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才是心理学:看穿世界的批判性思维

这才是心理学:看穿世界的批判性思维

  • 心理学:关于人类行为的科学。
  • 心理学不相信个人的智慧,而更相信科学的方法,而科学方法的本质是证伪,即对我们的经验、常识和直觉,产生怀疑和批评。
  • 心理学家也不相信那些能回答所有问题的绝对真理,但更相信对所有问题应该有一个相对正确的答案。
  • 任何人类的行为都是概率性的表现,它有一定的不确定性,会收到其他随机事件的影响。
  • 作为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必须满足“可检验”这一标准,超验的、超感官的问题不在科学心理学的研究之列。

1. 心理学充满生机

1.1 弗洛伊德问题

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派。

弗洛伊德根据个案研究得到的数据,建立了一套精细的理论,而这些数据并不足以支撑起此理论。

1.2 现代心理学的多样性

构成心理学的不是一整套宏达的理论,而是许许多多的不同的理论,每个理论仅能够解释行为的有限方面。

扫描二维码关注公众号,回复: 11335838 查看本文章

错误的观念:

  • 所有真正的科学都必须具备一个宏达的、统一的理论
  • 因为其他的所有科学也缺乏一个完备统一的概念体系

1.3 科学的统一性

心理学是一门独立的学科:采用科学的方法来探究人类及动物的所有行为,且从这一知识衍生出的实际应用是具备科学基础的。

心理学要保证的两点:

  • 心理学中有关行为的结论都有科学的证据
  • 心理学的应用都源于科学方法

心理学的首要特征:它是有关行为的、以数据为基础的科学研究。

1.4 什么是科学

科学是一种思考或观察事物以便深入理解其运行机制的方法。

(1)系统的实证主义

  • 实证主义:基于观察的实践
  • 通常都是理论驱动的
  • 科学观察通常都是理论驱动的,它们检验有关世界的各种不同的观点
  • 科学观察被称为“系统性的”,是因为它是结构化的,所观察的结果能够揭示自然世界的一些潜在的本质

(2)公共性的、可检验的知识:可重复性和同行评审

  • 科学知识是公共性的
  • 科学通过可重复性来实现其公共可检验性的理论
    • 科学家利用可重复性来定义公共知识
    • 它还能被其他人获取、扩展、批评、或以他们的方式得到应用
  • 同行评审是指每一篇投到研究性期刊的文章都要经过数位科学家的评审
    • 但并不意味着所有发表在具有同行评审机制的期刊上的所有观点都必然正确

(3)实证可解的问题:科学家对于可检验理论的研究

  • 科学进步的方式:理论 -> 预测 -> 检验 -> 修正
  • “未知”可以划分为“问题”和“玄迷”

1.5 心理学和世俗智慧

每个人都有一套内隐的有关行为的模型。

关于人类行为的普遍真理及谚语,有许多都是自相矛盾的,也是不可证伪的:

  • 这类谚语和俗话构成了对行为的固有“解释”,它们难以驳倒
  • 世俗智慧的可鄙之处在于它们根本不承担被驳倒的风险
  • 世俗智慧属于“后见之明”的智慧,并且它们在真正预测性的意义上是无用的

人们可能永远也不会意识到他们编造对相反的结果的解释是如此容易,所以说,有时我们内隐的心理理论不容反驳。

昨日的常识往往会变成今天的谬误,心理学扮演着一种世俗智慧检验者的角色。

1.6 心理学是一门年轻的科学

一些人反对把心理学称为科学,而另一些人则由于惧怕心理学在某些行为淋雨揭示的真相会威胁到他们的信仰。

1.7 总结

心理学是一个主题非常广泛,但又相对松散的学科,它包含一些通常不被归入同一概念的众多研究主题。但它们都使用科学方法来理解行为,从而实现了学科的统一。

科学方法不是一套生硬的规则,而是指一些非常普遍的原则。最重要的三点是:(1)科学采用系统的实证主义的研究方法;(2)它以可公开验证的知识为研究对象;(3)它研究实证可解的问题,并产生可检验的理论。

