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DK8中HashMap底层源码解析-resize方法


前言

上一篇文章已经解析过JDK8中HashMap的put和putVal底层源码,这篇文章顺着上一篇文章的节奏,来解析一下另外一个非常重要的方法:resize方法。


一、resize方法

在上一篇文章中已经解析了HashMap中的putVal方法,在putVal方法中还调用了一些方法,如下图所示: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首先我们先来看一下resize()方法,resize()顾名思义就是重新调整大小的意思,它有以下几种作用:
1.当数组还没初始化的时候,初始化一个数组大小。
2.当HashMap存放的元素数量超过门槛(负载因子*数组长度),需要进行扩容。
3.treeifyBin()方法中也调用了resize()方法,后续会讲解到。

首先我们来看其他一个问题,我们在上一篇文章中说过,如果我们创建HashMap的时候指定了一个长度,则会调用tableSizeFor返回一个大于等于这个数的最小二次方数,它会把这个数暂时存储到threshold属性中,记住这里,这个属性后续会用到。

this.threshold = tableSizeFor(initialCapacity);

接着我们直接来看一下resize()方法的源码:

final Node<K,V>[] resize() {
    
    
        //记录当前数组信息
        Node<K,V>[] oldTab = table;
        int oldCap = (oldTab == null) ? 0 : oldTab.length;
        int oldThr = threshold;
        //记录新数组的数组⼤⼩、扩容阈值
        int newCap, newThr = 0;
        // 如果⽼数组⼤⼩⼤于0,则双倍扩容
        if (oldCap > 0) {
    
    
            if (oldCap >= MAXIMUM_CAPACITY) {
    
    
                threshold = Integer.MAX_VALUE;
                return oldTab;
            }
            else if ((newCap = oldCap << 1) < MAXIMUM_CAPACITY &&
                     oldCap >= DEFAULT_INITIAL_CAPACITY)
                newThr = oldThr << 1; // double threshold
        }
        //表示要初始化数组,但是⽤户指定了初始化容量,初始容量将被置为阈值(上面刚提过)
        else if (oldThr > 0) // initial capacity was placed in threshold
            newCap = oldThr;
        //表示要初始化数组,用户未指定初始化容量,⽤默认值16,并计算新阈值
        else {
    
                   // zero initial threshold signifies using defaults
            newCap = DEFAULT_INITIAL_CAPACITY;
            newThr = (int)(DEFAULT_LOAD_FACTOR * DEFAULT_INITIAL_CAPACITY);
        }
        //如果是扩容或者初始化的时候用户指定了初始容量,则要⽤新数组的⼤⼩计算扩容阈值
        if (newThr == 0) {
    
    
            float ft = (float)newCap * loadFactor;
            newThr = (newCap < MAXIMUM_CAPACITY && ft < (float)MAXIMUM_CAPACITY ?
                      (int)ft : Integer.MAX_VALUE);
        }
        //更新扩容阈值
        threshold = newThr;
        @SuppressWarnings({
    
    "rawtypes","unchecked"})
        //⽣成新数组,并赋值给table属性
        Node<K,V>[] newTab = (Node<K,V>[])new Node[newCap];
        table = newTab;
        //如果是扩容,则把⽼数组上的元素转移到新数组上
        if (oldTab != null) {
    
    
            for (int j = 0; j < oldCap; ++j) {
    
    
                Node<K,V> e;
                // 遍历数组的每⼀个位置
                if ((e = oldTab[j]) != null) {
    
    
                    oldTab[j] = null;
                    // 如果该位置只有⼀个元素,则直接转移到新数组上
                    if (e.next == null)
                        newTab[e.hash & (newCap - 1)] = e;
                    // 如果该位置上的元素是TreeNode,则对这颗红⿊树进⾏转移
                    else if (e instanceof TreeNode)
                        ((TreeNode<K,V>)e).split(this, newTab, j, oldCap);
                    // 否则,该位置上是⼀个链表,则要转移该链表
                    else {
    
     // preserve order   保持秩序
                        // 将当前链表拆分成为两个链表,记录链表的头结点和尾结点
                        Node<K,V> loHead = null, loTail = null;
                        Node<K,V> hiHead = null, hiTail = null;
                        Node<K,V> next;
                        // 遍历链表
                        do {
    
