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快速找到志同道合的人?看这一篇就够了

一、前言

参加工作也有挺长一段时间了,一直以来自己也很希望可以真正为自己打拼一片天地,这应该也是大部分中产白领很希望做的事,有些人成功了,有些人在路上,而有些人却迟迟没有迈开脚步。

所以才有了这篇文章,主要以我自己的个人经历和价值观为参照,希望可以找到更多志同道合的朋友一同奋斗发展,互帮互助。

也许你是一位项目发起人,或者在职员工,或者是项目投资人,又或者是一位只想找人交流聊天的浪人,如果你看完后或多或少地认同我的经历和相关理念,欢迎你到文末问卷链接填写联系方式,我会将所有申请同意的你们拉一个群,共同创建一个具有相似认知的社群。

同时自己的项目《有吃生活 - 智能餐饮营销号》也正在寻找合适它的主人,目前需要正在寻找一位熟悉服务端的技术合伙人,项目详情及使用的技术栈请查看文末链接。

每个人都希望在各自的领域出类拔萃,并且很多人都有独领风骚的想法,唯一差别就在于,有没有勇气和毅力去推动你心里的想法一点点地往那个方向前进。

本文4000+字,预计15分钟读完

图不重要

小目录

  1. 我的个人经历概括
  2. 我的互联网项目观
  3. 我的团队观
  4. 我的互联网产品观
  5. 我的技术观
  6. 正在进行的项目

二、故事从一个大胆而平凡的决定开始

至于我叫什么不重要,也没有什么值得炫耀的光环。

五年前因朋友的邀约,一个南方人独自赶往北京创业,做了两年多当时火热的o2o项目,融过几次资,这对于当时的我来说确实算是挺大胆的决定。

项目最终以失败告终,回归厦门发展,但这次经历直接奠定了我的价值观、思维模式,同时也获得了不少软硬技能。

我是一个程序出生的技术人,俗称程序员。创业初期写过网站、做过海报、画过UI、做过视频,甚至还要和同事们大热天出去跑市场,毕竟那会儿人少什么都得干。

公司融资后要开始大动作,我通过筛选几百份的简历,负责组建起公司的产品技术十几人的团队,自己担任产品经理、项目经理和该团队总负责人,进行产品设计和项目管理,同时也会参与公司的重大决策和董事会,偶尔也参与编写前端和php后端。

记得那会儿每天的工作就是不停地面试、开合伙人会、周会、需求评审会、项目的技术方案会、复盘会各种会,包括面试一天五六个会议也再正常不过。

就这样帮助公司搭建起了整体的产品架构,进入了快速发展期。

那时只觉得自己是在正确的道路上小跑,虽然辛苦但却快乐着,拥有无限的干劲,那也是我迄今为止待的最融洽的团队。
图不重要

在市场大环境的洗礼下,小跑道路被拦住了,项目走向了没落,我也结束了为期两年多的创业者生涯。

回到厦门,自己将从业方向定位到互联网产品,但也热衷于前端开发,期间做过前端团队负责人和产品经理,也会参与一些产品运营的相关工作,听上去普通的一逼。
很多人问我,创完业再去找工作还干得下去吗?我说可以啊,在什么处境就应该把自己放在什么位置。

但能不能干长久,我觉得是不能的,因为有了之前的经历,我心里有了对一个好团队的定义标准(详情可见下面我对团队的理念),我始终找不到70%以上符合我标准的,我也知道组建这样一个团队也不容易。

这两年除了工作,也没有让自己停下来过,就希望当机会真正来临的时候,我有更好的能力去支撑。

所以尝试过前端单页框架,有一定的技术门槛,也会经常分析新东西的运营思路和商业模式,也会经常不由自主地去乱七八糟想问题,我感觉这应该是个好习惯吧。
目前就职于厦门的一家国企,我的经历大抵如此。
图不重要

三、我的一些人生观和价值理念

我们这代人正好赶在改革开放后,互联网大潮中场的一代人,是幸运的一代人。
世界借着这个和平年代,正在飞速发展。

我们也不知道这种和平日子能维持多久,纵观历史战乱年代占据一大半,所以我们应该享受好现在的自由权。

我喜欢互联网这个大产物,它确实给了我们无限的可能,将触角伸向了全行业。在这个时期,我们错过了互联网初期,以及各大平台的初期红利,但世界永远不会亏待任何一代人。

每个时代都有它独特的特点和不断发展的产物给我们带来更多新的机遇。面对新的机遇和挑战,不论是项目还是个人,都应该清楚地明白定位和核心竞争力在哪里,它可以让一个人或项目在众多同类中脱颖而出,受到更多人的青睐。

