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kedList-源码解读

简介

LinkedList 的特点:

  • 底层实现了双向链表双队列特点
  • 可以添加任意元素(元素可重复),包括 null
  • 线程不安全,没有实现同步

LinkedList 的底层操作机制

  • LinkedList 底层维护了一个双向链表
  • LinkedList 中维护了两个属性 first 和 last 分别指向首节点和尾节点
  • 每个节点(Node对象),里面又维护了 prev、next、item三个属性,其中通过 prev 指向前一个,通过 next 指向后一个节点,最终实现双向链表
  • 所以 LinkedList 的元素的添加和删除,不是通过数组完成的,相对来说效率较高

pic

关于双向链表不太理解的可转至:Java-双向链表的实现


源码解读

首先可以先看一下 LinkedList 类的结构

public class LinkedList<E>
    extends AbstractSequentialList<E>
    implements List<E>, Deque<E>, Cloneable, java.io.Serializable
{
    
    
	// 集合大小
    transient int size = 0;
    // 头节点
    transient Node<E> first;
    // 尾节点
    transient Node<E> last;
    // 修改次数
    protected transient int modCount = 0;

	//内部类:节点对象
    private static class Node<E> {
    
    
    	// 节点数据
        E item;
        // 下一个节点
        Node<E> next;
        // 上一个节点
        Node<E> prev;

        Node(Node<E> prev, E element, Node<E> next) {
    
    
            this.item = element;
            this.next = next;
            this.prev = prev;
        }
    }   

	// 方法
	...
} 

可以看到 LinkedList 类有一个内部类 Node,它是链表中的节点对象,数据保存在节点对象的 item 属性中,每个节点都会记录它的上一个节点 prev和下一个节点 nextLinkedList 类也有两个比较关键的属性就是头节点 first 和尾节点last,其次就是用 size 来记录集合的大小。

值得注意的是这里面的属性都被 transient 关键字修饰,表示瞬时的,不可序列化,关于这个关键字的用途可跳转至:Java中transient关键字的详细总结

这里我大概分析以下三个方法:


无参构造方法


    /**
     * Constructs an empty list.
     */
    public LinkedList() {
    
    
    }

可以看到在 LinkedList 的无参构造方法中并没有做什么事情,只是一个初始化,然后它的成员变量赋上默认值,比如:

  • first = null
  • last = null

boolean add(E e) 方法

该方法就是往集合的末端添加元素,源码如下:

    public boolean add(E e) {
    
    
    	// 向链表的尾部添加元素
        linkLast(e);
        return true;
    }

可以看到该方法中实际上是调用了 linkLast() 方法


    /**
     * Links e as last element.
     */
    void linkLast(E e) {
    
    
    	// l 指向 last,即 l 表示链表的原尾节点
        final Node<E> l = last;
        // 创建一个新的节点 newNode
        //	在新的节点 newNode 中,它的上一个节点 prev 指向原尾节点 l,item 保存元素 e
        final Node<E> newNode = new Node<>(l, e, null);
        // 移动链表的尾节点指向新创建的节点 newNode
        last = newNode;
        // 判断原尾节点是否为空
        if (l == null)
        	// 为空则表示之前的集合为空,这种情况下头节点就是尾节点
            first = newNode;
        else
        	// 不为空,则将原尾节点的下一个节点 next 指向新节点 newNode
            l.next = newNode;
        // 集合大小+1
        size++;
        // 修改次数+1
        modCount++;
    }

往链表的尾部插入数据可分为两种情况:

  • 链表为空时,即当前插入的元素为链表的第一个元素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这种情况下新创建的节点不仅是链表的头节点也是链表的尾节点,新节点的前驱节点prev 和后驱节点next 都指向 null

  • 链表不为空时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新插入的节点NodeX成为链表的尾节点,新节点的前驱节点prev指向原链表的尾节点Node...,原链表的尾节点Node...的后驱节点next指向新插入的节点 NodeX

所以 linkLast() 方法的逻辑大概就是:

  • 新增一个节点newNode,将数据保存在新节点的item属性中,新节点的 prev 指向原尾节点
  • 移动链表的尾节点,指向新创建的节点 newNode
  • 判断原尾节点是否为 null
    • null表示此时新增的节点是链表的第一个节点,故头节点也是新创建的节点 newNode
    • 不为 null ,则需要将原尾节点的后驱节点next指向新节点newNode
  • 集合长度+1,集合修改次数+1

还有一点值得注意的是,lnewNode 都被 final 关键字修饰,关于 final 关键字的用法可跳转至:java final 关键字


void add(int index, E element) 方法

该方法作用为在指定索引位置上添加元素,源码如下:


    /**
     * Inserts the specified element at the specified position in this list.
     * Shifts the element currently at that position (if any) and any
     * subsequent elements to the right (adds one to their indices).
     *
     * @param index index at which the specified element is to be inserted
     * @param element element to be inserted
     * @throws IndexOutOfBoundsException {@inheritDoc}
     */
    public void add(int index, E element) {
    
    
    	// 校验指定索引是否合法
        checkPositionIndex(index);

		// 判断索引是否等于集合大小
        if (index == size)
        	// 是,在尾端插入元素
            linkLast(element);
        else
        	// 不是,则为从指定位置插入元素
            linkBefore(element, node(index));
    }

以上代码大概逻辑:

  • checkPositionIndex() 校验指定索引是否合法
  • 判断索引是否等于集合大小
    • 是, 在尾端插入元素,方法 linkLast()
    • 不是
      • 先获取指定索引的节点,方法 node()
      • 从指定节点插入元素,方法 linkBefore()

checkPositionIndex() 方法如下:

    private void checkPositionIndex(int index) {
    
    
        if (!isPositionIndex(index))
            throw new IndexOutOfBoundsException(outOfBoundsMsg(index));
    }

    /**
     * Tells if the argument is the index of a valid position for an
     * iterator or an add operation.
     */
    private boolean isPositionIndex(int index) {
    
    
        return index >= 0 && index <= size;
    }

node() 方法如下:


    /**
     * Returns the (non-null) Node at the specified element index.
     */
    Node<E> node(int index) {
    
    
        // assert isElementIndex(index);
		// 这段代码是通过二分法来获取指定索引位置上的节点
        if (index < (size >> 1)) {
    
     // 右移1位 ==> size/2
            Node<E> x = first;
            for (int i = 0; i < index; i++)
                x = x.next;
            return x;
        } else {
    
    
            Node<E> x = last;
            for (int i = size - 1; i > index; i--)
                x = x.prev;
            return x;
        }
    }

此方法是通过二分法来回去指定索引位置上的节点,不多做赘述了~~

linkBefore() 方法如下:


    /**
     * Inserts element e before non-null Node succ.
     */
    void linkBefore(E e, Node<E> succ) {
    
    
        // assert succ != null;
        // 获取指定节点的前驱节点 pred
        final Node<E> pred = succ.prev;
        // 新建节点 newNode
        // 		item 保存元素 e
        //		prev 保存指定节点的前驱节点 pred
        //		next 保存指定节点
        final Node<E> newNode = new Node<>(pred, e, succ);
        // 指定节点的前驱节点 prev 指向新节点 newNode
        succ.prev = newNode;
        // 判断指定节点的前驱节点是否为 null
        if (pred == null)
        	// 是,表明在链表的第一个位置插入元素,则设置新节点为链表的头节点
            first = newNode;
        else
        	// 指定节点的前驱节点 next 指向新节点
            pred.next = newNode;
        // 集合大小+1
        size++;
        // 修改次数+1
        modCount++;
    }

往链表的指定位置插入数据(排除尾插)可分为两种情况:

  • 在第一个位置上插入元素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这种情况下,新插入的节点NodeX变成了头节点,所以NodeXNext 要指向原头节点 Node1NodeXPrenull
  • 在中间位置上插入元素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这种情况下,新插入的节点 NodeX 的前驱节点为原指定节点的前驱节点,原指定位置上的节点变成了新插入节点的后驱节点了

E remove() 方法

该方法会删除 LinkedList 集合中第一个元素,源码如下:


    /**
     * Retrieves and removes the head (first element) of this list.
     *
     * @return the head of this list
     * @throws NoSuchElementException if this list is empty
     * @since 1.5
     */
    public E remove() {
    
    
    	// 移除第一个元素
        return removeFirst();
    }

跟进removeFirst() 方法:


    /**
     * Removes and returns the first element from this list.
     *
     * @return the first element from this list
     * @throws NoSuchElementException if this list is empty
     */
    public E removeFirst() {
    
    
    	// 获取头节点
        final Node<E> f = first;
        // 判断头节点是否为 null
        if (f == null)
        	// 为 null 表示当前集合为空,抛出异常
            throw new NoSuchElementException();
        // 删除第一个元素
        return unlinkFirst(f);
    }

看到这里面会先对集合进行一个非空校验,然后进入 unlinkFirst() 方法,跟进:


    /**
     * Unlinks non-null first node f.
     */
    private E unlinkFirst(Node<E> f) {
    
    
        // assert f == first && f != null;
        // 获取原头节点的数据
        final E element = f.item;
        // 获取原头节点的后驱节点
        final Node<E> next = f.next;
        // 将原头节点的 item 置为 null
        f.item = null;
        // 将原头节点中的 next 设置为 null 
        f.next = null; // help GC:原头节点没有引用关系之后会被 GC 掉
        // 移动头节点为原头节点的下一个节点
        first = next;
        // 判断集合此前是否只有一个节点,即头节点的后驱节点为 null
        if (next == null)
        	// 如果是,删除该节点后,链表无节点,尾节点也需要设置为 null
            last = null;
        else
        	// 如果不是,那么现在的头节点的前驱节点需要设置为 null
            next.prev = null;
        // 集合大小-1
        size--;
        // 修改次数+1
        modCount++;
        // 返回被删除的元素
        return element;
    }

删除链表头部节点也需要分为两种情况去看待:

  • 集合大小 = 1 时,此时删除第一个节点之后,链表就没有节点了,所以链表的头节点和尾节点都需要设置为 null
  • 集合大小 > 1 时,原头节点Node1的后驱节点Next指向 null,而它的下一个节点Node2变成头节点,Node2 的 前驱节点Pre 指向 null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所以 unlinkFirst() 方法的逻辑大概就是:

  • 获取原头节点的元素值
  • 将原头节点的 itemnext 属性设置为 null
  • 移动头节点到原头节点的后驱节点上
  • 判断此前集合是否只有一个节点
    • 是,链表的尾节点也需要设置为 null
    • 不是,则当前头节点的 prev 需要设置为 null
  • 集合大小-1,修改次数+1
  • 返回原头节点的元素值

猜你喜欢

转载自blog.csdn.net/xhmico/article/details/1299096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