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NA(四)网络基础

最初始要实现两台PC之间通信,需要什么?网线 网卡,软件。想要通信很容易,那一根网线把两台PC一连就好了。但当网络变大时,终端设备增加,网络的节点增多,全部用网线互连通信,不仅麻烦还是费网线。

为了延长距离,引入了中继器,(中继器的工作方式:中继器接受源PC的数据包通过广播的方式找目标PC建立通信)但不能无限延长传输距离,中继器可能导致信号失真,传输的信息不准确。并且当中继器接受到A和B都要访问C的数据包,就会产出冲突,为了解决此冲突,采用FIFO 先进先出技术、CSMA/CD 带侦听检测的载波多路访问技术,就是排队的方式,但不能完全解决冲突,

引进了二层设备交换机(工作在数据链路层所以是二层设备),交换机同样是通过广播的方式建立通信,与中继器不同的是内部有MAC表,可以在冲突发生前解决冲突,但是又有新的情况出现,例如:中国到美国的两个PC要连通有很多个交换机,每个交换机一个广播域,多个交换机一起会广播产生广播风暴,广播风暴(broadcast storm)简单的讲是指当广播数据充斥网络无法处理,并占用大量网络带宽,导致正常业务不能运行,甚至彻底瘫痪。

所以有了路由器的出现,路由器的主要功能就是划分广播域,用于连接不同的网络,局域网和广域网。路由器根据具体的IP地址来转发数据。通信是要找到目标主机,即MAC地址,此时就需要一个ARP(地址解析协议)通过对端的IP地址来获取对端的MAC地址,建立源目标主机的通信。

交换机作用:

  1. 无限延长传输距离
  2. 解决冲突域
    CSMA/CD 带侦听检测的载波多路访问技术
    FIFO 先进先出
    冲突域:可能产生冲突的地方
    广播域:洪泛的范围

路由器的作用:
1、划分广播域
2、将多个网段进行互联
3、为它所承载的数据做路径的选择
当一个流量进入路由器后,路由器将基于数据包中的目标ip地址,查询 本地的路由表;若表中存在记录将无条件按照记录转发;若没有记录将丢弃该流量;

中继器和交换机解决冲突域
交换机和中继器解决冲突的方法是一样的FIFO和CSMA/CD,但是时间节点不一样,交换机有MAC表在两个访问请求到达交换机时解决,即产生冲突前解决。中继器在两访问到目标机产生冲突后解决

ARP协分为两种:
AARP–正向ARP—通过对端的IP地址获取对端的MAC地址
RARP–反向ARP—通过对端的MAC地址获取对端的IP地址

网线
568A和568B是做网线时遵循的一种标准。它规定了双绞线内的8个不同颜色的细线从左到右在水晶头中的顺序。

  • 568A线序:绿白-1,绿-2,橙白-3,蓝-4,蓝白-5,橙-6,棕白-7,棕-8。
  • 568B线序:橙白-1,橙-2,绿白-3,蓝-4,蓝白-5,绿-6,棕白-7,棕-8。
发布了94 篇原创文章 · 获赞 92 · 访问量 1万+

猜你喜欢

转载自blog.csdn.net/qq_43624033/article/details/104115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