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机器人教育可以提升素养

机器人教育所倡导的创新教育是基于深厚的学习理论并且在世界范围内进行了丰富的实践,对我国基础教育创新能力培养具有重要意义。格物斯坦小坦克认为机器人教育的本质就是提升孩子的核心素养。

核心素养的提出,表征着新世纪人才培养目标范式的转变。OECD(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核心素养”结构模型、欧盟“终身学习核心素养”体系以及美国“21世纪技能”等等,都是21世纪人才核心素养的代表。我国根据国家发展对人才的要求,提出了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六大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树立了我国新世纪教育立德树人的风向标。

机器人教育的独特价值,在于通过整合为学生提供逼近真实、富有现实意义的学习情境,以利于学生高阶思维与积极情感的投入,解决复杂问题,从而全面提升学生知识、能力与情意方面的核心素养。因此,机器人教育也被作为当前教育培养学生21世纪技能以及核心素养的“疗效药”。

以校为本的机器人教育实施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结合学科课堂的多学科整合实施,另一种是基于项目的跨学科整合实施。多学科整合是指带有学科痕迹的学科之间学习内容、学习方式以及学习结果等方面的综合,其实施以学科课堂为主阵地。跨学科整合,超越学科界限,是以来自真实生活的科技问题融入学生对社会、政治、经济、国际关系以及环境等问题的学习,不带有学科痕迹,其实施主要采用项目学习的方式。总的来说,跨学科整合实施比多学科整合实施的难度要大一些。因此,一些教师将机器人教育理解为一门新课程,而非可应用于学科课堂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式。

以联系现实生活的综合性主题来整合学科教学内容,是在学科课堂中渗透机器人教育的切入点。健康与疾病、自然资源、环境质量、灾害以及科技发展前沿等等,都是较好的综合性主题。当学生在解决这些实际问题时,首先,情感态度价值观得以熏陶,体会何谓国家、社会以及个人的责任担当;其次,培养健康生活的意识与能力,而不是单纯地获取科学或数学知识;再其次,发展问题解决和综合运用多学科知识的能力,锻炼理性思维、科学探究以及技术运用等能力。

动手动脑的科技实践是机器人教育的一大特色,也是整合多学科教学方式的切入点。这些实践,是综合科学探究与工程设计的活动,既有类似科学家开展的科学理论和科学建模等探究活动,也包含类似工程师为满足某一需求而进行的工程设计和建造等设计活动,因此可熏陶培养学生实践创新与人文底蕴等发展核心素养。以产品作为学习结果,是机器人教育的另一大特色,也是整合多学科学习与评价的切入点。

在评价内容上,评价者不仅要关注学生对学科知识的深度理解、科学性解释及其迁移运用,还要关注学生的劳动意识、技术运用、人文积淀、审美情趣等素养。在评价方式上,评价者要尽可能地多采用真实性评价,鼓励学生以优化的多媒体来操作、展示自己的产品,并鼓励学生自评与互评,切实地以评价促进学生勤于反思、乐学善学、信息意识、自我管理、批判质疑、勇于探究等发展核心素养的提升。

猜你喜欢

转载自blog.csdn.net/gstemG_maker/article/details/1086619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