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1-23 大数据课程笔记 day3

时间煮雨
@R星校长

输入:“vi /etc/hosts”编辑hosts文件,添加本地解析条目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添加如下条目: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此时域名node0、node1、node2、node3、node4会被解析为配置的IP地址。
保存退出。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上图可见,在 ping node0 的时候,node0 解析为了192.168.20.100。

这个时候就可以使用 XShell 工具连接来远程连接虚拟机操作系统进行工作了。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打开 XShell ,输入 “ssh [email protected]” 回车,在弹出的对话框中输入密码:123456,点击 “确定” 登陆成功: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输入 “ssh [email protected]” 表示以 SSH 协议连接 192.168.20.100 这台服务器,同时登陆的用户是 root 。
登录成功后,输入“reboot”重启虚拟机,也可以输入“init 6” 重启虚拟机。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上图提示在输入reboot后XShell客户端跟虚拟机的连接断开。
重启成功后连接虚拟机: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此时命令提示符的[root@localhost]变成了 [root@node0] 表示我们配置主机名成功了。
然后使用 ifconfig 看一下网络配置: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表明网络配置生效,ping www.baidu.com 试一下: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ping通了百度

其他配置

安装ntp、vim、关闭防火墙、关闭 selinux 、sshd 服务 禁用 DNS,配置时间同步、删除 70-persistent-net.rules 文件以及最后的拍摄快照。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后面会提示: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最上面两行表示要安装的软件,中间的部分表示要安装的依赖,有点儿类似于 java 中的添加 jar 包依赖。倒数第三行表示需要下载 20MB 的数据,倒数第二行表示安装完成后占用磁盘 61MB 的空间,最后提示是否可以,输入 “y” 回车,开始下载并安装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输入 y 回车之后,yum 会从网上的软件源下载需要的 rpm 包到本地,执行检查,在最后一行输入“y” 回车并开始安装: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安装完之后显示: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软件安装完成,依赖包安装完成,最后Complete!提示安装成功。

关闭防火墙并禁止开机启动

Linux运行级别
 init0:关机
 init1:单用户
 init2:无网络的多用户
 init3:命令行模式
 init4:未用
 init5:GUI(图形桌面模式)
 init6:重启

运行级别的切换 chkconfig ntpd on service ntpd start(重启后失效)

 init 运行级别

输入 chkconfig 命令并回车,查看 iptables 条目,发现在运行级别 2,3,4,5 是 on ,其中 3 表示文字方式启动, 5 表示图形界面方式启动。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输入命令:“chkconfig iptables off” 全部禁止启动: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禁止开机启动成功。
关闭当前运行的防火墙服务:
输入 service iptables status 查看防火墙的状态: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防火墙在运行状态,输入命令:service iptables stop 以关闭防火墙服务: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防火墙服务以及防火墙开机启动都关闭成功

禁用 selinux

selinux 是一个增强的 linux 安全子系统,我们不需要这个服务,关闭掉。
首先在命令行输入: getenforce 查看 selinux 的状态: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运行中。
在命令行输入:“vim /etc/selinux/config” 编辑 selinux 的配置文件: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将上图中的 SELINUX=enforcing 修改为: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保存退出即可。需要重启虚拟机才能生效

关闭 sshd 服务的 DNS 以加快 SSH 登录速度

在命令行输入:“vim /etc/ssh/sshd_config” 并回车: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打开文件后在命令模式输入“/UseDNS”(注意大小写)查找 UseDNS 选项
可以使用 n 选择下一个匹配的项目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将注释起来的 “UseDNS yes” 注释放开,并将 yes 改为 no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保存退出,并重启 sshd 服务: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重启sshd服务之后配置项就加载了

时间同步

在安装完Linux 操作系统之后,输入:“date” 查看当前时间: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时间不对

安装完 ntp 之后系统中多了两个服务:ntpd 和 ntpdate 。对于 ntpd ,命令 chkconfig 打印它的状态都是 off 的,也就是这个服务不会开机启动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设置 ntpd 为开机启动:
“chkconfig ntpd on”,再次通过 chkconfig 查看: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输入:“service ntpd status” 查看 ntpd 服务状态,如果显示 stopped 表示没有启动,此时输入:“service ntpd start” 启动服务,过几分钟时间就通过网络自动同步到当前时间了。可以通过 date 命令查看同步之后的时间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到此就配置了ntpd的开机启动和自动同步网络时间

删除 70-persistent-net.rules 文件

为什么删除 70-persistent-net.rules ?

  • 很多 Linux distribution 使用 udev 动态管理设备文件,并根据设备的信息对其进行持久化命名。
  • udev 会在系统引导的过程中识别网卡,将 mac 地址和网卡名称对应起来记录在 udev 的规则脚本中。而对于克隆的新虚拟机,会自动为虚拟机的网卡生成 MAC 地址,当你克隆或者重装虚拟机软件时,由于你使用的是以前系统虚拟硬盘的信息,而该系统中已经有 eth0 的信息,对于这个新的网卡,udev会自动将其命名为 eth1 (累加的原则),所以在你的系统启动后,你使用 ifconfig 看到的网卡名为 eth1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如何把名字改回 eth0 ?

  • udev记录网络规则的脚本为:/etc/udev/rules.d/70-persistent-net.rules
  • 打开该文件,这时你会发现,里面有 eth0 ,eth1 这两个网卡的信息,但实际上你 ifconfig 时只能发现 eth1 这一个网卡的信息,这时因为 eth0 根本就不存在。将其中 eth0 的信息删掉,并将 eth1 这行信息中的设备名改为 eth0 ,重启系统,你看到的网卡就是 eth0 了,或者删掉其中所有的信息重启系统 udev 会帮你发现新的设备的。

如何删除?