科学通过同行评审等程序和重复验证等机制来保证知识的公共性。

2. 可证伪性

科学家要确认某个理论是不是可检验的,采取的方法就是确保该理论是可证伪的。

2.1 理论和可证伪性标准

科学理论的表示应该遵循的原则:(可证伪性标准)

  • 从中得出的预测有可能被表明是错误的
  • 对某理论的新证据进行评价,必须使新的数据具有证伪该理论的可能性

一项成功的理论并不是可以用来解释所有可能的结果。

理论这个词在科学中并不是表示一项未经证实的假设、猜想或直觉,而是它们能对一组数据做出解释,并对未来实验的结果做出预测。

如果一个理论不可证伪,并且和自然界的真实事件没有关联,那么它就是无用的。

(1)敲门节奏理论

精确性的变化和可证伪性直接关联,预测越具体和精确,有可能证伪它的观测现象就越多。

(2)弗洛伊德和可证伪性

事后解释人类行为,但不做事前的预测,弗洛伊德的理论可以解释一切,所以其不能满足可证伪性标准,无科学实用性。只有当一种理论并不预测所有事情,是否突出具体的预测,提前告诉我们那个特定的情形会出现时,该理论才会出现进步。

(3)小精灵

当其例证明显是编造的时候,也很容易觉察其不可证伪性。

(4)不是所有的证实都等价

不能仅关注理论被证实的数量,更要关注验证本身的质量。将可证伪性作为一种评价标准,就可以抵制不科学的、全能理论的诱惑。

(5)可证伪性与世俗智慧

作为一种科学,不能只提供无法被反驳的解释。

(6)承认错误的自由

科学的本质就是“在公众面前犯错——在众目睽睽下犯错,以期他人能够帮助其修正这些错误”。

对于科学进步来说,最大的危险在于我们人类极力避免将自己的固有信念暴露在可能被证明是错误的环境中的倾向。

(7)想法不值钱

一个既不能被证实也不能被证伪的想法,对科学来说是没什么用的。

科学理论与世界紧密联系,它们是可证伪的,并能作出明确具体的预测。

2.2 科学中的错误

新理论应该能够解释所有旧理论能解释的事实,还能够解释旧理论不能解释的事实。理论被证伪并不意味着科学家非得建构一个全新的理论。复杂的理论通常是大体正确而非完全正确的,大体正确的判断可能更接近事实的真相。

2.3 总结

“可解的问题”,通常指的是“可检验的理论”。“可检验的理论”的定义:这个理论是有可能被证伪的。如果一个理论不可证伪,并且和自然界的真实事件没有关联,那么它就是无用的。

好的理论能够作出具体的预测,具有高度的可证伪性。相比于一个不精确的预测,如果一个明确具体的预测得到证实,就会为产生这个预测的理论提供更大的支持。

可证伪性原则的一个含义就是,并非所有理论的验证都具有同样的价值。可证伪性越高,预测越具体,得到证实的理论就越受青睐。即使预测并没有得到证实(比如它们被证伪了),可证伪性对于理论的发展也是有用的。

一个被证伪的预测说明,原有理论要么应当抛弃,要么需要进行改变,以解释不一致的数据。正是通过这种由被证伪的预测所引发的理论修正,像心理学这样的科学才能逐步向真理逼近。

