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bone增删改查小例子

BACKBONE.JS简单入门范例

11年刚开始用前端MVC框架时写过一篇文章,当时Knockout和Backbone都在用,但之后的项目全是在用Backbone,主要因为它简单、灵活,无论是富JS应用还是企业网站都用得上。相比React针对View和单向数据流的设计,Backbone更能体现MVC的思路,所以针对它写一篇入门范例,说明如下:

1. 结构上分4节,介绍Model/View/Collection,实现从远程获取数据显示到表格且修改删除;
2. 名为“范例”,所以代码为主,每节的第1段代码都是完整代码,复制粘贴就能用,每段代码都是基于前一段代码来写的,因此每段代码的新内容不会超过20行(大括号计算在内);
3. 每行代码没有注释,但重要内容之后有写具体的说明;
4. 开发环境是Chrome,使用github的API,这样用Chrome即使在本地路径(形如file://的路径)也能获取数据。

0. Introduction

几乎所有的框架都是在做两件事:一是帮你把代码写在正确的地方;二是帮你做一些脏活累活。Backbone实现一种清晰的MVC代码结构,解决了数据模型和视图映射的问题。虽然所有JS相关的项目都可以用,但Backbone最适合的还是这样一种场景:需要用JS生成大量的页面内容(HTML为主),用户跟页面元素有很多的交互行为。

Backbone对象有5个重要的函数,Model/Collection/View/Router/History。Router和History是针对Web应用程序的优化,建议先熟悉pushState的相关知识。入门阶段可以只了解Model/Collection/View。将Model视为核心,Collection是Model的集合,View是为了实现Model的改动在前端的反映。

1. Model

Model是所有JS应用的核心,很多Backbone教程喜欢从View开始讲,其实View的内容不多,而且理解了View意义不大,理解Model更重要。以下代码实现从github的API获取一条gist信息,显示到页面上:

  • LINE4~8: 加载要用到的JS库。ajax请求和部分View的功能需要jQuery支持(或者重写ajax/View的功能);Backbone的代码是基于Underscore写的(或者用Lo-Dash代替);加载bootstrap.css只是因为默认样式太难看…
  • LINE16~22: 创建一个Model并实例化。url是数据源(API接口)的地址,parse用来处理返回的数据。实际返回的是一个Array,这里取第一个Object。
  • LINE24~33: 绑定change事件。还没有使用View,所以要自己处理HTML。这10行代码主要是get的用法(model.get),其他的功能之后会用View来实现。
  • LINE34: 执行fetch。从远程获取数据,获到数据后会触发change事件。可以重写sync方法

打开Chrome的Console,输入gist,可以看到Model获得的属性:
backbone_model_attrs

Model提供数据和与数据相关的逻辑。上图输出的属性是数据,代码中的fetch/parse/get/set都是对数据进行操作,其他的还有escape/unset/clear/destory,从函数名字就大致可以明白它的用途。还有很常用的validate函数,在set/save操作时用来做数据验证,验证失败会触发invalid事件:

跟之前的代码比较,有4处改动:

  • LINE7~9: 增加了defaults。如果属性中没有website(注意不是website值为空),会设置website值为dmyz。
  • LINE10~14: 增加validate函数。当website值为dmyz时,触发invalid事件。
  • LINE18~20: 绑定invalid事件,alert返回的错误。
  • LINE31: 不做fetch,直接save操作。

因为没有fetch,所以页面上不会显示数据。执行save操作,会调用validate函数,验证失败会触发invalid事件,alert出错误提示。同时save操作也会向Model的URL发起一个PUT请求,github这个API没有处理PUT,所以会返回404错误。

在Console中输入gist.set(‘description’, ‘demo’),可以看到页面元素也会有相应的变化。执行gist.set(‘description’, gist.previous(‘description’))恢复之前的值。这就是Model和View的映射,现在还是自己实现的,下一节会用Backbone的View来实现。

2. View

用Backbone的View来改写之前代码LINE24~33部分:

  • LINE25: 所有的View都是基于DOM的,指定el会选择页面的元素,指定tagName会创建相应的DOM,如果都没有指定会是一个空的div。
  • LINE27~32: 绑定click事件到a标签,replaceURL函数会修改(set)url属性的值。
  • LINE33~35: View的初始化函数(initialize),监听change事件,当Model数据更新时触发render函数。
  • LINE36~42: render函数。主要是LINE41~42这两行,把生成的HTML代码写到this.el,返回this。
  • LINE44: 实例化GistRow,初始化函数(initialize)会被执行。

点击行末的a标签,页面显示的这条记录的URL会被修改成http://dmyz.org。

这个View名为GistRow,选择的却是tbody标签,这显然是不合理的。接下来更改JS代码,显示API返回的30条数据:

  • LINE2~9: 创建了两个Model(Gist和Gists),parse现在返回完整Array而不只是第一条。
  • LINE11~18: 创建一个tr。render方法会传一个Object来实例化一个Gist的Model,再从这个Model里get需要的值。
  • LINE26~34: 遍历Model中的所有属性。现在使用的是Model而不是Collection,所以遍历出的是Object。forEach是Underscore的函数。

Backbone的View更多的是组织代码的作用,它实际干的活很少。View的model属性在本节第一段代码用的是大写,表明只是一个名字,并不是说给View传一个Model它会替你完成什么,控制逻辑还是要自己写。还有View中经常会用到的template函数,也是要自己定义的,具体结合哪种模板引擎来用就看自己的需求了。

这段代码中的Gists比较难操作其中的每一个值,它其实应该是Gist的集合,这就是Backbone的Collection做的事了。

3. Collection

Collection是Model的集合,在这个Collection中的Model如果触发了某个事件,可以在Collection中接收到并做处理。第2节的代码用Collection实现:

  • LINE17~23: 基本跟第2节的第2段代码一样。把Model改成Collection,指定Collection的Model,这样Collectio获得返回值会自动封装成Model的Array。
  • LINE38: Collection和Model不同,获取到数据也不会触发事件,所以绑定一个reset事件,在之后的fetch操作中传递{reset: true}。
  • LINE42~45: 从Collection从遍历Model,传给GistRow这个View,生成HTML。

Collection是Backbone里功能最多的函数(虽然其中很多是Underscore的),而且只要理解了Model和View的关系,使用Collection不会有任何障碍。给Collection绑定各种事件来实现丰富的交互功能了,以下这段JS代码会加入删除/编辑的操作,可以在JSBIN上查看源代码和执行结果。只是增加了事件,没有什么新内容,所以就不做说明了,附上JSBIN的演示地址:http://jsbin.com/jevisopo/1

Afterword

虽然是入门范例,但因为篇幅有限,有些基本语言特征和Backbone的功能不可能面面俱到,如果还看不懂肯定是我漏掉了需要解释的点,请(在Google之后)评论或是邮件告知。

Backbone不是jQuery插件,引入以后整个DOM立即实现增删改查了,也做不到KnockoutJS/AnglarJS那样,在DOM上做数据绑定就自动完成逻辑。它是将一些前端工作处理得更好更规范,如果学习前端MVC的目的是想轻松完成工作,Backbone可能不是最佳选择。如果有一个项目,100多行HTML和1000多行JS,JS主要都在操作页面DOM(如果讨厌+号连接HTML还可以搭配React/JSX来写),那就可以考虑用Backbone来重写了,它比其他庞大的MVC框架要容易掌握得多,作为入门学习也是非常不错的。

发布了40 篇原创文章 · 获赞 18 · 访问量 15万+

猜你喜欢

转载自blog.csdn.net/yinxiangzhongqing/article/details/75266097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