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SE 理论(CAP理论瓶颈解决)

   在 CAP 理论中,三者不可同时满足,而服务化中,更多的是提升 A 以及 P,在这个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降低对 C 的要求,因此,BASE 理论随之而来。

BASE 理论的基本原则有三个:

  • Basically Available(基本可用)
  • Soft state(软状态)
  • Eventually consistent(最终一致性)

主要目的是为了提升分布式系统的可伸缩性,论文同样阐述了如何对业务进行调整以及折中的手段,BASE 理论的提出为分布式事务的发展指出了一个方向。

BASE理论是对CAP中一致性和可用性权衡的结果,其来源于对大规模互联网系统分布式实践的总结,是基于CAP定理逐步演化而来的。BASE理论的核心思想是:即使无法做到强一致性,但每个应用都可以根据自身业务特点,采用适当的方式来使系统达到最终一致性。BASE 理论本质上是对 CAP 理论的延伸,是对 CAP 中 AP 方案的一个补充。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一)基本可用:

   基本可用是指分布式系统在出现不可预知故障的时候,允许损失部分可用性。不过,这绝不等价于系统不可用。比如:

  • 1:响应时间上的损失。正常情况下,一个在线搜索引擎需要在0.5秒之内返回给用户相应的查询结果,但由于出现故障,查询结果的响应时间增加了1~2秒。
  • 2:系统功能上的损失:正常情况下,在一个电子商务网站上进行购物的时候,消费者几乎能够顺利完成每一笔订单,但是在一些节日大促购物高峰的时候,由于消费者的购物行为激增,为了保护购物系统的稳定性,部分消费者可能会被引导到一个降级页面。

(二)软状态:

   软状态,也被称之为柔性状态,是指允许系统中的数据存在中间状态,并认为该中间状态的存在不会影响系统的整体可用性,即允许系统在不同节点的数据副本之间进行数据同步的过程存在延时。

(三)最终一致性:

   最终一致性强调的是所有的数据副本,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同步之后,最终都能够达到一个一致的状态。因此,最终一致性的本质是需要系统保证最终数据能够达到一致,而不需要实时保证系统数据的强一致性。

发布了246 篇原创文章 · 获赞 12 · 访问量 2万+

猜你喜欢

转载自blog.csdn.net/weixin_41987908/article/details/105449914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