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拥有过 长大后却丢了——如何看待失败

最近心里一直很浮躁,想要投身于某个新的行业,但是却畏畏缩缩,总是担心失败,一直处在一个比较纠结、犹豫的状态中。

一方面,心里确实想要跳出现在的舒适圈,寻找另外更加富有激情的工作,更加认真的投入自我去奋斗一番;另一方面,未知的恐惧在心里盘旋,担心失败会导致现在所拥有的最后的本钱也烟消云散,无法承担失败的后果。说到底,还是比较没有敢于承担风险的魄力以及独自创业的勇气。刚好,今天中午,看到关于如何看待失败的一篇文章,对我有所触动,分享出来,留下一个纪念。

文章转自公众号:高太爷

成长性思维的本质是如何看待失败,是将失败看作对能力、整个人的评价(也就是固定性思维),还是将失败看作一种反馈,并藉由这种反馈更好的成长、提升、改进。

稍微详细一点的展开就是:

固定心态认为每一次尝试、挑战都是一次考试,焦点在自己表现如何、自己是否安全,成长心态则将焦点从自己身上挪开,聚焦在真正想要的事情上,如能力成长,技能掌握,项目成果,职业发展,等等,相比这些真正重要的事情,个人暂时的成败得失实在是微不足道,甚至是无暇考虑。

//(目前自己的状态就是固定心态,做每件事的焦点在于过程如何,表现如何,结果如何,相反在这个事情中真正所学到的东西却寥寥无几,即使面临全新的挑战,第一想法是如何完成它(当然在职场中这并不是错的)在上级的压力与自我苛求之下,是无法接受失败的后果的。对于我这样的IT工作者而言,只是日复一日的重复工作与逃避心理)//

//(回顾工作之中,在相关的客户问题上,我曾经出现过纰漏。在那一段时间里,内心会经常进行自我贬低与怀疑。如果说,我当时能以一种成长性思维来看待的话,至少不会对自我的工作热情进行打压,以至于承受持续性的自我怀疑所造成的不良后果)//

以上就是成长性思维,这个思维本身确实非常简单,非常好理解,但纵观生活中,真正具备成长性思维,真的能自然而然践行成长性思维人则特别少。

这其实就是知乎典型问题的写照,“道理都懂,但过不好这一生”。

之所以如此,因为固定性思维到成长性思维的转变,绝不仅仅是一次思维的洞察,大彻大悟,然后彻底转变,这是神话,事实上,不管是成长性思维还是固定性思维,本质上都是我们的思维习惯,是我们长期以来践行的结果!

固定性思维到成长性思维的转变,本质上是习惯层面的改变,而习惯的改变,必须是需要大量的重复、坚持才可以的!

//从习惯入手,习惯才是最强大的敌人,也是最忠诚的朋友

所以,如何在生活中践行成长性思维呢?

更准确说是,如何在生活中真正养成成长性思维习惯呢?

                                         

01

前两天遇到一个地面推广的销售员,推销擦鞋子污渍的产品,一直以来对销售人员的心理挺感兴趣,就买了一个产品,跟他聊了聊他的经历。

                                                         (图片经过他的授权)

他今年才19岁,大约半年前从工厂辞职,开始做地推。

我问了下,这个好卖吗,据我的观察,基本上他上前询问,大家都不怎么感兴趣,我对他感兴趣,还不是对他的产品,而是对这个行业感兴趣。

他说一天大约能卖个十几、二十个,大概问的一百个人中,有10个人左右感兴趣,最终大概只有一两个人会购买。

我说,那你在卖出一个产品之前,岂不是要被拒绝99次,被这么多人拒绝,你怎么坚持下来的?

他说,刚开始的时候(半年前),他非常内向,根本就不敢上前,好不容易鼓起勇气上前,被拒绝后,打击的不得了,甚至都不想做了,但后来想明白了,我是来卖东西的,不是来纠结自己是不是被拒绝的,当他的关注点调整后,他眼里盯的是目标,是怎么把东西卖出去,是如何更好提升销售能力、更好增加销售业绩,这样调整后,被拒绝就不仅不是打击,而是非常宝贵的反思素材了!

什么是成长性思维?

这就是成长性思维。

成长性思维,本质上是关注框架的转变,从之前的关注失败,失败框架,转移到目标,也就是成果框架。

//关注点的改变——从关注失败与否 ———>最后成功与否

我们的注意力在哪里,我们的转变也就在哪里。

如果我们紧盯目标,那么失败就是通向目标的阶梯,而如果我们紧盯失败,那么失败就成了自我的盖棺定论,成了拦路虎。

所以,我们都说,每个人都缺一门销售课。

大家通常以为,销售课指的是人际交往技巧、话术,等等,其实还有一个更本质的宝贵财富,就是成长性思维。

这种成长性思维,在销售员身上是最基本的品质,而这种品质,反而在学生、白领中较为罕见,尤其是一帆风顺的知识分子、白领、精英,因为,生活一直一帆风顺,没有机会去领略失败,频繁失败,没有机会调整自己的思维框架,被困在了固定性思维。

//尝试过很多失败的人,他们已经不畏惧失败了。读书时代的学霸,到了社会中,如若没有一个良好的心态,往往比其他所谓的学渣要容易摧毁的多。如何摧毁一个学霸——让他持续不断的失败

所以,很多学霸、精英,虽然看起来光彩艳丽,但内心深处“危如累卵”、“累不堪言”!   

                          

02

所以,如何在生活中践行成长性思维?

一个习惯的养成,必然是大量的重复练习,而要支撑这种巨大的练习量,一定是具备两个要素的:

第一,失败量,一定是生活中有频繁反馈、经常失败的领域。

第二,这个领域是相对安全的,不是灾难性的,失败成本是可以接受的,不会一次失败万劫不复。

所以,如何在生活中践行成长性思维?

去寻找你生活中经常出现失败的领域,生活中能有这样的领域,不是灾难,而是极大的幸事,如果没有,我们就需要主动去寻找这种失败领域,我们需要失败,需要这种经常出现失败反馈的载体,去打磨我们的成长性思维,也就是我之前说的“有载体的学习”。

而当我们培养出真正的成长性思维,就会真的明白什么是大道至简,生活至简,就会真的说出一句,“不会,就去做啊”。

不会,就去做啊。

这几个字很简单,但这几个字,你多久没说过了?

只有真正内化成长性思维的人,才真正感受到这几个字所蕴藏的轻松与活泼,一种充满好奇心、跃跃欲试、一切充满可能的生命活力、充盈状态!

不会,就去做啊。

你小时候的处事原则,再次分享给你。

发布了1 篇原创文章 · 获赞 3 · 访问量 2207

猜你喜欢

转载自blog.csdn.net/weixin_42039562/article/details/105730576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