3. 操作主义和本质主义

3.1 科学家不是本质主义者

科学家认为终极问题是无法回答的。

科学的独特优势并不在于它是一个不会犯错的过程,而在于它提供了一种消除错误的方式,它能不断消除我们认识中的错误。

自称完美或绝对知识的主张及做法,往往会阻碍人们的探索。自由而开放地探索知识是科学活动的一个先决条件。

(1)本质主义的咬文嚼字

科学家的目的是解释现象,而非对措词进行分析。

在所有的科学学科里,进步的关键在于放弃本质主义,接受操作主义。

(2)操作主义将概念和可观测的事件联系在一起

操作主义的思想:科学理论里的概念必须立足于可观测事件,或与可观测事件相关联,而这些可观测事件是可以被测量的。

操作性定义使得概念从个人化的感觉和直觉中分离出来,并且允许任何实施可测量操作的人对概念进行检验。

(3)信度和效度

  • 信度:仅仅指前后的一致性,而不包括其他内容
  • 效度:操作必须被证明对于概念来说是有效的测量

在操作性定义中,我们寻求信度和效度兼备,高信度和高效度结合才是理想的目标。

(4)直接和间接的操作性定义

概念和可观测的操作之间的联系,在直接和间接性程度上变化很大。很少有科学概念几乎完全是通过可观测的操作来定义的。

不同的概念与可观测操作的联系程度各有不同,但所有的概念都在一定程度上通过其与可观测操作之间的联系来获得意义。

(5)科学概念的演进

一个科学概念的定义并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随着相关观测结果的不断丰富而发生变化。

一个概念也有许多可选择的操作性定义。有些事物难以定义,并不代表没有可研究的东西。

3.2 心理学领域的操作性定义

如果要对概念进行操作性定义,一个科学家必须精确地定义一种方法,使其他实验者能够以完全相同的方法测量这一概念,并且得到有关此概念的相同结论。

(1)作为人性化力量的操作主义

在科学中,知识的正确与否并不取决于个体提出主张时自己的肯定程度。所有建立在“直觉”基础上的信念体系都有一个共同的问题,即当出现矛盾观点时,它们缺乏一种机制来判别哪个是对的,哪个是错的。

真正人性化的观点是将关于人类的理论观点建立在可观测的行为基础上,而不是以理论者的直觉为基础。因此,科学中人性化的力量就是让知识公开化,让任何有冲突的观点都能以一种双方都接受的方式得以检验。

(2)本质主义者问题和对心理学的误解

必须平静的接受现代科学的局限性,它并没有声称可以发现“事物究竟是什么”。

心理学现在的解释是对行为的暂时性的理论建构,这些建构在将来注定会被更好的、更接近事实的理论概念体系所取代。

3.3 总结

操作性定义是利用可测量、可观察的操作来表述的概念定义。确信某个理论具有可证伪性的主要途径之一,就是确定理论中的关键概念具备可以用可重复性很强的行为观察来表述的操作性定义。操作性定义是让科学知识变得公开可检验的主要机制。这样的定义被置于公共领域,使其所界定的理论性概念能够接受所有人的检验,而不是像“直觉的”、非经验性的定义那样,只属于特定个体,检验它的机会并不向所有人开放。

许多人对于一些日常生活的词语,如智力和焦虑的含义有着预设的想法,因此往往意识不到对这些术语进行操作性定义的必要性。心理学和所有其他科学门类一样,也需要对其术语进行操作性定义。

没有科学能够回答本质主义的问题(有关概念的纯粹深层本质的问题)。

4. 见证和个案研究证据

个案研究和见证作为评估心理学理论和治疗的证据是毫无价值的。

4.1 个案研究的地位

个案研究是对一个个体或很小的群体集中而详细的调查。个案研究的作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科学探索在某个特定领域进展到什么程度。

由于个案研究在特定理论的检验中不能作为证实或证伪的证据,所以它在科学研究的后期不再有效。因为个案研究和见证叙述都是所谓的“孤立事件”,缺乏比较性信息,而这种信息对于排除其他可能的解释来说是必要的。

针对某个现象的孤证具有高度的误导性。

4.2 见证叙述毫无价值

安慰剂效应:仅仅暗示正在接受某种治疗,就足以使许多人感觉病情好转。无论治疗是否有效,人们都会报告某种疗法曾对他们有所帮助。

4.3 鲜活性问题

当面临问题解决或决策情境的时候,人们会从记忆中提取与当前情境有关的信息。因此,人们倾向于利用更容易获得的、能够用来解决问题或做出决策的信息。对可获得性造成强烈影响的一个因素,就是信息的鲜活性。

