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的安装(一)

硬盘分割的配置

将我的40GB硬盘进行如下的分割:

所需目录/装置 磁碟容量 分割类型
/boot 100MB primary
/ 10GB primary
/home 5GB primary
swap 1GB logical


也可以仅分割出/及swap。如果想要安装多重操作系统的,那甚至可以只存在/即可呢!连swap都不需要了! 如果能安装却无法开机,可能就是由於没有/boot存在的关系

开机管理程序(boot loader):

简单的说,整个启动流程到操作系统之前的动作应该是这样的:

  1. BIOS:启动主动运行的韧体,会认识第一个可启动的装置;
  2. MBR:第一个可启动装置的第一个磁区内的主要启动记录区块,内含启动管理程序;
  3. 启动管理程序(boot loader):一支可读取核心文件来运行的软件;
  4. 核心文件:开始操作系统的功能...

由於MBR仅有446 bytes而已,因此这个启动管理程序是非常小而美的。 这个boot loader的主要任务有底下这些项目:

  • 提供菜单:使用者可以选择不同的启动项目,这也是多重启动的重要功能!
  • 加载核心文件:直接指向可启动的程序区段来开始操作系统;
  • 转交其他loader:将启动管理功能转交给其他loader负责。

上面前两点还容易理解,但是第三点很有趣喔!那表示你的计算机系统里面可能具有两个以上的启动管理程序呢! 有可能吗?我们的硬盘不是只有一个MBR而已?是没错啦!但是启动管理程序除了可以安装在MBR之外, 还可以安装在每个分割槽的启动磁区(boot sector)喔!瞎密?分割槽还有各别的启动磁区喔? 没错啊!这个特色才能造就『多重启动』的功能啊!

练习机的开机管理程序使用CentOS 6.x预设的grub软件,并且安装到MBR上面。 也必须要安装到MBR上面才行!因为我们的硬盘是全部用在Linux上面的啊! ^_^ 

安装的步骤在各主要Linux distributions都差不多,主要的内容大概是:

  1. 调整开机媒体(BIOS):务必要使用CD或DVD光盘开机,通常需要调整BIOS;
  2. 选择安装模式与开机:包括图形介面/文字介面等,也可加入特殊参数来开机进入安装画面;
  3. 选择语系数据:由於不同地区的键盘按键不同,此时需要调整语系/键盘/滑鼠等配备;
  4. 磁碟分割:最重要的项目之一了!记得将刚刚的规划单拿出来设定;
  5. 开机管理程序、网络、时区设定与root密码:一些需要的系统基础设定!
  6. 软件选择:需要什么样的软件?全部安装还是预设安装即可?
  7. 安装后的首次设定:安装完毕后还有一些事项要处理,包括使用者、SELinux与防火墙等!

由於笔记本电脑加入了非常多的省电机制或者是其他硬件的管理机制,包括显示卡常常是整合型的, 因此在笔记本电脑上面的硬件常常与一般桌上型计算机不怎么相同。所以当你使用适合於一般桌上型计算机的DVD来安装Linux时, 可能常常会出现一些问题,导致无法顺利的安装Linux到你的笔记本电脑中啊!那怎办?

其实很简单,只要在安装的时候,告诉安装程序的linux核心不要载入一些特殊功能即可。 最常使用的方法就是,在使用DVD开机时,加入底下这些选项:

boot: linux nofb apm=off acpi=off pci=noacpi

apm(Advanced Power Management)是早期的电源管理模组,acpi(Advanced Configuration and Power Interface)则是近期的电源管理模组。这两者都是硬件本身就有支援的,但是笔记本电脑可能不是使用这些机制, 因此,当安装时启动这些机制将会造成一些错误,导致无法顺利安装。

nofb则是取消显示卡上面的缓冲内存侦测。因为笔记本电脑的显示卡常常是整合型的, Linux安装程序本身可能就不是很能够侦测到该显示卡模组。此时加入nofb将可能使得你的安装过程顺利一些。

原文出处:http://vbird.dic.ksu.edu.tw/linux_basic/0157installcentos5_2.php

猜你喜欢

转载自linbaolee.iteye.com/blog/21249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