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赢得了人脑吗?

人工智能。这四个字可以说是自带流量和话题,同时也藏着人类不尽的期盼和担忧。

人类又希望人工智能的出现,又有点恐惧人工智能的出现。尽管关于人工智能的消息,我们看到的更多是“人工智障”的段子。

那么,人工智能赢得了人脑吗?

人工智能赢得了人脑吗?

先不着急看结论,我们先看看人脑跟人工智能的区别。

人工智能赢得了人脑吗?

但从运算能力上来看,那么人工智能会彻底碾压人脑。然而,运算能力强就能代表它聪明过人脑吗?显然不是这样,至少目前来看,不是这样。

人工智能需要通过神经网络进行大量学习,最终获得正确的输出结果。但人脑却不同,人类可以通过少量学习获取更多知识。

举个例子。

当你告诉小朋友们:这是猫。

人工智能赢得了人脑吗?

小朋友们会马上告诉你,下面这些都是猫。

人工智能赢得了人脑吗?

人工智能赢得了人脑吗?

人工智能赢得了人脑吗?

甚至,他们还会知道下面这些也是猫。

人工智能赢得了人脑吗?

人工智能赢得了人脑吗?

人工智能赢得了人脑吗?

人工智能赢得了人脑吗?

包括汤姆猫,他们也会告诉你,这是一只猫!

人工智能赢得了人脑吗?

然而,对人工智能来说,你需要告诉它们这些东西全部都是猫。

人工智能赢得了人脑吗?

然后,它们还是有可能告诉你,这是一只猫。

人工智能赢得了人脑吗?

你说谁是猫?

人脑和人工智能所依赖的神经网络之间,有这样几个区别,而正是这几个区别暴露了神经网络的致命缺陷。

1、人脑对信息的处理是连续不断的,会时刻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不断调整;

2、人脑反馈连接非常重要,接收信息后的反馈数量要远远大于接收数量;

3、人脑的物理结构是不断重复的层级结构。

尽管很多时候人工智能可以做到在行为上跟人类相同,但在思维上,却千差万别,人工智能没有办法像人那样思考。

人工智能赢得了人脑吗?

你做得到吗?

而在记忆方面,无论人工智能计算能力多么出众,人脑还是显然要聪明过人工智能,尽管大脑内的信息半秒内只能穿过大概100个神经元。

人脑从来都不是依靠计算能力取胜的,它会直接从记忆中提取答案,人脑只需要几步就可以从存储的记忆中找到需要的内容。而这些我们习以为常的操作,被我们叫做经验

但是,人工智能也有存储设备啊,而且还不会遗忘!为什么还是赢不过人类的大脑呢?

大脑皮层存储的是序列模式

大脑皮层提取模式记忆时用的是自联想方式

大脑皮层会以恒定表征存储模式。

人工智能赢得了人脑吗?

啥叫序列模式?

序列模式就是一连串具有关联性的信息序列。在你学生时代,被老师突然叫起来接着“半卷红旗临易水”来背,你大概率会默默从“黑云压城城欲摧”开始慢慢捯一遍,然后找到答案:“霜重鼓寒声不起”。

这种就是所谓的序列模式。

人工智能赢得了人脑吗?

自联想方式则是指,模式与自身相关联。比如,我们可以轻松辨认出戴口罩的父母、同事、朋友,而不需要看到完整的脸。

但人工智能需要。

人工智能赢得了人脑吗?

恒定表征又是什么呢?这个解释起来有点费事,我们回到文章开始的猫上来。

一只猫,无论什么品种,无论什么光线,无论什么形状,无论是动漫形象还是真实形象。我们都会清楚知道这是一只猫。正是因为大脑具备这种“恒定表征”的特性。

其实,也是因为大脑具有更强大的容错机制,不会在乎各种细枝末节,有毛没毛,什么颜色,什么体型,统统不重要。重点就是,这是一只猫。

然而过于精准的计算机却在精确上栽了跟头,人工智能会告诉你这里和这里的数据是不同的,这些数据的差异又太大了,最终得出结论就会变成:狗也是猫。

人工智能赢得了人脑吗?

哈?

大脑正是因为上述的这些优势,才具有很多我们早已习以为常但实际上很复杂的预测能力!

我们下楼时会不加思考踩到正确的楼梯上,当然,在我们移开视线走神儿的时候,就很有可能会突然踩空。这就是因为大脑已经预测好了下一台阶的位置,但眼睛没有及时把信息的变化传递给大脑,所以大脑就按照原本的预测行动了。

而在我们注意着脚下动作的时候,却很难出现踩空的现象,甚至连刻意踩空都做不到。这也正是之前提到的,人脑会时刻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不断调整

人工智能赢得了人脑吗?

这种预测才是智能的基础。人脑比其他动物的大脑更聪明,正是因为人脑能够对更抽象的模式和更长的时间模式序列做出预测

这种预测行为,虽然很多人工智能也可以完成,比如自动驾驶等。

但还是那句话,同样行为的背后是不同的方式。就像小朋友学说话和鹦鹉学说话一样,鹦鹉永远不会知道它说的是什么意思,但小朋友知道。

所以,人工智能可以赢过人脑吗?

很遗憾,不能。

发布了86 篇原创文章 · 获赞 243 · 访问量 5万+

猜你喜欢

转载自blog.csdn.net/weixin_43802541/article/details/1049843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