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视觉算法与应用:2.2 镜头


2.2 镜头

镜头的作用:聚集光线在摄像机内部产生锐利的图像,以得到被测物的细节。

2.2.1 针孔摄像机

h h ′ = c s h : 物 体 高 度 h ′ : 像 高 度 s : 物 体 到 投 影 中 心 的 距 离 c : 摄 像 机 常 数 或 主 距 , 像 到 投 影 中 心 的 距 离 \frac{h}{h'} = \frac{c}{s} \\h:物体高度 \quad h':像高度 \quad s:物体到投影中心的距离 \quad c:摄像机常数或主距, 像到投影中心的距离 hh=schhsc,

  1. 针孔摄像机的针孔过小,只有极少量的光线通过小孔到达像平面,故必须采用非常长的曝光时间才能得到足够亮度的图像。
  2. 真正的摄像机使用镜头收集光线,而镜头通常由一定形状的玻璃或塑料构成。

2.2.2 高斯光学

n = c v v = f ∗ λ n : 折 射 率 c : 光 速 v : 光 在 介 质 中 的 传 播 速 率 f : 频 率 λ : 波 长 n = \frac{c}{v} \quad v = f*λ \\ n:折射率 \quad c:光速 \quad v:光在介质中的传播速率 \quad f:频率 \quad λ:波长 n=vcv=fλncvfλ

n 1 s i n α 1 = n 2 s i n α 2   n 1 → 0 时 : n 1 α 1 = n 2 α 2 n 1 : 介 质 1 的 折 射 系 数 α 1 : 入 射 角 n 2 : 介 质 2 的 折 射 系 数 α 2 : 出 射 角 \\ n_1sin\alpha_1=n_2sin\alpha_2 \\ \ n_1 \to 0时: n_1\alpha_1=n_2\alpha_2 \\ n_1:介质1的折射系数 \quad \alpha_1:入射角 \quad n_2:介质2的折射系数 \quad \alpha_2:出射角 n1sinα1=n2sinα2 n10n1α1=n2α2n11α1n22α2

  1. 色散:白光折射时散成多种颜色。
  2. 针孔模型是线性过程,镜头成像是非线性过程,同心光束通过镜头后不能完全汇聚与一点。
  3. 根据近轴近似(入射角很小)可以得到高斯光学。在高斯光学中,同心光束通过由球面透镜构成的镜头后汇聚到一点。
  4. 高斯光学是理想化的光学系统,所有与高斯光学背离均称为像差

h : 被 测 物 高 度 h ′ : 像 高 度 s : 物 距 s ′ : 像 距 F 和 F ′ : 焦 点 , 与 光 轴 平 行 的 光 线 必 然 经 过 焦 点 P 和 P ′ : 主 平 面 , 经 过 平 行 光 线 与 对 应 透 射 光 线 的 交 点 , 垂 直 于 光 轴 f 和 f ′ : 焦 点 到 主 平 面 的 距 离 V 和 V ′ : 折 射 球 面 与 光 轴 的 交 点 N 和 N ′ : 若 镜 头 两 侧 介 质 相 同 则 为 主 平 面 与 光 轴 的 交 点 , 否 则 不 在 主 平 面 上 。 经 过 N N ′ 的 光 线 , 其 入 射 光 线 平 行 于 透 射 光 线 。 \\ h:被测物高度 \quad h':像高度 \quad s:物距 \quad s':像距 \\ F和F':焦点,与光轴平行的光线必然经过焦点 \\ P和P':主平面,经过平行光线与对应透射光线的交点,垂直于光轴 \\ f和f':焦点到主平面的距离 \\ V和V':折射球面与光轴的交点 \\ N和N':若镜头两侧介质相同则为主平面与光轴的交点,否则不在主平面上。经过NN'的光线,其入射光线平行于透射光线。 hhssFF线PP线线ffVVNNNN线线线

β = y ′ y = a ′ a β : 放 大 系 数 \beta = \frac{y'}{y}=\frac{a'}{a} \\ \beta:放大系数 β=yy=aaβ

1 s + 1 s ′ = 1 f s : ∞ → 2 f → f → 0 s ′ : f → 2 f → ∞ → 0 像 : 点 → 缩 小 倒 立 实 像 → 等 大 倒 立 实 像 → 放 大 倒 立 实 像 → 不 成 像 → 放 大 正 立 虚 像 → 等 大 正 立 虚 像 \\ \frac{1}{s}+\frac{1}{s'}=\frac{1}{f} \\ s:\infty \rightarrow 2f \rightarrow f \rightarrow 0 \\ s':f \rightarrow 2f \rightarrow \infty \rightarrow 0 \\ 像:点 \rightarrow 缩小倒立实像 \rightarrow 等大倒立实像 \rightarrow 放大倒立实像 \rightarrow 不成像 \rightarrow 放大正立虚像 \rightarrow 等大正立虚像 s1+s1=f1s2ff0sf2f0