互联网项目观

业界把互联网产品分为TMT互联网产品和产业互联网产品两大类,在我看来它们是循序渐进的演化,产品从简单的C2C的信息搬迁、点对点连接开始,演化到TMT形式的各类创新,从玩法上进行探索。发展到现在,也最终形成了相对稳定的局面。

再往后的演化应该就是产业互联网了,这也是前两年开始大家口中呼声较高的互联网+,通过互联网的优势渗透到全行业,建立起更加高效的产业链。

而我觉得,现在就是产业互联网开始进入各种形式创新的时候了,这像极了TMT形式的演化过程,拼多多算是个例子。

毕竟现在对于人工智能这种门槛很高的项目,还没有真正到它普及的时候,但我相信,如果它是互联网形态的未来,日后一定会有一家公司站出来降低它的门槛,就像现在的编程语言不再需要手动分配和释放内存一样,从而得到更大范围的普及。

那时的人工智能就不再是简单地识别图片、识别身份证之类这么简单了。

话说回来,无论什么项目唯一的价值就是降低成本,然后配合各种形式的运营进行盈利。

所以在我看来,没有盈利模式或盈利能力低是一个缺陷,这很可能说明产品解决的需求不够痛,或者有更优秀的替代品。

现在真的不缺优秀的点子,缺的是优秀的执行团队,人才成本和竞争在一天天变高,所以怎么去运营项目和团队成了更加关键的步骤。

对于一个项目来说,模式好坏是前提,资源和人才是关键,所以在这大众创业的时代,小有所成的门槛依然很高,却方便了不少。

团队理念

从团队技能选型和能力值上说,我认为没有最好的团队,只有最适合的团队,因为每个项目都有自己的业务模式和特性,以及服务的人群,能力再强的人才在面对新的项目时也都需要不断试错,不断探索适合当前项目的新思路。

所以人才一定是随着项目发展,慢慢融合进去,不断地去适合正在做的项目,所以也许你不是非常资深,也没有太多项目经验,但可以更快地去适合项目,我想这也是竞争力的一种表现。

一个团队一定是要精简专业化的,尤其是在初创公司,精简可以让团队内部提高效率的同时降低人力成本和管理成本,这在初期尤为重要。

至于专业化方面,更多是指个人工作方式上的,我喜欢专业化做事的人,同时自己也一直往这方面努力,这是一项在任何行业都适用的能力。

我认为专业化做事的人,一定会对自己的任务有更高的要求,一定是主动地将任务往目标推进,再用更加规范更和可管理维护的手段完成任务,对结果负责,并不断优化任务的结果质量。

从情感方面说,我觉得团队是一个很接近家人的人群,人群里有大当家有二当家,大家拥有一致的目标,相互合作,也可以很开心地一起嬉闹。当然也会为了一个事争得面红耳赤,第二天还是好好地互相打招呼。

我觉得我会珍惜每个愿意一同奋斗的伙伴,而不是我只是为了让你干活才这样对你。并且如果挣到钱,我也希望他们可以把大部分拿走。

从目标上,大家需要尽量把力量往一处使,使的劲越大,穿透力也就越大。

这好像是人人都懂的废话,但我看到大多团队在执行时做的并不好。

有的设置各种条条框框限制团队,把规范团队的本意变成了牢笼,有的却和团队斗智斗勇,把团队推到了对立面,有的就是花钱雇人的心态,很多正确的本意却都变了味。

同时,团队内协作不顺畅,低效低情绪也是阻碍团队发力的重要因素。

团队和项目方永远是相辅相成,互相扶持的,所以我们应该回归到团队的初心,从凝聚和发力两方面出发,顺应当下年轻人的工作渴望。

我很希望可以建立起一个精准化运营的高自由度高效率团队,它可以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他们应该真正认可团队的家人文化,并对自己的工作有信心。

  2. 他们可以很自由、很顺心,他们不应该被一些条条框框的东西所束缚,尊重每个人的思考习惯和工作习惯,这可以更大化发挥每个人的潜力。

  3. 他们应该提高时间的利用率,将有限的时间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因此我们可以建立一套机制帮助他们进行效率管理,

    例如切断一切会影响工作的不必要因素,隔离出一小块空间作为无声办公室,为需要安静的人创造一块不被打扰的净地

    例如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提供远程办公的机会,例如顺应每个人的思考方式和习惯。

