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面向对象方法学引论(软件工程导论 第6版)

1、面向对象方法学的要点

1)认为客观世界是各种对象组成的,任何事物都是对象,复杂的对象可以由比较简单的对象以某种方式组合而成。

2)把所有对象都划分成各种各种对象类,每个对象都定义了一组数据和一组方法。

3)按照子类与父类的关系,把若干个对象类组成一个层次结构的系统。

4)对象彼此之间仅能通过传递消息互相联系。

2、面向对象方法学的优点

1)与人类习惯的思维方法一致

2)稳定性好

3)可重用性好

4)较易开发大型软件产品

5)可维护性好

3、面向对象方法开发的软件可维护性好的原因

1)面向对象的软件稳定性比较好

2)面向对象的软件比较容易修改

3)面向对象的软件比较容易理解

4)易于测试和调试

4、面向对象的概念

1)对象:对象是具有相同状态的一组操作的集合;对象是对属性值和操作的封装。

2)类:是对具有相同属性和行为的一个或多个对象的描述。

3)实例:由某个特定的类所描述的一个具体的对象。

4)消息:要求某个对象执行在定义它的那个类中所定义的某个操作的规格说明。

5)方法:对象所能执行的操作,类中所定义的服务。

6)属性:类中所定义的数据,对客观世界实体所具有的性质的抽象。

7)封装:所谓封装就是把某个事物包起来,使外界不知道该事物的具体内容。封装就是信息隐藏,通过封装对外界隐藏了对象的实现细节。

8)继承:是子类自动地共享基类中定义的数据和方法的机制。

9)多态:指子类对象可以像父类对象那样使用,同样的消息可以发送给父类对象也可以发送给子类对象。

5、面向对象建模

1)对象模型(最基本、最重要):表示静态的、结构化的系统“数据”性质,用类图表示。

2)动态模型:表示瞬时的、行为化的系统“控制”性质,规定了对象模型中对象的合法变化序列,用状态图表示。

3)功能模型:表示变化的系统的“功能”性质,更直接地反映了用户对目标系统的需求,用数据流图表示。

面向对象建模得到的模型包含系统的3个要素:数据结构(对象模型)、执行操作(动态模型)、数据变换(功能模型)。

猜你喜欢

转载自blog.csdn.net/weixin_65213208/article/details/127408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