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tGPT,开启人机交互新篇章

ChatGPT在世界掀起了生成式AI的热潮,2个月实现月活用户过亿,是人类有史以来突破1亿人用户最快的消费端互联网产品,打破了Tiktok9个月破亿用户的纪录。不少专家将其视为第四次工业革命,资本市场也贡献大量涨停。当第一波的热情消退,我们通过自我体验,感受更为清晰。

Chatgpt是什么

ChatGPT是OpenAI推出的人工智能聊天原型,专注于对话生成。它能够根据用户的文本输入,产生相应的智能回答。它是继ELIZA、Jabberwacky等之后的最新一代聊天机器人。

ChatGPT是一种基于深度学习技术的自然语言处理模型,能够对自然语言进行生成和理解,可以理解上下文,并根据对话历史生成合适的回答。该模型基于自注意力机制和Transformer结构,通过预训练和微调等方式,能够在多种自然语言处理任务上取得出色的表现。

Chatgpt工作原理

ChatGPT是基于GPT-3.5的语言模型,它可以根据给定的文本生成相似的文本。它利用了大量由人类写的数据,包括各种主题、风格和类型的书籍、文章和其他文档,以及从开放互联网上抓取的海量内容。通过对这些数据进行分析和学习,得到了一系列的单词或符号(称为tokens),并学会了如何根据上下文选择合适的tokens来组成句子。

ChatGPT还可以根据对话历史和目标来调整生成文本的风格和内容,使其更自然、更准确、更有用。

Chatgpt远超传统搜索引擎的优势

毫无疑问,ChatGPT是一项划时代的成就,有人认为它是更强大的搜索引擎。传统搜索引擎通过关键字匹配,将搜索按照关联性大小进行排序后罗列出来,供用户阅读筛选。ChatGPT也是通过关键字句匹配,拿到数量巨大的文本数据,然后从海量数据里直接筛选出最合适的答案给到用户,并不需要用户去做筛选。

最初让用户省去反复点击链接找寻答案的麻烦被认为是ChatGPT区别于传统搜索引擎的最大优势,但是当我们实际体验下来,发现并不是这么简单,ChatGPT并不只是检索,明显还有一个再创作的过程,这个二次创作体现出了AI的强大和智能。比如它写出的诗在网络上没有雷同的,同一个题目,能够写出不同内容的文章,写出的代码会严格遵循用户指定各个特殊限制,并给出解题分析。在分析上,ChatGPT可以快速整理数据表格,并对数据进行分类、归纳和总结。每一个回答似乎直击你的需求和你内心的想法。

ChatGPT属于“AI生成式文本”的范畴,是AIGC行业中细分赛道的一种;其他分支赛道包括AIGC图片、AIGC音乐、AIGC视频等其他一些相关赛道。目前它只是文本工具,还不会画画、合成语音、生成视频,但假以时日,肯定会发展出这些功能,市场上已经有具备图像生成功能的产品。

国内发展现状

国内跟进者众多,比如百度、京东、科大讯飞、360等。整体来说,百度的优势是最大的,因为Chatgpt是一个偏搜索引擎性质的工具,只是它不光搜索,还能根据搜索的海量数据进行二次创作,百度在这两方面都有长期积累,技术储备最为雄厚。百度的文心一言是百度基于文心大模型技术推出的生成式对话产品,面向公众开放,国内普通用户也可以直接体验一把ChatGPT类产品的魅力。

2月14日,众多企业纷纷宣布接入百度基于文心大模型技术推出的生成式对话产品文心一言,比如新浪、携程、爱奇艺、掌阅科技、汽车之家等众多企业,以及数十家国内主流媒体,足见其火爆程度。

应用前景

再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它首先能取代或者合作的就是智能客服,比以往的智能客服更拟人,更能直达用户内心。其次可以进行代码开发,教育辅导,新闻编辑,广告制作,数据分析,财务计算等。

谷歌在AI聊天技术是所担忧的偏见、歧视、政治、错误导向等问题,在ChatGPT上并没有出现,我们尝试问了一些负面情绪的问题,但ChatGPT每次都会给出正能量回答,引领人们乐观积极的面对生活和困难,劝告大家热爱工作、热爱生活、与朋友和家人友好相处。这种积极的价值导向放在任何一个国家都会受到欢迎。

机器人时代

上面我们结合体验讲述了ChatGPT的划时代成就,通过这些分析看到了AI的强大之处,深度学习带来的人工智能已经具备了真正拟人化的能力,个人觉得人工智能下一个革命就是带来真正的机器人时代。

人工智能将让机器人具有类似于人类的智能和行为的技术,从形体、动作、语言、思想、创造等方面无限提升拟人度。它可以让机器人通过与环境、人类和其他机器人的交互来学习和进化,也可以让机器人在各种领域发挥更大的作用,如家庭、工作、娱乐等。ChatGPT解决了部分语言和思想的输入输出难题,根据对话历史和目标来调整生成文本,也就提供了与人进行交互的能力。

神经网络之父Geoffrey Hinton对有1750亿个参数的语言训练模型GPT-3 做出评价:如果以 GPT-3 的出色性能推算未来,生命、宇宙和万物的答案也不过是 4.398 万亿个参数。不论这种说法有多少分真假,显而易见的就是,人工智能正不断拉近人机距离,我们享受技术盛宴的同时,也应时刻保持警惕性和危机感。

猜你喜欢

转载自blog.csdn.net/NoBack7/article/details/1300130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