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sql-proxy

mysql-proxy简介

  • mysql-proxy是mysql官方提供的mysql中间件服务,上游可接入若干个mysql-client,后端可连接若干个mysql-server。它使用mysql协议,任何使用mysql-client的上游无需修改任何代码,即可迁移至mysql-proxy上。mysql-proxy最基本的用法,就是作为一个请求拦截,请求中转的中间层: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 进一步的,mysql-proxy可以分析与修改请求。拦截查询和修改结果,需要通过编写Lua脚本来完成。mysql-proxy允许用户指定Lua脚本对请求进行拦截,对请求进行分析与修改,它还允许用户指定Lua脚本对服务器的返回结果进行修改,加入一些结果集或者去除一些结果集均可。
  • 根本上,mysql-proxy是一个官方提供的框架,具备良好的扩展性,可以用来完成:
    1. sql拦截与修改
    2. 性能分析与监控
    3. 读写分离
    4. 请求路由

client与server通讯

mysql-proxy向用户提供了6个hook点,让用户实现Lua脚本来完成各种功能,这些hook点是以函数的形式提供的,用户可以实现这些函数,在不同事件、不同操作发生时,做我们期望的事情。

  • connect_server()
    mysql-client向proxy发起连接时,proxy会调用这个函数。用户可以实现该函数,来做一些负载均衡的事情,例如选择将要连向那个mysql-server。假设有多个mysql-server后端,而用户又没有实现这个函数,proxy默认采用轮询(round-robin)策略。

  • read_handshake()
    mysql-server向proxy返回“初始握手信息”时,proxy会调用这个函数。用户可以实现这个函数,来做更多的权限验证工作。

  • read_auth()
    mysql-client向proxy发送认证报文(user_name, password,database)时,proxy会调用这个函数。

  • read_auth_result()
    mysql-server向proxy返回认证结果时,proxy会调用这个函数。

  • read_query()
    认证完成后,mysql-client每次经过proxy向mysql-server发送query报文时,proxy会调用这个函数。用户如果要拦截请求,就可以模拟mysql-server直接返回了,当然用户亦可以实现各种策略,修改请求,路由请求等各种不同的业务逻辑。

  • read_query_result()
    认证完成后,mysql-server每次经过proxy向mysql-client返回query结果时,proxy会调用这个函数。需要注意,如果用户没有显示实现read_query()函数,则read_query_result()函数是不会被调用的。用户可以在此处实现各种合并策略,或者对结果集进行修改。

下图是一个各hook函数的触发架构图,箭头方向表示触发时机: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可以发现,最重要的两个函数其实是read_query()和read_query_result(),各种sql的改写与结果集的改写逻辑,都是在这两个函数中实现的,更细节的query过程如下图: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mysql-proxy典型应用

sql时间统计分析

假设mysql-client提交的原sql为:

XYZ;
  • 1

proxy可以在read_query()里将其改写为:

扫描二维码关注公众号,回复: 13067345 查看本文章
SELECT NOW();
XYZ;
SELECT NOW();
  • 1
  • 2
  • 3

这样在返回结果集时,就可以在应用层对sql时间进行记录,以方便统计分析。

sql性能统计分析

假设mysql-client提交的原sql为:

XYZ;
  • 1

proxy可以在read_query()里将其改写为:

XYZ;
EXPLAIN XYZ;
  • 1
  • 2

这样在返回结果集时,就可以在应用层对sql性能进行记录,以方便统计分析。

  • 需要强调的是,这两个案例,由于proxy在read_query()时对sql进行了改写,故在read_query_result()时,
    mysql-server其实返回了比原请求更多的信息,proxy一定要将多余的信息去掉,再返回mysql-client。多说一句,可以加入一个唯一ID,来对请求sql和返回结果进行配对。

读写分离

mysql-proxy启动时,通过参数即可配置后端mysql-server是主server还是read-only,无需修改任何代码:

shell> mysql-proxy \
--proxy-backend-addresses=10.0.1.2:3306 \
--proxy-read-only-backend-addresses=10.0.1.3:3306
  • 1
  • 2
  • 3

