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开放谦卑之心做产业

以开放谦卑之心做产业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心怀敬畏,如履薄冰

IT产业一度流传着Intel CEO格鲁夫的名言:只有偏执狂才能生存。究起背后更深层地的原因是格鲁夫自传中所揭示的,他从小在东欧犹太人不断逃难的生活经历告诉他,在任何时候都要用极限情境来思考,要善于在各种情况下用最恶劣的环境来推演,即使在取得巨大成功或顺风顺水的时候,也不能有任何侥幸心理,正是这种近乎偏执的理念,才让intel在早期各种产业变革的时候均抓住了关键的转型。

在公司早期也流行着一句话,代表了我们当时的产业地位和大部分在职人员的心态:战战兢兢,如履薄冰。无论是对客户,都某一个市场项目,还是对一项新的技术,每个华为人自上而下,发自内心的认为我们在行业中要生存是需要付出更多努力,我们在产业中还是小学生,老板早期讲话中也不断提到我们才刚刚走出青纱帐,腰里也只有几个土雷子。微软提出过微软距离倒闭永远只有180天,英伟达认为距离倒闭至少有30天,任总也撰文提到过华为的冬天。

曾几何时,随着我们在行业的市场份额的领先,我们更多的提的是王者之气,进而更多的在产业界是“霸气外漏”,或许这是一种市场地位打出来的产业自信,也或许这是引领产业的一种担当和责任,但这绝对不应该是做产业的应有的心态。
面对ICT产业未来的各种不确定性和行业数字化的各种可能性,的确需要有一种更加谦卑的心态来面对,这种谦卑不应该仅仅是一个姿态,更是一种对未来的基本假设和理解,或者说就是一种基本的未来观和对自身的认知和理解。

首先,你是否对未来认为是确定的还是不确定的,对未来的演进认为是可以考逻辑推演得出的,还是认为这是一种综合了各种因素的一个复杂系统;在3G时代大家就希望有杀手应用,4G、5G依然如此,但到后来,的确出现了一些成功的应用,但并不是事先规划出来的,而是无数种形态交织融合演化出来的。

其次,回到自身的能力边界,面对如此宽泛的产业门类,需求和场景,作为一个个人或组织的能力边界如何企及,如果不去全面掌握全链条,容易有业务连续性风险,如果去全面掌握,显然也有投入无法承受之重。那么同样回到对自身的基本假设,到底是无所不能,全面掌控才更安全,还是用开放、生态的方式来构筑对未来的这种掌控感和保持业务可持续。

硬件产业的供应链管理已然是复杂的系统工程,在软件产业的供应链显得更复杂,到今天任何商用软件如果不使用开源软件搭建更是无法想想的。时至今日,80%以上的智能手机使用开源,90%的公有云负载使用开源,60%的嵌入式系统使用开源。

从需求上讲,人们需要源码实现高度自主和安全可控,从供应上讲,提供源码有利于赢取更多的关注、声誉、用户和市场;开源的高度开放和自由使人类智慧得到更好的共享和发展,降低了学习成本、复用成本、改进成本,打破了技术封锁;开源提供了更自由的竞争机会,使那些能力强的人和软件脱颖而出;开源,最终造福整个软件业和整个社会。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总的来说,做产业我们需要心怀对未来不可预知的敬畏,以开放谦卑之心来面对客户、伙伴共同做大产业,在软件产业,更是要善于驾驭开源的平台,战战兢兢,如履薄冰拥抱未来的万千可能。

猜你喜欢

转载自blog.csdn.net/rxdboy77/article/details/113128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