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禧是怎么吃年夜饭的

同一道菜,慈禧最多只吃两匙。

如果说真的太好吃了,吃了第三匙,这道菜就会立刻被太监撤下,而且接下来十几天是再也吃不到这道菜了。

并不是慈禧多么自律,这是清廷皇室的家法。

作为单身,慈禧平时都是一个人吃饭,太监在旁边伺候。

初一、十五的时候,光绪皇帝和皇后会来陪,这叫侍膳。

大年初一就更要陪了。

平时是这么用膳的:慈禧瞅一眼哪个菜,太监就往上挪哪碗菜,然后用羹匙给老太后舀一勺放进布碟里。但全程靠眼色识别,千万不能问慈禧要吃哪个菜,更不许自献殷勤说:老佛爷,这个菜好吃,请您尝尝。或者说:这个菜新下来的,您尝尝鲜。那可不行,老太后用眼皮一撩,旁边立着执家法的太监就要呵斥一声:“不许多嘴!”,当差下来后要掌嘴的。

94bb2569336666bf41186b26860da080.png慈禧

天字第一号筵席

大年初晚上一的膳,摆在宁寿宫或者体和殿。

1f188dafe6b11a920daf860ba3da7919.png体和殿(慈禧平日就在这里吃饭)

一模一样的菜,摆三桌。

一桌敬天,一桌敬地,一桌是老佛爷的,由皇上和皇后陪。

一声“传膳”之后,四个老太监,穿着公服,戴着顶戴,按着品级,鱼贯地排着队,恭恭敬敬顺着台阶上来。

向上请跪安后,他们在四角站好,这是“四金刚”。

这四个老太监不是普通的太监,都是在先朝有功的(伺候过道光、咸丰),平常不当差,全供养起来,重大节日才出来伺候老太后,表明一派正统相承。

李莲英贴宫门口站着,喜气洋洋(这是基本素质要求)。

宫门口外上菜的太监有五百位,不多不少,整整齐齐五百位,从宫门口外的门坎,一直排到寿膳房。

这五百个太监,年老的不要,年小的不要,过了腊八就开始训练,不许出一点差错。

他们一律着崭新的宁绸袍,粉白底的靴子。头是新剃的,透着精气神。

院子里灯光通明,五百太监面前每隔五步一盏灯笼,像一条火龙一样,直通到寿膳房。

这就叫四金刚五百罗汉伺侯西天太后老佛爷欢宴瑶池。威风、气派,真乃天字第一号的筵席。

注:寿膳房负责慈禧的一日饮食,下设五局:荤局、素局、点心局、饭局、百合局。另外还设有“野味厨房”,从宫外聘请高手名厨,专供太后调换口味之用。

年夜饭的排场

桌上的菜摆齐之后,老太监喊一声“膳齐”。

这只不过是个信号,请老太后入座罢了,膳远远没齐。

老太后由里屋出来,皇帝、皇后在后面陪侍着。

慈禧带领着皇帝和皇后先向东一桌合手致意,再向西一桌合手致意,然后端端正正坐下。

这时四个老太监向老太后垂手请安,同时门外五百太监齐声高呼:“老佛爷一一万寿无疆!”声调十分清脆,声音从近到远,直传到寿膳房,传到养心殿。

此时,外面万字头的鞭炮,开始放起来。

整个进膳期间鞭炮不许停歇,再配上响堂的鞭子声,犹如音乐一般,煞是热闹。

注:这是特制的一种鞭子,半尺来长的棒,一丈多长的鞭身子,用几股羊肠子拧成,又加上一尺多长的鞭梢,盘在地下像一条大蛇。抽这种鞭子的人,都是经过训练的年轻的太监,鞭子一抖,鞭梢发出清脆的响声。几个太监在一起抽,上下左右前后,能抽出各种不同的音响。据说这种响声可以驱邪。

皇帝、皇后侍膳,一个坐在老佛爷东边、一个坐在西边。

菜分三大类:一是应节的吉祥菜,像“寿比南山”、“吉祥如意”、”江山一统’等等,什么好听叫什么;

第二类是贡品菜,如熊掌、大犴子、飞龙、鹿脯、龙虾、酒蟹等等;

第三类是寿膳房按照节日膳谱做的例菜。

倒酒时,皇帝执壶,皇后把盏,双双给老太后祝福。

皇帝布一道菜(就是夹菜给老太后),皇后念一道菜名(老太监递菜时会念道出来),像念喜歌的一样,配合得很好。

注:喜歌,到办喜事的人家去唱的祝贺的歌。

大家都知道,光绪和隆裕素常是不说话的,也就这个场合,才看上去琴瑟和鸣。

谨记家法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老太监向皇帝使个眼色。

皇帝心领神会,在一个菜里舀第三匙给慈禧。

站在太后身后为首的一个老太监,高声喊一句“撤”!声音洪亮,堂上堂下都能听见。

老太后把乌木镶银的筷子一停,皇帝手里拿着匙子一顿,皇后低眉敛目,双手下垂。

这片刻堂上堂下屏声敛气显得十分肃穆。

这个小插曲,是个例行节目,告诫各位在任何时候也不能疏忽大意,要严守老祖宗传下来的家教。

这个“吃菜不过三匙”的家法,目的是不让他人知道皇帝、太后爱吃什么菜,避免有人下毒。

主食:煮饽饽

最后一道主食的礼仪也很隆重。

李莲英和另外两桌上菜的大太监,双膝下跪,把这道饭的捧盒顶在头上。

另一位大太监恭敬地捧过来,打开,亲自递给皇上,由皇上摆在老太后面前。

这是一盘煮饽饽(即隔年的冻煮饺子),也是满清过年的传统食品。

注:过年吃饺子是清宫中极其重要的习俗,主要是表示不忘祖宗。清入关前,满人生活在气候寒冷的北方,过年前包好许多饺子贮存在大缸里冷冻,自除夕夜开始吃饺子,连续十几天不间断,表示吃隔年饭,连年有余的意思。

