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理解”的目标是什么?

转发微信公众号《神农和朋友们的杂文集》的第一篇文章

公众号二维码:

神农和朋友们的杂文集公众号。主要想记录自己、朋友、朋友的朋友们的一些关于coding、programing、程序人生方面的思考。

有一些技术,有一些调侃,有一些反思,有一些自勉。

作为本公众号的开篇之文,我想回答下这几年来一直思考很久的问题。这个问题和我的经历有关。从2011年开始到2019年,我陆续完成了四本Android书籍。《深入理解Android 卷1》、《深入理解Android 卷2》,《深入理解Android之Wi-Fi、NFC和GPS卷》以及最新的,厚达近1000页的大部头著作《深入理解Android:Java虚拟机ART》(京东购买地址:https://item.jd.com/12510921.html)。这些书有个共同的特点:

  • 都是“深入理解”。源码给你掰开了,揉碎了进行分析。
  • 每一本都是不同的领域。对我个人而言就是新的挑战,学习新的知识。

每次写完,我都会有一段时间的痛苦。对呀。研究了这么多,写了这么久的书,学得这么费劲,最终会得到什么呢?写完书抬头再看,人家开始玩flutter了,开始玩AI了,开始玩大前端了。我好像什么都不会了

想了很久。我想针对“深入理解”一个东西的好处应该是有一个比较全面的档案了。简单来说,深入理解一个东西有两个好处:

第一条:我称之为“和林志玲谈恋爱”。

深入学习之后,就相当于深入了解了林志玲。可能比对你自己还了解,结果是什么呢,如果感觉合适就继续深入,如果感觉不合适就终止。总之,体验过了,下回再碰到邓志玲,王志玲,套路差不多。当然,和林志玲谈恋爱很辛苦,需要付出很多。举个例子,我在和Wi-Fi-NFC-GPS谈完恋爱后,发现实在是不适合,后面就不想再见到它了。

另外,如果谈完恋爱后,整天要是去给这些系统改bug(大部分研究FWK、Kernel的童鞋们的日常工作之一),就好像只能给林志玲拎包,不能随心所欲改造她(比如少花钱,多顾家),感觉也很无趣。还要不要再继续谈下去?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第二条:我称之为“成为虚竹”。

虚竹内功深厚,但外家功夫差。内功深厚的好处是学东西快,很容易融会贯通,看东西也能看到本质,不担心蛋蛋被别人捏在手里。

但是,纯粹的虚竹是有缺陷的,外家功夫也很重要。虚竹+王语嫣是一个不错的搭配。萧峰在IT行业不能普遍存在。一招吃遍天下,吃个几十年不太现实。另外,如果这个“虚竹”还能指挥千军万马做大工程就更厉害了。

这两条我和某些同学交流过。他们觉得虚竹还不能体现内功深厚的人有多么牛逼。应该是张无忌,短短时间就掌握外家功夫,干翻光明顶。

我开始也认同,后来觉得自己年龄大了,还是谨慎虚心点好。再后来觉得不妥。这个张无忌和手撕鬼子有什么区别?

现在软件开发都是规模化,工程化。系统层、kernel层作为改bug的大领域里还会有个人英雄、改bug大师(评价工作好坏就是看你修复了多少bug),但是一到应用层,面向业务,就必须有团队,必须精诚合作。一人再牛逼岂能抵挡正规化的大军?

上述两条应该回答了我对“深入理解”某项技术的好处的困惑。想了几天觉得确实是这么回事。

以后该怎么办?爱TA就深入理解TA,恨TA也请深入理解TA。至于何时成为虚竹?得看你恨TA和爱TA有多深了。

猜你喜欢

转载自blog.csdn.net/Innost/article/details/89438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