国经其变法,走上富国强兵之路。然其变法,削弱了王宫贵戚之权利,楚悼王既没,各王氏宗亲群起而攻之,吴子伏尸于楚王,终死于乱箭,因此遭连坐诛族之贵族者70余人!

商鞅

秦何以为强,变法也。奖励耕战"赏不遗匹夫,刑不避大夫,使天下之利系处于一孔。"的基本国策。秦内修明政理以储军国之资,外开疆辟壤与列国争衡。经变法后的虎狼之师与东方列国大小百余战,共计歼灭六国军队一百五十余万。在"伏尸百万,流血千里"的大战场上,冷血的秦人踏着六国之人的尸骨与鲜血走上了统一之路。而变法之创者商鞅,也跟吴起一样因为得罪贵戚,而被车裂于市。

韩信

秦末,四处烽烟四起,秦之统治,岌岌可危,项羽刘邦,逐鹿中原,韩信者,幼年受胯下之辱,励精图志,学兵法,为万人敌,与赵背水一战三万灭其二十万!一时所向披靡,后从汉明修栈道,暗渡陈仓,袭强楚之不备,及霸王自刎。"敌国破,谋士亡",陈平、吕后、萧何共谋之,被诛于长乐宫钟室。

周亚夫

七国之乱,其势盛及一时,汉室江山,岌岌可危,吴楚连军,进兵睢阳,扣关函谷,景帝惊咤,临危授命于周亚夫,周亚夫者,严治军,明军纪,善用兵,领兵平山东四国于弹指,袭粮道,平吴楚乱军,叱咤风云一时,而天下定,景帝疑其功高盖主,削其爵,罪之,亚夫绝食五日,终死于狱中。

刘伯温 李善长

结束蒙古对中原的数十年统治,助朱元璋一统天下,平张士诚,诛陈友谅,南征北讨,功勋卓着,与刘伯温、常遇春等共为开国元勋,然朱元璋此人疑心重,开国之将,皆为残害,空哀伴君如伴虎,此恨绵绵无绝期。

。。。。。。

邬先生及时功成身退,是明哲保身的聪明做法 - 我看《雍正王朝》

 

邬先生对于雍正帝继承大统,至关重要功劳很大,这自不必说。但是熟读经书的邬先生自然对于历史上的这些故事自然非常清楚,所以他选择在雍正即位之初果断提出离开要告老还乡,虽然后来为生计颠沛流离,但是至少保住了性命,不像历史上的那些人的结局那样悲惨。试想如果邬先生没有离开雍正皇帝,而是继续留在雍正身边帮忙辅佐他,能有善终吗?笔者认为,不能。他对皇帝继位之前的作为不管是好是坏,对其人品的高贵之处和龌龊之处,都很清楚,可以说是知根知底。那雍正帝对于对自己这么知根知底的人是不是就完全信任,无任何防范之心?我看未必。他如果选择留下来辅佐雍正皇帝,可能地位很高,权力很大,确实能有荣华富贵,但是在朝廷里做事,谁能保证不出现错误或者偏差?谁能时时刻刻看得清楚同僚,谁能保证不被人弹劾甚至暗算?

邬先生及时功成身退,是明哲保身的聪明做法 - 我看《雍正王朝》

 

一句话,邬先生在雍正即位后选择功成身退,而不眷恋权位荣华,眼光独到,看得长远,在当时极为难得,最为聪明。

- 完 -

2020-3-16 写于苏州市。

猜你喜欢

转载自www.cnblogs.com/DicksonJYL/p/12544602.html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