个人见证的鲜活性常常令其他一些更可靠的信息黯然失色。

(1)单一个案的压倒性影响

过于依赖见证证据的问题一直存在。此类证据的鲜活性常常掩盖了更加可靠的信息,并且混淆视听。

(2)了不起的兰迪:以彼之身,还施彼身

巴纳姆效应:大多数成年人都会认为泛化的个性总结都是准确的,并且都是对自己独特的描述。

形成有利于虚假主张的见证非常容易,正是这个原因,用见证来支持自己提出来的特定理论是毫无意义的。检验一个主张时,只有来自有控制的观察中的证据才是足够充分的。

4.4 见证为伪科学打开方便之门

机会成本:如果你花时间做一件事,你已经失去了做另一件事的时间。你也失去了花费时间的其他机会。当你在一件事上花费了金钱,你就失去了花钱做其他事的机会——你失去了让钱花在其他地方的机会。

让人脱离已经确立的一些自均衡,需要小心提防。一般违反基本自均衡的主张是虚假的。

4.5 总结

个案研究和见证叙述在科学研究的早期阶段是有用的,因为此时寻找有趣的现象和待研究的关键变量很重要。虽然个案研究在早期的、理论形成前的阶段是有用的,但在研究的后期,当对理论进行检验之时,个案研究就毫无用处了。这是因为,作为一个孤立现象,个案研究的结果遗漏了太多其他可能的解释。

安慰剂效应导致了个案研究和见证证据对于理论检验来说是没有用的。安慰剂效应是指无论疗法是否包含了有效的成分,人们都倾向于报告任何疗法都对他们有效。安慰剂效应的存在,催生了许多关于疗效的见证叙述,致使对一种心理疗法效果的证明成为“不可能的任务”。原因在于,无论治疗手段是什么,安慰剂效应都会使人们提出证实其疗效的个人见证。

尽管见证证据在检验理论的时候是无用的,但由于鲜活性效应,这类证据经常被人们过分地倚重:对于更为生动并因此在记忆中更易提取的证据,人们会赋予其过高的权重。对大多数人来说,见证证据就是一种格外生动和鲜活的信息。因此,人们在验证某一心理学主张的合理性时,会过度依赖这类证据。事实上,理论主张是否合理,是不能用见证叙述和个案研究的证据来判定的。

5. 相关和因果

有相关,并不意味着必然有因果关系。

5.1 第三变量问题

虚假相关:相关的产生不是因为两个变量之间存在一个可以测量的直接的因果联系,而是因为这两个变量都与第三变量相关。

5.2 方向性问题

当变量A和变量B之间存在相关时,在断定A的变化引起B的改变之前,我们必须清楚因果关系的方向可能是相反的,即从B到A。

5.3 选择性偏差

选择性偏差:特定主体和环境变量之间的关系。选择性偏差造成环境特征和行为 — 生物特征之间的虚假相关。

提防选择性偏差的发生;当只有相关时,应避免因果推论。宁可站在怀疑的角度,也不要被那些错误地暗示了因果关系的相关所蒙蔽。

5.4 小结

两个变量之间仅仅存在相关,并不能保证一个变量的变化就会导致另一个的变化,关键就在于相关并不意味着因果关系。

在第三变量问题里,两个变量之间的相关并不意味着它们之间存在直接因果路径,因为相关的产生可能是由于这两个变量或许都与未被测量的第三变量有关。事实上,如果潜在的第三变量也经过了测量,就可以用相关统计。

让相关统计的解释变得困难的另外一个原因就是方向性问题。如果两个变量有直接的因果关系,因果关系的方向是不能根据相关来判断的。在行为科学中,选择性偏差是造成诸多虚假相关的罪魁祸首。人们在一定程度上选择他们的环境,并人为创造了行为特性和环境变量之间的相关。确保选择性偏差不会捣乱的唯一方法,就是在操纵所有变量的情况下进行真正的实验。

