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工大 计算机组成原理 存储系统(1)

第三章 系统总线

1. 总线基本概念

  • 为什么要用总线
    现代计算机结构比冯诺依曼结构更加复杂,可能有上百个CPU,各种设备数量种类也更加丰富。只有把部件连接在一起,计算机才能协调地工作。
    一种分散连接,把需要连接的两个部件连接起来。数量庞大,把线做在印刷电路板,难度高,成本高。与CPU连接的端口占用空间大。扩展难,新增设备需要n条线与原来设备连接。
    所以引入总线。

  • 总线是什么
    一组信息的公共传输线
    总线的英文:bus———信息的公共传输线
    总线是连接各个部件的信息传输线,是各个部件共享的传输介质。
    各个部件都连接在一条总线,任何时刻都只能有一对部件能通过总线传输信息,总线非常繁忙。
    但是可扩展性非常好。

  • 总线上信息的传送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把信息一位一位放到总线上,接收方再一位一位接受。支持的距离比较长,机器与机器之间。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信息多位放到总线,接受方再多位接收,需要多条数据线。传输距离比较长,线会产生干扰,数据会产生干扰,接收方接受的数据会产生变形。
    多用在计算机的机箱里。

高速信号的传输:
看上去,并行要比串行快。
在高速状态下,并行口的几根数据线之间存在串扰,而并行口需要信号同时发送同时接收,任何一根数据线的延迟都会引起问题。而串行只有一根数据线,不存在信号线之间的串扰。而且串行还可以采用低压差分信号,可以大大提高它的抗干扰性,所以可以实现更高的传输速率,尽管并行可以一次传多个数据位,但是时钟远远低于串行,所以目前串行传输是高速传输的首选

  • 总线结构的计算机举例
    最简单的总线结构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问题:
    任何时刻都只能一对设备使用总线进行数据传输,影响效率,发生总线争用。
    设备比较多,总线长,时间延迟长。
    解决措施:
    在系统中引用多条总线,让数据尽可能的并行传输。


以CPU为核心,M总线连接CPU与主存。
新增的M总线:数据和指令都来自于主存,CPU与主存之间交流非常繁忙。
缺陷:主存与I/O设备没有信息通路,需要CPU连接,一旦需要主存与外部设备进行交流,会打断CPU计算。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现在主存不能同时两线传输。

2. 总线的分类

  • 根据总线位置分类
    片内总线:芯片内部的总线
    系统总线:计算机各部件之间的信息传输线
    根据传输内容分类:
    数据总线:双向 与机器字长、存储字长有关
    数据总线的字长通常比机器字长、存储字长小或者等于。
    地址总线:单向 与存储地址、I/O地址有关 一般由CPU或者主设备发出。
    控制总线:有出有入
    CPU发出:存储器读、存储器写、总线允许,中断确认。
    补充:
    中断即打断,实至CPU再执行当前程序时,由于系统出现了某种需要处理的紧急情况,CPU暂停正在执行的程序,转而去执行另一段特殊程序来处理的出现的紧急事务,处理结束后CPU自动返回到原先暂停的程序中去继续执行,这种执行过程由于外界的的原因被中间打断的情况成为中断。
    中断的作用:
    中断使得计算机系统具备应对对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提高了CPU的工作效率,如果没有中断系统,CPU就只能按照原来的程序编写的先后顺序,对各个外设进行查询和处理,即轮询工作方式,轮询方法貌似公平,但实际工作效率却很低,却不能及时响应紧急事件。

    CPU收入:中断请求、总线请求。
    通信总线
    用于计算机系统之间或计算机系统与其他系统(如控制仪表、移动通信等)之间的通信构成更大的系统。
    传输方式:串行通信总线、并行通信总线。

猜你喜欢

转载自blog.csdn.net/m0_52773286/article/details/125024563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