蜗牛计划-2018 #D02

蜗牛计划

这个词是我最近想出来的,取名蜗牛的原因是:

  • 希望自己能有蜗牛般的耐力一直坚持在`自我提升`这条路上一直走下去。
  • 同时,经过这几年的工作经历,我也深深明白,成长的积淀是需要一步步慢慢来的,毕竟自己的起点不高,一步一个脚印,戒骄戒躁。

这个计划我想会贯穿自己的一生。对于2018年,只剩下一部分时间了,我会将本年度的计划聚焦到两个点上:

  1. 技术能力。提升专业水平,通过代码开源+写技术文章的方式来夯实自己的技术能力,同时建立价值背书。
  2. 英语能力。听力+阅读。

工作的事暂时尘埃落定,现在需要将注意力放到: 现在的工作 + 后续的个人成长 这个组合中来。

对于现在的工作: 

  1. 首先适应现在公司的环境,包括技术状况,工作节奏,人际关系
  2. 基本适应后,开始专注到目前公司在技术上的问题与挑战,根据这条线来体现/锻炼自己的价值。这个过程的主基调会是:学习/输出 + 协作
  3. 在体现/锻炼自己价值的过程中,需要有意识地总结、提炼来夯实自己的基础。主要体现在写技术文档记录事件的过程,将好的解决方案提炼到一定的程度,使其可以再将来为自己的价值背书,典型的例子就是将代码开源后放到github。 这个阶段和下面的`个人成长`维度是同一个点,是个人成长在工作中的部分。

技术成长:

输出式学习。将工作中的有价值的内容和平时关注到的技术,通过技术文章的方式输出。 基本模型是:先自己理解,再用自己的话来将这个东西讲出来。

节奏为每周至少一篇技术型文章,原创或者翻译均可。

开源方式。想办法将自己再工作中的代码提炼成Gem放到github上,同时关注一些开源项目,努力为其提供代码。

英语成长:

听力。 暂时在超有爱学习持续学习听力。节奏跟随学习课程安排。

阅读。平时浏览技术资料。节奏不定。

目标是能基本听懂常速的VOA,能较为流畅的看大部分技术Spec。

底层逻辑

提高信息输入能力, 通过提高输入能力,增加自己知识的摄入量和拓宽输入方式。

提高信息输出能力。通过写作,将知识输出,这个过程能最大化的将新学的知识融化到自己的知识结构中,同时极大地提升知识表达水平,逻辑化,层次化。


蜗牛已经开始慢动作啦。~

猜你喜欢

转载自blog.csdn.net/u012671917/article/details/79683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