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图小技巧之地形表达

地形的表达是地图制图中非常重要的一个部分,在地势地貌图上,地形反映制图区域内的地表起伏形态,在专题图上,地形辅助专题要素的表达,同时可以增加地图的细节层次,丰富地图内容。地形的表示有很多种方式,如三维晕渲图、等高线、分层设色等,其中,三维晕渲图是最常用、最直观的表示方式,它通过不同的色调浓淡与光影变化,展现详细又富有艺术效果的山体阴影,形象立体,直观生动,美观又实用。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图:中国地势图

传统三维晕渲图的制作方法是将彩色DEM与黑白山体阴影Hillshade进行叠加,并为DEM设置一定的透明度,来展现地形效果。SuperMap iDesktopX表面分析工具中提供了生成三维晕渲图的功能,可以通过指定光源参数、阴影模式和高程倍数来生成山体阴影Hillshade数据,也可以在栅格图层属性面板中,为栅格图层设置栅格函数显示方式,在不生成新数据的情况下,直接将地形渲染为三维晕渲图。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图:SuperMap iDesktopX三维晕渲图功能面板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图:使用默认参数生成三维晕渲图

传统方法适合小比例尺大范围的地形表达,如果制图区域较小而比例尺较大,需要生成更精细真实的地形,就可以通过以下几个小技巧来优化地形的显示。

使用多图层山体阴影
SuperMap iDesktop提供的生成三维晕渲图的默认参数,阴影模式为“渲染”,这样生成的山体阴影Hillshade不带阴影,我们可以将阴影模式选择为“阴影”,夸大高程缩放倍数(如设为3),生成阴影数据。阴影图层使用从黑到白渐变的颜色方案,设置一定的透明度(如设为75%),叠加在默认生成的山体阴影图层上,这样的“多图层山体阴影”会带有轻微的阴影,增加地形的真实感。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a: 默认参数山体阴影 b: 多图层山体阴影

图:使用阴影前后对比

夸大特征地形
将制图区域内的特征地形区域提取出来,如决定区域走势的山脉、重要的谷地等,在生成三维晕渲图的时候适当拉伸高程缩放倍数,调整图层的亮度和对比度,凸显这部分的地形,可以使地图重点明确,提高信息传递效率。下图是火山熔岩地形图,图a中我们很难看到这个地图的表达重点,图b把熔岩地形区域勾勒裁剪出来后,对地形进行夸大,可以直观看到这幅图的表达重点是多层火山熔岩凝固后的形态。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a: 夸大特征地形前 b: 夸大特征地形后

图:夸大特征地形前后对比

旋转地图角度
用于出图打印的地形图,为了读图方便或图面美观,可以旋转地图的显示角度,SuperMap iDesktopX地图属性面板中可以设置地图的旋转角度。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a: 地图旋转前 b: 地图旋转后

图:地图旋转前后
在实际的制图过程中,可以根据需要选择不同的制图技巧组合使用,来增强地图中的地形表现力。

猜你喜欢

转载自blog.csdn.net/supermapsupport/article/details/1071094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