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日志轮替详解及实验流程

目录

1.logrotate命令  

2.日志轮替实验

1.logrotate命令  

# 支持按时间和大小来自劢切分,以防止日志文件太大。

-v:显示日志轮替过程。

-f:强制进行日志轮替。不管日志轮替的条件是否已经符合,强制配置文件中的所有日志进行轮替。 

日志切割

当日志达到某个特定的大小,我们将日志分类,之前的日志保留一个备份,再产生的日志创建一个同名的文件保存新的日志

日志轮替

最主要的作用就是把旧日志文件移动并改名,同时建立新的空日志文件。当旧日志文件数量超出保存范围后就进行删除。

logrotate 配置文件主要有:

/etc/logrotate.conf 以及 /etc/logrotate.d/ 这个子目录下的明细配置文件。

[root@localhost ~]# vim /etc/cron.daily/logrotate#查看 logrotate 脚本内容

logrotate 程序每天由 cron 在指定的时间(/etc/crontab)启动

2.日志轮替实验

编辑配置文件,写规则

[root@localhost log]# vim /etc/logrotate.conf

说明:(全局参数)

weekly : 每周执行切割轮替,或者说每周执行一次日志切割轮替

日志文件将按*轮循。其它可用值为daily天,weekly周,monthly月,yearly年

rotate: 表示日志切分后历史文件最多保存离现在最近的多少份

create : 指定新创建的文件的权限不所属主不群组

dateext : 使用日期为后缀的切割文件

 

第一步:有已写好的规则

第二步:写自定义日志:

[root@localhost ~]# vim /etc/rsyslog.conf  
*.* /var/log/alert.log

 第二步:重启 rsyslog 服务,使配置生效。

[root@localhost ~]# systemctl restart rsyslog.service 

第三步:ls  /var/log  查看,有all.log文件

第四步:添加a属性并查看

[root@localhost ~]# chattr  +a  /var/log/all.log
[root@localhost ~]# lsattr  /var/log/all.log

第五步:创建 用户user2

[root@localhost ~]# useradd  user2

第六步:查看有无写入记录

[root@localhost ~]# vim  /var/log/all.log

第七步:上传日志轮替规则

[root@localhost ~]# rz     #alog(写好的规则)
[root@localhost ~]# cp -a ./alog  /etc/logrotate.d/  #复制到该文件下
[root@localhost ~]# ls  /etc/logrotate.d/   #查看一下有无alog规则文件

第八步:执行日志轮替规则

[root@localhost ~]# logrotate  -vf  /etc/logrotate.conf    #(全局记录)
[root@localhost ~]#ls  /var/log/   #查看一下,发现生成了all.log-20210825

第九步:查看user2的日志记录

[root@localhost ~]# vim  /var/log/all.log   #没有user2的记录
[root@localhost ~]# vim  /var/log/all.log-20210825  #发现有user2的记录

第十步:继续实验

[root@localhost ~]# useradd user3  #创建用户user3
[root@localhost ~]# vim  /var/log/all.log-20210528  #没有user3的记录
[root@localhost ~]# vim  /var/log/all.log   #有user3的记录

猜你喜欢

转载自blog.csdn.net/weixin_46659843/article/details/1232045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