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IIC通信的基本函数

1.IIC_Start()和IIC_Stop()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void IIC_Start()
{
	SDA=1;
	SCL=1;
	Delay5us();
	SDA=0;
	Delay5us();
	SCL=0;
}

先将SDA和SCL都置高电平,延迟(延迟时间见芯片手册)后将SDA置低电平,再延迟(延迟时间见芯片手册)后将SCL置高电平,为下一步读写数据做准备(读写数据起始时SCL为低电平)。

void IIC_Stop()
{
	SDA=0;
	SCL=1;
	Delay5us();
	SDA=1;
}

先将SDA置低电平,SCL置高电平,延迟(延迟时间见芯片手册)后将SDA置高电平,此时IIC关闭,总线处于不忙的状态,SCL保持高电平不需要再改变状态。
2.IIC_SendByte()和IIC_RecByte()
IIC通信传输数据先传输高位再传输低位,和之前的通信协议不同。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void IIC_SendByte(uchar dat)
{
	uchar i;
	for(i=0;i<8;i++)
	{
		if(dat&0X80)SDA=1;
		else SDA=0;
		Delay5us();
		SCL=1;
		dat<<=1;
		Delay5us();
		SCL=0;
	}
}

发送前SDA和SCL都已置为低电平,从最高位向最低位传输数据,如果传输位为1则拉高SDA否则仍为低电平,延迟(延迟时间见芯片手册)然后在SCL高电平脉冲期间保持稳定,传输数据左移一位将次高位移为最高位便于下一位传输,延迟(延迟时间见芯片手册)然后拉低SCL即时钟高电平脉冲结束,循环直至字节数据发送完毕。

uchar IIC_RecByte(void)
{
	uchar i;
	uchar dat;
	for(i=0;i<8;i++)
	{
		SCL=1;
		Delay5us();
		dat<<=1;
		if(SDA)dat|=0X01;
		SCL=0;
		Delay5us();
	}
	return dat;
}

获取数据前起始时SCL为0,拉高SCL令时钟高电平脉冲开始,延迟(延迟时间见芯片手册)后检测此时的SDA电平,并将SDA电平状态保存在dat变量的最低位,拉低SCL即时钟脉冲结束,延迟(延迟时间见芯片手册)然后循环进行(每次存储SDA电平状态前进行dat的左移1位)直至字节数据获取完毕。
3.IIC_WaitAck()(实际操作中可以不用返回值)

bit IIC_WaitAck(void)		//bit是定义了一位
{
	SDA=1;
	Delay5us();
	SCL=1;
	Delay5us();
	if(SDA)
	{
		SCL=0;
		IIC_Stop();
		return 0;
	}
	else
	{
		SCL=0;
		return 1;
	}
}

先给SDA一个高电平,延迟(延迟时间见芯片手册)后,开启时钟高电平脉冲,延迟(延迟时间见芯片手册)后,检测此时SDA电平状态,如果仍为高电平(没有应答信号)则结束时钟高电平脉冲然后让总线停止,返回值为0;如果变为低电平(发送出一个应答信号)则结束时钟高电平脉冲返回值为1。
个人认为可以结合上面的IIC_Start()和IIC_Stop()来判断:
给出应答:相当于给了总线一个IIC_Start(),即在SCL为高电平时,SDA有一个由高到低的变化,程序可以继续进行;
未做应答:即在SCL为高电平时,SDA一直保持为高,我们不让程序继续进行,所以这时我们给总线一个IIC_Stop()停止命令。

IIC的底层驱动程序在考场会有提供

猜你喜欢

转载自blog.csdn.net/qq_44628230/article/details/104505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