6. 让一切置于控制之下

6.1 斯诺与霍乱

6.2 比较、控制和操纵

科学思维所基于的理念是比较、控制和操纵。

科学的不断发展需要尽量减少对同一个问题的各种不同解释。

一个好的实验设计:科学家能够操纵他感兴趣的变量,并对其他可能影响实验的无关变量进行控制。

(1)随机分配与操纵共同定义了真实验

在任何实验中,样本的数量越大,随机分配越能平衡两组所有其他的无关变量。而即使在一些匹配得不是特别好的实验里,随机分配克服了系统误差,只要研究可以被重复,经过一系列这样的式样,两组间混淆变量造成的差异就会被平衡。

(2)控制组的重要性

没有使用较为正式的实验程序所获得的积极效果,要么是‘安慰剂效应’的产物,要么是由于没有使用随机分配而产生的偏差。

聪明汉斯--神马的故事:用实验控制来排除某种现象的各种其他解释是很有必要的。

20世纪90年代的聪明汉斯:谨慎的区分描述现象和解释现象的重要性

(3)对变量分开考察:特殊条件

为了对许多同时发生的事件所造成的因果影响分别进行考察,我们必须创设一些通常情况下不会出现的条件。

(4)直觉物理学

所谓直觉物理学,就是普通人对物体运动的观念,而这些观念通常与物体运动的实际情况恰恰相反。

(5)直觉心理学

个人经验并不能为抵御有关心理学的错误信念提供保证。

依赖见证、个案和“常识”,常常会使我们忽略控制组对检验日常观察得出的结论是否准确的必要性。人类关于行为的直觉理论是有缺陷的。

6.3 总结

实验方法的核心就是操纵与控制,所以实验比相关研究能够作出更强的因果推断。在相关研究中,研究者仅仅观察两个变量的自然变动是否显示某种联系,而在真实验中,研究者要对被假设为原因的变量进行操纵,通过实验控制和随机分配来保持其他所有变量不变,然后再来看这个假设变量是否会产生影响。这种方法排除了相关研究中出现的第三变量的问题

第三变量出现的原因:在自然情境下,很多不同的事物都是相互联系的。

实验方法就是用来分开考察这些自然存在的关联。它以操纵一个变量(被假设是原因的变量)的方式分离出该变量,并保持其他所有变量不变。为了区分这些自然的关联,科学家们经常要创设自然世界里不会出现的特殊条件。

7. 不像是真实生活的心理学实验与“人为性”批评

7.1 自然性并非总是必要的

科学家之所以专门设置一些非自然发生的条件,是因为只有这样才可以将决定事件发生的许多相关变量区分开来。

对“随机取样”的误解

并非每个心理学调查研究都需要使用随机样本。

随机分配和随机样本的区别

随机样本:对于取样的随机性,这种方法要确保总体中的每一个成员都有同等机会被选为样本。

随机分配:每一个样本对象被分到实验组和控制组的机会相等。随机分配是真实验所必须的条件。

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的异同

主要目的为理论验证的研究通常被称为“基础研究”。应用研究的目的是把数据直接应用于现实生活,但是基础研究则专注于理论验证。

7.2 心理学理论的应用

“大二学生”问题

许多人质疑心理学研究成果的代表性,因为他们过于关注研究的被试,而不关心实验设计的细节。

正确看待“真实生活”和“大二学生”问题

大二学生问题本来是一种合理的关注,但它有时被夸大了,尤其是当人们对心理学研究的广泛性和多样性不太熟悉时。

7.3 总结

应用型研究心理学的目标是把研究结果直接应用于特定情境。在应用研究中,研究的目的是要将结果直接推广到自然情境中,样本的随机化和条件的代表性非常重要,因为研究结果将会直接得到应用。

大多数心理学研究属于基础研究,用以验证有关行为潜在机制的理论。在大部分基础研究中,研究结果通过理论上的修正得到间接应用,从理论产生到应用于某些实践性问题需要一段时间。在这种类型的基础研究中,被试的随机取样和情境的代表性不是关键问题,这类研究的重点在于验证理论的普遍性。实际上,在用于验证理论的基础研究中,人为的环境条件是有意创设的,这有助于把研究的关键变量从所要控制的无关变量中分离出来。