  1. 镜头的基本要素: F F F F ′ F' F N N N N ′ N' N
  2. 物面即经过被测物,与主平面 P P P P ′ P' P的平面。像平面即经过被测物的像,与主平面 P P P P ′ P' P的平面。
  3. 厚透镜成像法则:镜头前平行于光轴的光线过 F ′ F' F;过 F F F点的光线通过镜头后平行于光轴;过 N N N的光线必然经过 N ′ N' N,经过镜头前后与光轴夹角不变。

扫描二维码关注公众号,回复: 12431878 查看本文章

β p = d E X P d E N P = t a n   ω t a n   ω ′ β p : 光 瞳 放 大 率 d E X P : 出 瞳 直 径 d E N P : 入 瞳 直 径 ω : 物 方 视 场 角 ω ′ : 像 方 视 场 角 \beta_p=\frac{d_{EXP}}{d_{ENP}}=\frac{tan\ \omega}{tan\ \omega'} \\ \beta_p:光瞳放大率 \quad d_{EXP}:出瞳直径 \quad d_{ENP}:入瞳直径 \quad \omega:物方视场角 \quad \omega':像方视场角 βp=dENPdEXP=tan ωtan ωβpdEXPdENPωω

  1. 光阑即镜头中用于限制通光量的部件。孔径光阑即最大程度限制通光量的光阑。孔径光阑不一定是最小的光阑。
  2. 入瞳出瞳是虚拟光阑,入瞳是孔径光阑在其前光学系统中所成的虚像,决定镜头入口可以接收光线的面积。出瞳是孔径光阑在其后光学系统中所成的虚像,通过出瞳的光线可以通过整个光学系统。
  3. 主光线过孔径光阑中心,其入射光线与透射光线分别经过入瞳与出瞳的中心。
  4. **光瞳放大率 β p \beta_p βp**即出射光瞳的直径与入射光瞳直径之比,也与物方和像方的视场角相关。

c = y ′ y s = β s = f ′ ( 1 − β β p ) c : 摄 像 机 常 数 或 主 距 f ′ : 焦 距 β : 放 大 系 数 β p : 光 瞳 放 大 系 数 c = \frac{y'}{y}s=\beta s=f'(1-\frac{\beta}{\beta_p}) \\ c:摄像机常数或主距 \quad f':焦距 \quad \beta:放大系数 \quad \beta_p:光瞳放大系数 c=yys=βs=f(1βpβ)cfββp

  1. 针孔模型只有一个投影中心, ω = ω ′ \omega = \omega' ω=ω;高斯光学有两个投影中心, ω ≠ ω ′ \omega \neq \omega' ω=ω
  2. c c c f ′ f' f可能不同,取决于物距 s s s和像距 s ′ s' s。当摄像机聚集与另一平面时必须重新标定。

2.2.3 景深

F = f ′ d E N P E ∼ t A ∼ t F 2 Δ s ≈ 2 s 2 F d ′ f ′ 2 F e = F ( 1 − β β p ) Δ s ≈ 2 F e d ′ β 2 Δ s : 景 深 s : 物 距 F : f 值 d ′ : 弥 散 圆 直 径 f ′ : 焦 距 F = \frac{f'}{d_{ENP}} \quad E \sim tA \sim \frac{t}{F^2} \\ \Delta s \approx \frac{2s^2Fd'}{f'^2} \quad F_e=F(1 - \frac{\beta}{\beta_p}) \quad \Delta s \approx \frac{2F_ed'}{\beta^2} \\ \Delta s:景深 \quad s:物距 \quad F:f值 \quad d':弥散圆直径 \quad f':焦距 F=dENPfEtAF2tΔsf22s2FdFe=F(1βpβ)Δsβ22FedΔssFfdf

  1. IP是像平面,FP是对焦面。在FP前后的被测物在IP上成一弥散圆斑。若弥散圆斑的尺寸与像素尺寸(1.25~10μm)差不多,可近似看成聚焦。弥散圆斑取决于入瞳的直径。
  2. 标准f值为f/1、f/1.4、f/2、f/2.4、f/4、f/5.6、f/8、f/11、f/16、f/22等。f值增大一个级数,亮度缩小一半。
  3. f ′ f' f缩小一倍, Δ s \Delta s Δs增加四倍。 F F F增加一倍, Δ s \Delta s Δs增加一倍。 β \beta β增加时, Δ s \Delta s Δs变得更小。
  4. 不能任意加大 Δ s \Delta s Δs,因为过小的孔径光阑(F越大,通光量越小)会使光线发生衍射,像变成条纹圆环斑,影响图像清晰度。