晚筵结束,老太后吩咐,拣几样好菜赏给四个老太监,又吩咐把其他菜按品级给大家分分。

李莲英赶紧向外招呼谢赏,外面五百个太监齐声高呼:“谢老佛爷赏”。

老太后还特别吩咐:凡是宫里头的每个人,每个活物,都要有一份煮饽饽,这是老祖宗留下的恩典。

李莲英“嗻”的一声,赶紧传下去,于是狗圈、猫儿房、鸟棚、猴笼、马厩,甚至墙角边的耗子窝,都要有饺子。

这就叫“皇恩浩荡”,这时宫门外一片谢恩声和鞭炮声,混杂在一起。

一顿晚宴才算结束。

膳毕回宫

用膳完毕,老太后回储秀宫休息。

a7685e6698c482b3de4d248a33088ae5.png储秀宫(慈禧寝宫)

储秀宫屋内两大盆炭烧得正旺,弥漫着轻微的炭香。

书案上两盆福建进贡的漳州大头水仙开得正浓,净室里一大盆河南进贡的鄢陵腊梅,花繁蕾多,足有一人高。水仙的清香,腊梅的甜香,不时地飘拂过来。

老太后用膳的时间里,宫女们把储秀宫又重新刷洗了一遍。桌面上一尘不染,砖地上湿润润的,白骨炭的炭灰,早就掸得一干二净,铜炭盆罩擦得明光锃亮。

老太后环视一切,舒心如意,移步坐在条山炕的东边。

两名宫女时刻服侍在慈禧身后。右侧的娟子敬上一杯普洱茶,图它又暖又能解油;老太后向左看一眼,容子赶紧敬上水烟。

(注:本文所描述情形就来自容子的回忆。)

面前摆一小炕桌,炕桌上的小捧盒里装着宫廷特制的蜜饯。老太后不太爱吃酸的,也不爱吃特甜的,经常吃的是桃脯和苹果脯。

慈禧生活起居讲究个清净,所以,平日里宫女和太监们,没有太多语言,都是靠眼神和手势行事。另外一点,在储秀宫当差,必须是喜气洋洋、想笑又不能笑出来、嘴抿着,心里美滋滋的,有这种状态才成。

74e01b2996eb7de11e1007a66a94f770.png慈禧

皇帝请安

一会儿光绪皇帝来了,四个太监跟随在后边。

崔玉贵忙侧着身紧走几步,向太后跪奏说:“万岁爷来了。”起身后退,给打起堂帘。

光绪带来的四个太监,在寝殿院中间向上请跪安,然后规规矩矩地站在寝殿台阶下伺候着。

光绪皇帝一进殿,请跪安,问“皇爸爸好”,老太后欠一欠身含笑点点头。

隆裕带着两个小主(瑾、珍)过来,向皇帝请安问候,皇帝也给隆裕还礼,随着向两小主点点头,说:“你们好”。

太后说:“给皇帝看座。”

侍女抬过椅子来,光绪说:“谢谢皇爸爸。”

太后又说:“给皇后也搬椅子来。”这时皇帝、皇后两人齐声说:“谢谢皇爸爸。”

注:“皇爸爸”是光绪对慈禧太后的特殊称呼。

两位小主在太后面前向来是没有座位的。

老太后随便安闲地坐着,也问问光绪的情况,说:“近些日子皇上身子还好吧,交节气了,要留心调节衣食。”

皇上马上站起来说:“请皇爸爸放心,儿子一定随时注意。”

再聊聊家常,老太后最后说“你们都回去歇着吧”。

于是皇帝、皇后、小主依次请跪安退出储秀宫。

收尾

光绪起驾以后,老太后会让宫女们玩一会“抢红”游戏,李莲英也参与其中,插科打诨,逗老太后和宫女开心。

再稍晚些,送点心的来了,四个太监抬着两个大食盒。

先给老太后捧上一个捧盒,除去四样小吃以外,有一碟炸回头,一碟炸三角,又特有一碟百果年糕和炸江米白年糕,预祝老太后福高、寿高、年年高,随着一小碗薏仁米粥,表示事事如意。

另一食盒是几大盘炸年糕,是专给宫女子吃的,还带两盆薏仁米粥,附带着银条、缸芦、八宝菜等各类咸菜。

终于玩到大家都累了的时候,就服侍太后入寝了。

宫女们则打个地摊,囫囵一觉。

正是:相与枕籍乎宫中,不知东方之既白。

参考摘编:金易、沈义羚著《宫女谈往录》等。

猜你喜欢

转载自blog.csdn.net/vigor2323/article/details/122749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