  4. 为了让大家更顺畅地协作,还需要明确团队内各成员的职责范围、协作流程和输出规范,每个人的工作都会有上游和下游,每个人的工作输出都应该被统一的规范所指导,这既可以评判一个人的工作质量,也可以让对接的人更加顺畅。

  5. 鼓励健康,定期组织运动,这可能是保持效率的秘诀之一
    这只是举了少许的一些例子,但方向一定不会错。
    图不重要

产品理念

无论什么行业,每个被人们设计出来的产品都像是我们身边默默无闻的服务者,在它们各自擅长的领域服务着我们,这是产品本身的价值。

产品讲究使用场景,而市场需求就是从一个个使用场景中长出来的,一切不符合使用场景的产品都是耍流氓。

随着时间流逝,市场的需求是不断变化的,而产品本身又服务于市场,所以一个新想法,一个新产品,一个推广策划都应该需要事先小范围测试,效果如意再进行更大资源投
入的一个过程。

在这基础上便有了MVP的概念,它可以是一个现成的工具,一个微信群,或者一个公众账号,用于最小成本测试一个想法的可行性。

你还需要了解产品的目标用户是谁,他们会怎么使用你的产品来解决他们的难题,你还需要具备一定的观察敏感度,找出那些还存在的问题以及目标用户的隐性需求,对,这些东西大多是观察和分析出来的,这在完善产品功能和使用体验会非常有利。

一个产品的发展必定需要时间的沉淀,万不能过于急躁,在产品还没有足够沉淀时大范围推广运营只会加快它死亡时间的到来。

如果只有这些,当然还不够,一个产品的成功必定还承载着公司的发展。

产品的最终目的是在市场上稳定占据一定份额,并形成持续的盈利,为达到这个目的,还需要在产品规划上着重抓住差异化的特征,不断放大。

同时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制定产品在市场运营中的路线图,在市场运营上一步一步达到所制定的目标。

而且我认为一个好的推广,是可以抓住用户使用场景持续放大产品的功能特征,让用户产生共鸣;一个好的运营方案,就是可以在有限的预算下,通过一些机制将用户行为往想要的方向上引导。

打造一个产品的思路大体如此,但在具体实行过程中会有许多更细节的问题影响上面的效果。

例如一个功能的流程设计是否简洁,是否容易被理解

产品辨识度是否足够高,产品名字是否足够容易被记住

一个产品是否足够稳定,是否能在每个时间点如期交互

这些都深深地影响产品在运营过程中的成本大小
图不重要

产品技术理念

这里所指的技术,更多的是软件方面编写代码的技术。

编码给我最大的思维改变是它告诉了我,世界万物都是又模块组成的,小到原子组成分子,大到器官组成生命体,星体组成星系。每个模块都有各自的功能,通过模块间的相互协作从而形成一个完整的个体,想想,团队不也是这样吗!

代码的本质是计算,我们通过输入数据经过一系列的处理再输出我们想要的结果,道理也很简单,这便有了函数,前端的React是将函数的immutable机制用的最好的技术之一了。

产品是为市场服务的,而编码技术又是为软件产品服务的,所以在开发产品时我们几乎可以从稳定性、性能、安全性以及可维护性四个方面思考。

所以我觉得一个产品的开发一定是需要设计的,如何将架构设计得更加符合产品需求是一门艺术。

我很喜欢看到这种模块分清,各司其职的结构,这是一种自然美,而这也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一个技术人员的水平高低。

而且设计良好的程序也更加稳定和易于维护,在更小工作量的同时如期交付。

同时程序设计又是需要管理的,尤其是在多人开发的情况下,如何能够保证整体的框架不被破坏,不乱取变量名,不随意改动公共模块,不争当程序蛀虫。
图不重要

四、正在进行的项目

暂时就写这么多,也许你是一位项目发起人,或者在职员工,或者是项目投资人,又或者是一位只想找人交流聊天的浪人,如果你或多或少地认同我的经历和相关理念,欢迎你点击以下问卷链接填写联系方式,我会将所有申请同意的你们拉一个群,共同创建一个具有相似认知的社群。

填写申请信息

同时自己的项目《有吃生活 - 智能餐饮营销号》也正在寻找合适它的主人,目前需要正在寻找一位熟悉服务端的技术合伙人,项目详情及使用的技术栈请查看以下链接。

有吃生活 - 项目分析及合伙人招募

猜你喜欢

转载自blog.csdn.net/u012573773/article/details/101015350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