注意,这里的两个mysql-server为主从架构。

性能水平扩展

mysql-proxy启动时,通过参数配置多个后端,即可实现性能的水平扩展,无需修改任何代码:

shell> mysql-proxy \
--proxy-backend-addresses=10.0.1.2:3306 \
--proxy-backend-addresses=10.0.1.3:3306
  • 1
  • 2
  • 3

注意,这里的两个mysql-server为主主架构,如果不做特殊修改,负载均衡策略为round-robin。

同步延迟

方法是在Master上增加一个自增表,这个表仅含有1个的字段。当Master接收到任何数据更新的请求时,均会触发这个触发器,该触发器更新自增表中的记录。如下图所示: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mysql_proxy_write

  • 由于Count_table也参与Mysq的主从同步,因此在Master上作的 Update更新也会同步到Slave上。当Client通过Proxy进行数据读取时,Proxy可以先向Master和Slave的 Count_table表发送查询请求,当二者的数据相同时,Proxy可以认定 Master和Slave的数据状态是一致的,然后把select请求发送到Slave服务器上,否则就发送到Master上。如下图所示: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mysql_proxy_read

通过这种方式,就可以比较完美的结果MySQL的同步延迟不可控问题。之所以所“比较完美”,是因为这种方案double了查询请求,对 Master和Slave构成了额外的压力。不过由于Proxy与真实的Mysql Server采用连接池的方式连接,因此额外的压力还是可以接受的

mysql-proxy实现读写分离

  1. 安装mysql-proxy–实现读写分离是有lua脚本实现的,现在mysql-proxy里面已经集成,无需再安装
下载:http://dev.mysql.com/downloads/mysql-proxy/
tar zxvf mysql-proxy-0.8.3-linux-glibc2.3-x86-64bit.tar.gz
mv mysql-proxy-0.8.3-linux-glibc2.3-x86-64bit /usr/local/mysql-proxy 
  1. 配置mysql-proxy,创建主配置文件
cd /usr/local/mysql-proxy
mkdir lua #创建脚本存放目录
mkdir logs #创建日志目录
cp share/doc/mysql-proxy/rw-splitting.lua ./lua #复制读写分离配置文件
cp share/doc/mysql-proxy/admin-sql.lua ./lua #复制管理脚本
vi /etc/mysql-proxy.cnf   #创建配置文件
[mysql-proxy]
user=root #运行mysql-proxy用户
admin-username=proxy #主从mysql共有的用户
admin-password=123.com #用户的密码
proxy-address=192.168.0.204:4000 #mysql-proxy运行ip和端口,不加端口,默认4040
proxy-read-only-backend-addresses=192.168.0.203 #指定后端从slave读取数据
proxy-backend-addresses=192.168.0.202 #指定后端主master写入数据
proxy-lua-script=/usr/local/mysql-proxy/lua/rw-splitting.lua #指定读写分离配置文件位置
admin-lua-script=/usr/local/mysql-proxy/lua/admin-sql.lua #指定管理脚本
log-file=/usr/local/mysql-proxy/logs/mysql-proxy.log #日志位置
log-level=info #定义log日志级别,由高到低分别有(error|warning|info|message|debug)
daemon=true    #以守护进程方式运行
keepalive=true #mysql-proxy崩溃时,尝试重启
保存退出!
chmod 660 /etc/mysql-porxy.cnf
  1. 修改读写分离配置文件
vi /usr/local/mysql-proxy/lua/rw-splitting.lua
if not proxy.global.config.rwsplit then
 proxy.global.config.rwsplit = {
  min_idle_connections = 1, #默认超过4个连接数时,才开始读写分离,改为1
  max_idle_connections = 1, #默认8,改为1
  is_debug = false
 }
end
  1. 启动mysql-proxy
/usr/local/mysql-proxy/bin/mysql-proxy --defaults-file=/etc/mysql-proxy.cnf
netstat -tupln | grep 4000 #已经启动
tcp 0 0 192.168.0.204:4000 0.0.0.0:* LISTEN 1264/mysql-proxy
关闭mysql-proxy使用:killall -9 mysql-proxy

猜你喜欢

转载自blog.csdn.net/hzp666/article/details/114581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