8. 聚合性证据的重要性

公众的误解:某一科学研究领域中的所有问题都能通过某个关键实验得到解决,或者是某一个重要的灵感成就了理论的进步,并彻底颠覆了先前众多研究者累积的全部知识。这种科学进步观是不正确的。

8.1 关联性原则

 关联性原则:一个新的科学理论,必须与先前已确立的实证事实建立关联。新的科学理论不仅仅要解释新的事实,还要兼容旧的事实,这样才会被认为是一个真正的理论进步。

消费者规则:警惕关联性原则的无效性

科学发展的“跃进式”模式——我们可以称之为爱因斯坦综合征——让我们误入歧途,以为新的发现必定违反关联性原则。

“跃进”模式与渐进整合模式的比较

当一系列的实验始终支持某个假定的理论,同时又能共同排除那些非常重要的竞争性理论时,研究就具备了高度的聚合性。

心理学中的聚合性证据

心理学结论往往是建立在聚合性证据原则之上的。只有搜集并比较来自大量的研究数据后,才能得到有说服力的结论。

8.2 科学共识

在评估心理学的实证证据时,心中要想的是“科学共识”,而不是“重大突破”;是“渐进整合”,而不是“大步飞跃”

研究方法和聚合性原则

将多种不同方法应用于心理学研究的各个领域中,不同的研究技术各有其优势和不足,用于获得特定结论的各种方法之间呈现一种相对的平衡是比较理想的。

向更有效的研究方法迈进

从个案研究到相关研究,再到操纵变量。

8.3 不要对矛盾数据感到绝望

当一个问题的最初研究结果看上去有些矛盾时,我们不应当对此感到绝望。

8.4 总结

心理学上研究结果的整合:聚合性证据原则,没有一个实验是可以一锤定音的,但是每一个实验至少都能排除一些可能的解释,并让我们向前迈进。

多种不同方法的使用让心理学家更为确信,他们的研究结果是建立在稳固的实证基础上的。

当概念上的变化发生时,它必须遵循关联性原则:新的理论不仅要能解释新的科学数据,还必须能解释已有的数据。

9. 多重原因的问题

人的行为是由多重原因共同决定的。任何一个特定行为都不是由某个单独的变量引起,而是由许多不同的变量共同决定的。

具备原因多样性的观念非常重要。它提醒我们不要过于依赖单一的原因解释。

一个结果是由多重变量决定的这一事实,并没有降低任何一个与结果存在因果相关的变量的重要性,即使这一变量仅能让结果产生很小的变化。

9.1 交互作用

交互作用:一个影响行为的因素可能会由其他因素的出现或不出现而产生不同的效应。也就是说,一个自变量的影响效果依赖于另外一个自变量的不同水平。

9.2 单一原因解释的诱惑

错误的观念:“零和”观点:所有的原因都和其他的原因竞争,强调一个的必要性会降低另一个的重要性。

9.3 总结

考察行为的原因时,要依照多样性的原则来思考。不要陷入误区,认为某一特定行为只是由某一特殊原因造成。大部分复杂的行为都是由多重原因所决定的。各种各样的因素共同起作用才导致了某种行为出现。有时多个因素联合在一起时会产生交互作用。也就是说,变量共同作用时的整体效应,会和其单独作用时获得的效应完全不同。