2.2.4 远心镜头

物 方 远 心 镜 头 : β = − s i n α s i n α ′ 双 远 心 镜 头 : β = − f 2 ′ f 1 ′ Δ s = d ′ β s i n α = d ′ β 2 s i n α ′ Δ s : 景 深 d ′ : 弥 散 圆 直 径 s i n α : 镜 头 数 值 孔 径 s i n α ′ : 像 方 数 值 孔 径 \\ 物方远心镜头: \beta = - \frac{sin \alpha}{sin \alpha'} \\ 双远心镜头: \beta = - \frac{f_2'}{f_1'} \\ \Delta s = \frac{d'}{\beta sin \alpha} = \frac{d'}{\beta^2 sin \alpha'} \\ \Delta s:景深 \quad d':弥散圆直径 \quad sin \alpha:镜头数值孔径 \quad sin \alpha':像方数值孔径 β=sinαsinαβ=f1f2Δs=βsinαd=β2sinαdΔsdsinαsinα

  1. 对于近心镜头(普通光学镜头),投影在物方空间和像方空间都是透视的。若被测物与像平面不平行,其成像会变形(透视变形)。
  2. 对于物方远心镜头,孔径光阑在焦点 F ′ F' F处,入瞳中心在物方无穷远处,出瞳与孔径光阑重合(位置有限)。
  3. 对于双远心镜头,入瞳和出瞳都在无穷远处。
  4. 对于像方远心镜头,入瞳在焦点 F F F处(位置有限),出瞳在无穷远处。光线越垂直,固态传感器越敏感。像方远心镜头可使光线垂直进入传感器,避免像素光晕现象。
镜头类型 物方投影 像方投影
近心镜头(普通光学镜头) 透视 透视
像方远心镜头 透视 平行
物方远心镜头 平行 透视
双远心镜头 平行 平行
  1. 若像平面垂直于光轴,则在几何学上像方空间的投影特性不再重要,平行投影变成正交投影,在像方空间中与透视投影等效。

2.2.5 倾斜镜头和沙姆定律

  1. 若被测物处在与像平面不平行的平面上,且处于高放大率下的浅景深时,成像会出现问题。可以减少孔径光阑的尺寸(增加镜头f值),但其作用有限,过小的孔径光阑会使光线发生衍射造成图像模糊,同时导致到达传感器的光线过少。
  2. 需要对倾斜物体平面清晰成像的应用包括立体重构、基于激光三角测量法(片光)的三维重构、结构光三维重构
  3. 沙姆定律:对于薄透镜(透镜两个主平面重合),焦平面、主平面和像平面汇聚成一条沙姆线;对于厚透镜,沙姆线分成两条直线,分别是 F P FP FP P P P的交线和 I P IP IP P ′ P' P的交线
  4. 沙姆定律表明:通过相对于像平面来倾斜镜头,在物体空间中的任意一个平面都可以清晰成像。
  5. 绞合线即平行于像平面,经过物方主点 N N N,与焦平面的交线。平移像平面,焦平面会沿物方绞合线旋转。

2.2.6 镜头的像差

像差 成因、表现和解决方法
球差 成因:球面镜头边缘折射增大使远离光轴的光线与进轴光线不交于同一点。
表现:无论像平面在哪都有一个弥散圆。
解决方法:使用较大f值,或者使用非球面镜头。
慧差 成因:与光轴成一定角度的光线通过镜头后不能聚于一点。
表现:像不是圆形,而类似于彗星的形状。
解决方法:使用较大f值。
像散 成因:子午方向和弧矢方向的光线不能聚焦于一点。
表现:产生子午焦线和弧矢焦线两条正交的线,两者间某一位置出现最小的弥散圆斑。
解决方法:使用大f值的孔径光阑,或者通过镜头设计减小像散。
场曲 成因:子午像与弧矢像不在同一像平面上,甚至二者所在的面不是平面。
表现:不能使整个图像完全聚焦,中心聚焦清晰,边缘散焦严重。
解决方法:使用大f值的孔径光阑,或者通过镜头设计减小场曲。
畸变 成因:不经过光轴的直线通过镜头后,其像不再是一条直线;
   但通过光轴的直线不会发生畸变
表现:枕形畸变和桶形畸变,径向畸变和偏心畸变。。
色差 成因:被测物被白光等多波长光照明,不同波长的光线不会聚在同一点。
表现:对于彩色摄像机,物体边缘产生彩条,对于黑白摄像机会出现模糊。
解决方法:使用较大f值,或者使用消色差镜头或复消色差镜头。

  渐晕即有些镜头采集的图像边缘亮度有很大下降。一个原因是因为光线与光轴角度过大使可变光阑不再是孔径光阑,可通过增加f值消除。另一个原因是轴外点光线强度下降,该情况无法通过增加f值来减小。

猜你喜欢

转载自blog.csdn.net/qq_34801642/article/details/106337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