输入命令:“rm -rf /etc/udev/rules.d/70-persistent-net.rules”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删除虚拟机中的文件:70-persistent-net.rules
并输入“halt” 或 “poweroff” 或 “init 0” 关机: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防止克隆的虚拟机,启动时从 CD-ROM 启动: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拍摄快照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如上如,要给虚拟机拍摄快照,点击1快速拍快照,点击2可以查看、删除、拍摄快照。我们点击1: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依次点击1,在2处输入快照名称,点击3拍摄快照
还可以在描述中添加虚拟机快照描述信息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点击上图的2,查看具体的快照信息进行快照管理: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1处显示刚才拍摄的快照,2处是当前的状态,3处可以拍摄快照,4处可以在各个快照之间切换,5处可以删除快照

克隆虚拟机

上节搭建的虚拟机只是一个模板,同时也是所有链接克隆虚拟机的基础,没有了这个基础,链接克隆的虚拟机都将不能使用。但是链接克隆一个好处是克隆出来的虚拟机不会占用整个虚拟机的磁盘空间,同时链接克隆速度比较快,不用经历安装虚拟机要命的超长等待时间。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通过快照克隆出来的 node1,我们需要克隆四台虚拟机,因此按照上述的方法克隆处其他的三台,也就是 node2、node3、node4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开启 node1、node2、node3、node4 四台虚拟机,分别配置网络 IP地址 和计算机名称 hostname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使用原来的用户名 root 和密码 123456 登录虚拟机,输入:“vim /etc/sysconfig/network” 修改计算机名称(hostname):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保存并退出,然后输入:“vim /etc/sysconfig/network-scripts/ifcfg-eth0” 配置网络IP地址: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将 node1 的 IP地址 修改为 192.168.20.101,保存退出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重启 node1 虚拟机之后,使用 XShell 连接: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输入密码:123456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登录之后: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另外三台虚拟机IP地址分别设置为:192.168.20.102,192.168.20.103,192.168.20.104
计算机名称 hostname:node2,node3,node4 即可

vim /etc/hosts
192.168.100.101 node1
192.168.100.102 node2
192.168.100.103 node3
192.168.100.104 node4

在 windows 的 C:\Windows\System32\drivers\etc\hosts 文件中追加如下内容: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注意: 在四台虚拟机配置好网络和计算机名称,需要拍摄快照,作为初始快照。切记

扩展阅读(了解)

磁盘组成

  1. 圆形的磁盘盘面(主要记录数据的部分)
    
  2. 机械手臂,与在机械手臂上的磁盘读取头(可擦写磁盘盘面上的数据)
    
  3. 主轴马达,可以转动磁盘盘面,让机械手臂的读取头在磁盘盘面上读写数据。
    

物理组成

  1. 扇区(Sector)为最新奥的物理存储单位,每个扇区为 512 字节
    
  2. 将扇区组成一个圆,就是磁柱(Cylinder),磁柱是分割槽(partition)的最小单位
    
  3. 第一个扇区最重要,里面有:(1)主要开机区(Master Boot Record,MBR)及分区表(partitiontable),其中 MBR 占有 446 字节,而分区表占有 64 字节。
    

各种接口磁盘在Linux中的文件名

  1. /dev/sd[a-p][1-15]:为SCSI,SATA,USB,Flash等接口的磁盘文件名
    
  2. /dev/hd[a-d][1-63]:为IDE接口的磁盘文件名
    

所谓磁盘的分区是告诉操作系统“我这块磁盘在此分区可以存储的区域是由磁柱A到磁柱B之间的区块”,这样操作系统就可以在指定的分区进行文件的读写查找等操作了。即磁盘分区指定了分区的开始和结束的磁柱。

分区信息放在第一个扇区中,到那时分区表仅有64字节,最多只能记录四个分区信息,这四个分区记录称为主分区记录或扩展分区记录。扩展分区还可以再分出逻辑分区,而能被格式化的则仅有主要分区与逻辑分区。

关于分区
  1. 主分区与扩展分区组多可以有四个(硬盘的限制)
    
  2. 扩展分区最多只能有一个(操作系统的限制)
    
  3. 逻辑分区是由扩展分区划分出来的分区
    
  4. 格式化后,主分区和逻辑分区用于数据的存取。扩展分区无法格式化
    
  5. 逻辑分区的数量依据不同操作系统而不同。在Linux中,IDE硬盘最多有59个逻辑分区(5-63号),SATA 硬盘有11个逻辑分区(5-15号)
    

分区后的磁盘还需要进行格式化才能被操作系统使用。这是由于每种操作系统设置的文件属性/权限不同,为了保存这些文件所需的数据,需要将分区进行格式化,以成为操作系统能使用的“文件系统”格式(filesystem)

inode

操作系统的文件除了实际内容外,还包含非常多的属性,例如 Linux 操作系统的文件权限(rwx)与文件属性(拥有者,群组,时间参数等)。文件系统通常会将这两部分的数据分别存放在不同的区块中,权限与属性放置到 inode 中,实际数据存储于 data block 中。超级区块(superblock)会记录整个文件系统的整体信息,包括 inode 与 block 的总量,使用量,剩余量等。

每个 inode 与 block 都有编号

  1. superblock:记录此文件系统的整体信息,包括inode/block的总量,使用量,剩余量以及文件系统的格式与相关信息等。
    
  2. inode:记录文件的属性,一个文件占用一个inode,同时记录此文件的数据所在的block号码;
    
  3. block:实际记录文件的内容,若文件太大,会占用多个block。
    

猜你喜欢

转载自blog.csdn.net/qq_44745905/article/details/1130612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