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红尘的最深处与你相遇

在红尘的最深处与你相遇

生活似乎有些挣扎。毫无是处,毫无作为。情愁闲思,依旧不给我短暂的清净,忙里偷闲的作乱,真是剪不断理还乱,愈发愈乱。

   佛语有云,人之所以痛苦,在于追求错误的东西。我想,我所谓的情愁闲思也是如此吧。既然是错,但又不能给错一个切合的定义。这便是,明知是错,却不愿与之擦肩,反而纠缠不清。

   我是一个感性的人,处处感怀,处处伤情,亦处处留下诗词断章。曾几何时,为了临落秋叶作赋悼念,为了秋雨带走的枯叶而不忍出门踏足。曾几何时,亦不止一次的将自己幻想成一缕秋风,悄悄的裹在寒秋细雨当中,载着那些秋天的归客,轻舟一摇,不问何处是岸,只为这一旅尘世安然。

   总为自己的伤情感意以高尚占据主导,可到头来,依然尽是怜惜。佛家有云,说别人可怜,自己更可怜,自己的修行又如何?自己又懂得人生几何?

   我不曾习读佛经,可近日,却情愿为佛语践身修行。不为别的,只为自己已经懂得宽恕,懂得放下。宽恕自己的短暂修行,放下这一缕浮生若梦。

   修行时点滴的功夫。我们都以为自己与修行不曾有缘,其实,我们都在不经意间步入了佛学的殿堂。只是,我们的肉身依然在红尘游历,接受的红尘的洗礼。

   恨不相逢未剃时。曾经有人这样写意情僧苏曼殊的红尘游历。我们不曾知晓,华发还未梯度,这位在文学历史留下别样足迹的破尘情僧,是否有过牵肠挂肚的恋人。随尘修佛,他又如何保持那份相艰为难情思。也许,虽他修行的诗文,替他道言这一切,亦替他背负枉修行的佛家言评。

   我们活在这个世上,本是为修行而去,亦近亦远,亦深亦浅。佛经告诉我们,修佛是对自己良心的交代,不是做给别人看的。曼殊的修行,何尝不是告诉我们这个道理。他本是出自凡尘,早年不得已入佛修行。潜心向佛无果,发觉自己不是不能修行向佛,而是自己的修行违背了自己的本意。本来不能忘却尘世,不能舍去游历红尘,却还在佛门挥散着自己得来不易的修行。

   曼殊毅然舍去先前的修为,他不是无心向佛。而是他不愿再进行这无法顿悟的违心修为。他离开了,进入了这令他无法舍去的红尘,纵观情丝万丈,他甘愿舍身缠绕。他离开了,参加了一系列的救国运动,他的不舍是这千千万万受苦的国民,与其己身避世修行,不如和他们一同水深火热。

   曼殊,没有给自己留下重新来过的足迹,以便将来抒写悔过之意。

   走过,便抹去足迹,不曾将自己的红尘游历记忆。

   不要浪费你的生命在你一定会后悔的地方。今日的执着,必将酿造将来的苦果。

   曼殊选择了自己的修行之路,亲历红尘,与他所挂念的世人一起修行,不同佛家的修为之道,却终得正果。因为他将自己的生命融于水深火热的国民,他的执着,终修得正果。

   亲历红尘,与之修行。曾经以为自己对落叶的伤情感意也是一种修行,是一种对离去的不舍缅怀。却未曾真正领悟修行,只是借着修行而感怀自己的殇秋之感。

   佛曰:大悲无泪,大悟无言,大笑无声。直到今日,当自己无法解释何为修为,方才明白何为大悟。

   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

   不为离去痛苦,不为所得而喜,不为大道而夸,只愿自己还能身处这凡世,游历红尘,亲身修行。

   曾经为了修行,有过习读道德经的想法。切身实践,如此也是一种修为。可不想,修为却非易事。实需静下心来,去除杂念,方可前行。我并非是一个轻易便得清静的人,不是我无修行之心,实属修行之意不在于此。

   修行是点滴的功夫。正是这点滴的修行,让我大彻大悟。

   水利万物而不争,如是在言上善若水。我们曾经在世间的细恶停留太久,却忽略于我们身边的点滴清水。它的不争,而利世间万物,如此的修为是我们所望尘莫及的。我们一味的追逐修行,却不曾知晓最大的修为是我们不曾入眼的滴水,却不曾顿悟最大的修为竟是利万物而不争。

也许我们终究不能探得修为的最高境界,但亲历红尘,向情僧苏曼殊一样,游历红尘,将自己处身这最大的修行道场,在这滚滚红尘之中,感悟人生,何尝不是一种最正确的修行?


猜你喜欢

转载自blog.csdn.net/dbdeep/article/details/61428274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