10. 概率推理

心理科学所揭示的所有事实和关系都是用概率来表述的。在其他学科里,很多定律和关系也是用概率而非必然性来表述的。

10.1 “某某人”统计学

由于某些人知道与某个成熟的统计学趋势相左的“某某人”的例子,就会质疑这个趋势。

“某某人”只不过顺手被当成了一种工具,把与观念相悖的事实否决掉而已。

10.2 概率推理以及对心理学的误解

由于人们在运用概率信息方面存在问题,导致心理学的研究结果常常被误解。

10.3 有关概率推理的心理学研究

果一个普通人想要对其生活的社会有一个基本的理解,至少应该具备统计思维这一最基本的能力。

对概率信息的不充分利用

一个具体事件的信息往往可以完全击败较为抽象的概率信息。

认知错觉:即使人们知道正确答案,他们也会由于问题的问法不同而做出错误的结论。

样本大小信息的误用

样本越小,产生极端值的可能性就越大。

在不同领域中进行证据评估时需要遵守的一条基本原则,就是认识到样本规模对信息可信度的影响,这对于理解行为科学的研究结果尤为重要。

赌徒谬误

明明是独立事件,却认为先前的结果会影响下一结果出现的概率。

再谈统计和概率

心理学进行理论建构所依靠的实证方法和技术与统计学密不可分,以至于没有一个人可以在对统计学毫无知晓的情况下精通心理学。

10.4 总结

心理学研究所得出的是概率式的结论——大多数情况下会发生,但并非任何情况下都发生。虽然这些结论并非是百分之百地准确,但根据心理学研究及理论所作出的预测仍然是有用的。

阻碍人们理解心理学研究的一个原因就是,人们很难用概率的术语来思考。大多数人与概率推理背道而驰:当人们遇到具体的、具有鲜活性的证据时,就把概率信息抛到一边了。他们没有考虑到,较大的样本能够提供对于总体数值更为精确的估计。

最后,人们表现出赌徒谬误(把原本无关的事件看成是有联系的)。赌徒谬误源于一个更为普遍的倾向:未能认识到偶然性在决定结果时所起的作用。

11. 偶然性在心理学中扮演的角色

11.1 试图解释偶然性事件的倾向

自然界发生的很多事情都是系统性以及可解释的因素与偶然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当一件事取决于偶然性时,并不一定表示它是不确定的,只能说它目前是无法确定的。

解释偶然性:错觉相关和控制错觉

错觉相关:人们有解释偶然事件的倾向。

控制错觉:人们有一种倾向,愿意相信个人能力可以影响偶然事件的结果。

11.2 偶然性和心理学

在接受对某个事件的复杂解释之前,要先想想偶然因素在其中扮演了什么角色。

巧合

巧合不需要解释。

个人的巧合

罕见偶合只是巨大“概率事件”样本库中一个非常小的部分而已。

11.3 接受错误以减少错误:临床预测与统计预测

承认预测达不到百分之百的准确,实际上反而有助于提高整体预测的精确性。

11.4 总结

行为的变化有一部分是随机因素作用的结果,因此心理学家不应自诩能够预测每一例个案的行为。心理学的预测应该是概率性的——是对总体趋势的概率性预测。

认为自己可以在个体层次上进行心理预测,是临床心理学家常犯的错误。在解释人类行为的原因方面,统计预测(基于群体统计趋势的预测)远远优于临床预测。当对行为进行预测时,千万不要对统计资料置之不理。

统计预测也昭示,当对人类的行为进行预测时,错误和不确定性将始终存在。

12. 不招人待见的心理学

12.1 心理学的形象问题

心理学和超验心理学

自助类读物

菜谱式知识

12.2 心理学和其他学科

12.3 我们是自己最坏的敌人

12.4 每个人都是心理学家

科学心理学产生的菜谱式知识可能会更精确,因为他们经过了更加严格的检验程序。

12.5 抵制科学心理学的根本原因

许多对于科学心理学的地址都是因为“利益冲突”。

公众没有意识到关于行为的主张也可以用实证方法来检验。

伪科学的特征:

● 喜欢采用特殊的假定,使得其主张免于被证伪
● 强调主张是确证的,是不可辩驳的
● 喜欢将提供证据的任务强加给怀疑者,而非拥护者
● 过度依赖轶闻趣事和各类见证叙述来证实其主张
● 逃避同行评审
● 并非建立在已有的科学知识之上(缺乏学科关联性)

思维导图(看穿世界的批判性思维)

电子书下载

 

 

 

 

猜你喜欢

转载自www.cnblogs.com/hgzero/p/13173606.html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