惋惜!年仅31岁,985高校青椒因突发疾病逝世

点击下方卡片,关注“CVer”公众号

AI/CV重磅干货,第一时间送达

点击进入—>【Transformer】微信技术交流群

本文转载自:募格学术 | 来源:科技日报、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官网

据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官网,2023年5月3日,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马克思主义学院青年才俊廖梓豪博士因突发疾病、不幸逝世,终年31岁。

c5633523c7f8e20cc73ffd2752fd2b55.png

廖梓豪博士于2022年在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获得政治学(法学)博士学位,毕业后加入哈工大(深圳)马院。其在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获取的硕士学位,在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获得法学学士学位。曾在国内核心期刊发表论文多篇。

daee9327c297752437a8d610686d39d7.jpeg

学校为学界失去一位青年才俊表示遗憾,为廖梓豪助理教授的突然离世,深表哀痛。

廖梓豪助理教授生平

廖梓豪,男,1992年9月生,广东佛山人。2012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2022年7月毕业于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获法学博士学位。2022年9月,在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马克思主义学院担任助理教授。

教育背景

2018.09-2022.06北京大学 政府管理学院 博士

2015.09-2018.06北京大学 政府管理学院 硕士

2011.09-2015.06南京大学 政府管理学院 本科

关注领域

社会福利政策;不平等与分配政治;公共舆论;政党政治

研究经历

新媒体条件下中国公民政治价值观实证调查(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16BZZ006,2016.06,骨干,已结项)

2019年北京市社会经济发展年度调查(Beijing Area Survey 2019),北京大学中国国情研究中心自研项目,骨干,已结项)

国际医保基础数据研究(国家医保局法规司,2020.04,骨干,已结项)

公民科学素质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国科普所,2020.07,骨干,已结项)

公民科学素质建设与区域发展研究(中国科普所,2019.09,骨干,已结项)

计算社会科学背景下的政治学研究方法变革研究(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19BZZ010,2019.07,参与,在研)

北京市城市精细化管理体系研究(北京市城管委,2019.06,参与,已结项)

海淀区“十四五规划”基础研究(海淀区发改委,2019.05,参与,已结项)

研究论文

廖梓豪,邹昀瑾,王丹彤.大数据治理、媒体选择与政府信息公开评价——基于突发公共危机调查的实证分析. [J]安徽行政学院学报,2021(5):41-51.(获该刊2021年优秀论文)

刘颜俊,廖梓豪.信念与选择:人们如何选择政治信息. [J]北大政治学评论,(2022年,第12期)

刘颜俊,廖梓豪.何时政党转向民粹?——基于政党地位、收入不平等和庇护主义的跨国多层分析.(经济社会体制比较,在投中)

廖梓豪,顾昕.医保给付结构、城乡不公平感知与医疗保障满意度——基于2019年中国社会状况综合调查的实证分析(工作论文,2021)

廖梓豪,顾昕.民众对政府社会保障责任的偏好:市场改革获得感的影响(工作论文,2021)

学术会议

2022.06.29政党研究:理论·历史·比较·方法学术研讨会 北京大学政党研究中心 何时政党转向民粹?——基于政党地位、收入不平等和庇护主义的跨国多层分析

2020.11.07第二届当代中国治理前沿论坛 浙江省委党校 大数据治理、媒体选择与政府信息公开评价:基于突发公共危机的实证分析

2020.04.16美国中西部政治科学年会(MPSA)美国中西部政治学协会Fear for Inequality or Unfairness?: Relative Deprivation, Corruption Perception and Redistributive Preferences in Authoritarian Regimes

所获荣誉

2020.12“三好学生”称号(北京大学)

2019.12国家奖学金(北京大学)、“三好学生”称号(北京大学)

2019.12政府管理学院2018级博士生党支部优秀党员

2016.04江苏省优秀本科毕业论文一等奖

2015.05南京大学优秀毕业生

2014.12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优秀学生

2013.12人民奖学金二等奖(南京大学)

2012.12人民奖学金一等奖(南京大学)

94c6c015f9759436dc08432d9913bc9b.png

中国科协近期公布的一项调查显示,科技工作者的平均工作时长为8.6小时,最长工作时间每天16小时。高学历者每日工作时间更长,睡眠缺乏情况严重,博士学历的科技工作者每日平均工作时间最长,为9.29小时。同时博士和硕士学历的科技工作者每周花在运动上的时间都不足5小时,显著少于其他学历群体。

该调查课题负责人、中科院心理所陈祉妍教授说,从数据看,博士学历的科技工作者可能通过挤压有利于健康的运动时间,换取更多的工作时间,长此以往,可能会给他们的身心健康带来不良影响。

由《知识分子》联合自然科研等发起的一项调查显示得出了类似结论。该调查称,12.84%的青年科研工作者每周工作时间不多于40小时,刚刚符合《劳动法》的规定(每周工作时间不超过44小时);而多达58.39%的青年科研工作者平均每周工作时间超过50小时。调查显示,将近一半人表示自己过度疲劳,不太健康;只有一成人群表示自己非常健康。

青年学者正处于事业的上升期,不管是劳累还是忧虑,都是青年科研人员健康的主要凶手之一。

为了个人和科研的可持续发展,我们应做到:

树立健康的工作观和价值观,养成健康的生活和运动习惯。规律作息、按时吃饭,好好睡觉对我们身体健康至关重要。在此基础上,养成运动的好习惯,工作持续一段时间后做一下拉伸,每天坚持一小时左右的中等强度的运动,既可以提升身体素质,还能缓解工作压力,何乐而不为。

希望奋斗在路上的科研人们可以呵护好自己的身体。

点击进入—>【Transformer】微信技术交流群

最新CVPR 2023论文和代码下载

 
  

后台回复:CVPR2023,即可下载CVPR 2023论文和代码开源的论文合集

后台回复:Transformer综述,即可下载最新的3篇Transformer综述PDF

目标检测和Transformer交流群成立
扫描下方二维码,或者添加微信:CVer333,即可添加CVer小助手微信,便可申请加入CVer-目标检测或者Transformer 微信交流群。另外其他垂直方向已涵盖:目标检测、图像分割、目标跟踪、人脸检测&识别、OCR、姿态估计、超分辨率、SLAM、医疗影像、Re-ID、GAN、NAS、深度估计、自动驾驶、强化学习、车道线检测、模型剪枝&压缩、去噪、去雾、去雨、风格迁移、遥感图像、行为识别、视频理解、图像融合、图像检索、论文投稿&交流、PyTorch、TensorFlow和Transformer等。
一定要备注:研究方向+地点+学校/公司+昵称(如目标检测或者Transformer+上海+上交+卡卡),根据格式备注,可更快被通过且邀请进群

▲扫码或加微信号: CVer333,进交流群
CVer计算机视觉(知识星球)来了!想要了解最新最快最好的CV/DL/AI论文速递、优质实战项目、AI行业前沿、从入门到精通学习教程等资料,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加入CVer计算机视觉,已汇集数千人!

▲扫码进星球
▲点击上方卡片,关注CVer公众号

整理不易,请点赞和在看78a50c045072af473b0ad3a7a0f8c73a.gif

猜你喜欢

转载自blog.csdn.net/amusi1994/article/details/1305182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