    
                            next = e.next;
                            // 加⼊低位链表
                            if ((e.hash & oldCap) == 0) {
    
    
                                if (loTail == null)
                                    loHead = e;
                                else
                                    loTail.next = e;
                                loTail = e;
                            }
                            // 加⼊⾼位链表
                            else {
    
    
                                if (hiTail == null)
                                    hiHead = e;
                                else
                                    hiTail.next = e;
                                hiTail = e;
                            }
                        } while ((e = next) != null);
                        // 将拆分后的链表转移到新数组上
                        if (loTail != null) {
    
    
                            loTail.next = null;
                            newTab[j] = loHead;
                        }
                        if (hiTail != null) {
    
    
                            hiTail.next = null;
                            newTab[j + oldCap] = hiHead;
                        }
                    }
                }
            }
        }
        return newTab;
    }

resize方法的代码比较长,现在用文字来总结一下resize方法具体做了什么:

  1. 首先记录当前数组信息,当前数组、数组长度还有扩容阈值。
  2. 接着就到了一个if-elseif-else的代码块,这些就是用来判断当前是进行初始化操作还是扩容操作,如果是扩容操作则需要进行双倍扩容,如果是初始化数组则需要设置数组容量。
  3. 如果是扩容操作或者初始化的时候用户指定了初始容量,则要⽤新数组的大小重写计算扩容阈值
  4. 重新生成一个数组(无论是扩容操作还是初始化操作都需要)。
  5. 如果是初始化操作,到生成数组就已经结束了,但如果是扩容操作,则把⽼数组上的元素转移到新数组上

简单总结:判断当前数组是初始化还是扩容,初始化就根据情况设置数组长度并创建数组;如果是扩容,需要双倍扩容并转移上面的元素。


二、转移元素的过程

在JDK1.7中,HashMap的数据结构为数组+链表,转移元素的过程也很暴力,双重循环,遍历每个元素,然后把每个元素放在新数组中该放的地方去。

由于JDK1.8中HashMap的数据结构已经优化为数组+单向链表+双向链表+红黑树,转移起来就比1.7的版本要复杂。

转移的时候需要遍历旧数组的每⼀个位置,可能会发生四种情况:
1.如果该位置上没有元素,不做处理
2.如果该位置只有⼀个元素,则直接转移到新数组上:newTab[e.hash & (newCap - 1)] = e
3.如果该位置上的元素是TreeNode,则对这颗红⿊树进⾏转移 : ((TreeNode<K,V>)e).split(this, newTab, j, oldCap);
4.否则,该位置上是⼀个链表,则要转移该链表 ,最后会拆分为高位(原来的位置+旧数组的长度)和低位链表(在新数组中也是原来的位置)。判断元素在低位链表和高位链表的条件是:(e.hash & oldCap) == 0,如果这个值等于0就放在低位链表,如果不是则放在高位链表。

为什么拿(e.hash & oldCap) == 0判断?假设扩容前是原数组长度是16
0001 0000
&
...? ....
-----------------------
结果为0的话就是在低位链表,否则在高位

其实我们也可以自己验证一下,假设扩容前是原数组长度是16,扩容后就是32,拿i = (n - 1) & hash,则只会得到两个结果,就是低位链表和高位链表存放的位置
31:   0001  1111
&
hash:  ...?  0101
--------------------------
i:     000?  0101    ->  5(原下标)或者21(oldtable长度+原下标)

因此,我们在扩充HashMap的时候,只需要看看原来的hash值高一位的那个bit是1还是0就好了,是0的话索引没变,是1的话索引变成“原索引+oldCap”,可以看看下图为16扩充为32的resize示意图: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总结

本章主要解析了JDK8中HashMap的resize方法的底层源码,这个方法主要有两个作用,一是用来初始化数组,二是用来扩容,而扩容的时候就需要转移元素,转移元素又分为四种情况。同时在转移红黑树的时候还提到了一个方法split()方法,在以后的文章中将会解析到。


猜你喜欢

转载自blog.csdn.net/qq_52173163/article/details/126001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