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字塔原理——表达的逻辑


第一章 为什么要用金字塔结构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文章中的金字塔结构

这是一个全民发声的时代,每个人都在表达自己,也必须表达自己,却并不是都能表达清楚。我经常碰到一种状况,就是每次在讲台或者其他公众场合长篇大论,即便之前想的很好,在表达时说着说着就乱了。看这本书是为了有效的整理思路,学会高效的表达与解决问题。
对于表达者来说:我们首先要明白我要表达什么;表达给谁;以什么样的方式才能确保对方理解的内容就是我想表达的内容。
作为信息接收者:我理解信息的过程是这样的是:接收信息;摘出要点,总结概括;将总结的内容纳入自己的知识框架进行理解。
无论作为哪一方,图中的金字塔结构都有利于更好的传达思想。最印象深刻的例子就是“领导讲话”,我们总是听了开头就知道在讲什么,笔记也很容易做。
因此在第一章内容中,为什么在表达与解决问题过程中要用金字塔结构有以下原因:

1、人脑会将接收信息以某种秩序组织起来,所以将信息按逻辑方法归类分组,把思想组织成金字塔有利于记忆
2、逻辑分组后找出每个分组的逻辑关系,抽象概括出来,减少记忆内容
3、自上而下的进行表达,结论现行,高效传达信息。

根据以上结构,个人的思考内容是自下而上,逐步总结出来的。举例说明:
金字塔结构示例

从例子中可以理解,金字塔结构是思想以三种方式互相关联:向上、向下、横向。并且符合以下规则:

1、纵向:上一层次的思想是下一层次思想的概括
2、横向:每组中的思想属于同一逻辑范畴
3、横向:每组中的思想必须按照逻辑顺序组织。(以上购买物品的例子并未体现)

组织思想的4中逻辑顺序:

1、演绎顺序:大前提,小前提,结论
2、时间(步骤)顺序:第一,第二,第三
3、结构(空间)顺序:东西南北中
4、程度(重要性)顺序:重要,次要,等等

第二章 金字塔内部结构

注意:第二章内容主要针对写文章

金字塔的子结构

金字塔子结构

子结构可以帮助梳理思想过程
1、主题与子主题质检的纵向关系
2、各子主题之间的横向关系
3、序言的叙述方式

了解金字塔子结构需同时了解文章中的思想传递过程

“思想”的定义:向受众发出新信息并引发受众疑问的语句

纵向关系

阅读文章的过程都是一维的,在纸面上呈现出纵向向下的结构。这种纵向延伸掩盖了思想是处于不同的抽象层次的,即大主题下的任一思想同时与文章中其他思想发生着纵向及横向的关系(先简单理解为并列或上下级)。
文章的这种结构会引导读者进行疑问/回答式对话
疑问/回答式对话
这种子结构的表达方式能让读者清晰的了解作者想要表达的内容及逻辑(未必赞同)

横向关系

横向关系

作者在保证自己的表述能回答上一个层次的疑问时,还要保证表述符合逻辑,即表述具有明确的归纳或演绎关系(不同时具有两种关系)

演绎
所有人都会死。————————大前提
苏格拉底是一个人。——————小前提
因此苏格拉底会死。——————结论

归纳
法国坦克已抵达波兰边境。
德国坦克已抵达波兰边境。
俄国坦克已抵达波兰边境。
得出推论:波兰将受到坦克入侵(或其他思想)

序言的结构

序言的作用
通过序言确定文章的初始问题,引发疑问/回答式对话>
初始问题应当是读者需要/想要了解的内容,即需要引起读者的注意

序言可以通过追溯问题的起源和发展来确定文章要回答的问题。
这样的表述必须通过叙述的形式出现,即:背景(时间地点)——冲突(发生了什么)——使读者提出本篇文章要回答的疑问。

总结
纵向的疑问/回答式对话
横向的演绎或归纳推理
讲故事式的序言
可以帮助构建金字塔

第三章 如何构架金字塔

自上而下法

1、提出主题思想
2、设想受众的主要疑问
3、写序言:背景(不争议的表述)——冲突——疑问——回答
4、与受众进行疑问/回答式对话
5、对受众的新疑问,重复进行疑问/回答式对话

自下而上法

自下而上的思考
1、列出想表达的思想要点
2、找出各要点之间的逻辑关系
3、得出结论

注意事项:

  1. 先搭结构,再填充内容
    写内容的过程往往会使自己忘记整篇文章是否符合逻辑
  2. 序言先写背景
    从共同面对的背景出发更容易准确找到“冲突”和“疑问”
  3. 思考序言,不要省略
    个人理解序言的存在是为作者和读者搭建沟通、探讨的基础,双方需要共同的认识才能进一步交流。
    要明确背景——冲突——疑问——回答,这些内容也就是接下来文章的主题。
  4. 背景放在序言中
  5. 序言仅涉及读者不会对其真实性提出质疑的内容
  6. 关键句层次(即:疑问——回答——疑问——回答)更易选择归纳推理法

第四章 序言的具体写法

人总是在第一视角看待问题,因此在表达观点时,总是容易阐述自己已知的、认可的事实来证明自己的言论,然而自己认可的却未必是他人认可的。因此序言的作用是建立共同的交流基础,应当确保读者按照作何的思路思考之前,读者与作者“站在同一位置上”。

序言
序言的基本结构:背景——冲突——疑问——回答
背景:关于文章主题的公认事实
冲突:推动情节发展并引发读者提出疑问的因素
读者的疑问
给出答案

序言

序言使用讲故事的形式,是为了读者抛开复杂的思想,专注于文章话题,激发读者兴趣,吸引注意力。

背景的作用是建立共同的沟通基础,它应当是读者已经认可或者将会认可的内容。(必须重视受众
背景的内容应当是独立的、无争议的表述。

表述的独立性是指无需用其他表述以论述其准确含义
表述的无争议性是指预计读者肯定能够理解并接受该表述

关键句要点

关键句要点(或称要点、核心观点、一级结论、一级论点、重要结论、段落的主题句)要回答由文章主题思想引起的受众的新疑问,还要呈现文章的框架结构。
关键句要点应当是完整的思想、完整的句子。也应当是“背景——冲突——疑问——回答”的结构。

关键句要点

序言的常见模式

常见四类文章
1、我们应该做什么
2、我们应该如何做(将如何做/是如何做的?)
3、我们是否应该这样做
4、为什么会发生这种情况

商务文章常见四种模式
1、发出指示式
2、请求支持式
3、解释做法式
4、比较选择式

第五章 演绎推理与归纳推理

金字塔结构

为什么金字塔结构清晰易于理解?
因为同一组思想是上一层次思想的解释和支持,是下一层次思想的概括。同一组思想之间存在逻辑顺序(演绎推理关系或归纳推理关系)。这样的结构在整体结构清晰 ,在局部也易于理解。

演绎推理

演绎推理的步骤

  • 出现的问题或存在的现象
  • 产生问题的根源、原因
  • 结局问题的方案

演绎推理优缺点

  • 优:线性方式思考,结构简单,容易推理
  • 缺:写作繁琐,连环演绎尤其如此

大前提: 文章要条理清晰才能快速、准确的输出观点。
小前提:金字塔结构的文章是结构清晰、易于理解的。
结论:要学习金字塔结构,清晰的表达观点

归纳推理

归纳法要点

  • 正确定义该组思想,找到一个能够表示所有思想的共同点的名词
  • 识别并剔除该组思想中与其他思想不相称的(不同类,不具有共同点)思想

演绎推理
归纳推理
以上示例说明这两种方法都可以达到同样的目的,区别在于当你形成文字或语言的时候,能否使受众明白你要表达的内容。
我们在思考问题时,脑海中最简单的框架是: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 因此,当你在接收信息时会自然的将你理解的重点纳入这个框架当中。如果把以上两张图片的内容作为文章或语言讲述给你,你所关注的重点应当是:问题,原因,措施。
面对复杂的内容时,采用演绎推理将使你无法有效理清思路,抓住重点。采用归纳推理时,无论记忆如何,你会清晰的感觉到讲了三块内容,分别是什么问题,什么原因,应该怎么做。
以上对比可以感觉到两种方法在复杂或简单情况中,在整体或局部中的应用范围是有区别的。

演绎推理与归纳推理的区别

  • 演绎推理,第二点是对第一点主语或谓语的论述
  • 归纳推理,同组中的思想具有类似的主语或谓语

先这样吧。。。

猜你喜欢

转载自blog.csdn.net/persuetAmbition/article/details/114265657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