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域融合风口下,又一外资巨头Tier 1+本土供应商“组团”来袭

头部企业正在加速“融合”。

汽车智能化升级对产品创新与多元化需求下,来自技术升级、降本、开发周期缩短等等一系列因素影响,中外供应商们都在积极思变和寻求破局。

随着全球智能汽车产业步入域集中和域融合的新阶段,过去的以硬件(芯片)、软件、域控制器等阵营的供应商边界快速被打破,围绕软硬件本地化协同开发的模式开始成为主流趋势。

在2023年上海国际车展上,东软睿驰宣布与采埃孚达成战略合作,双方计划在域控制器、高算力平台等项目进行深度合作,共同打造中国版“采睿星”的软件解决方案。

可以观察到,中外供应商们纷纷基于各自领域的技术优势与资源互补,形成更有利的团队“组合”,来构建更高性能、高效率且能够快速迭代的产品平台和本地化服务,来抢占当前高速发展的市场红利,实现真正的共创共赢。

更重要的还在于,面向下一代域融合趋势,头部企业已经基于前瞻技术与资源优势,提前入局。

巨头联手背后

基于SOA架构的基础软件平台成为刚需

扫描二维码关注公众号,回复: 15255469 查看本文章

面向中国这一全球最大的智能汽车单一市场,以贴近本地化的方案和服务尽快落地,无疑是采埃孚这类国际巨头的当务之急,而与中国本土的汽车基础软件引导者东软睿驰联手,无疑将是当前最快最有效的落地方案。

东软睿驰在 AUTOSAR标准之上打造的 NeuSAR是经过大规模量产验证的基础软件平台,同时东软睿驰也是国内最早量产行泊一体域控制器的Tier1之一,基于NeuSAR基础软件和标准中间件打造的高性价比、高性能等不同系列的行泊一体域控产品已应用于国内多个量产车型。其在各大项目中的适配、开发以及工程化经验等等,都将在中国版“采睿星”接下来本土化量产项目中起到关键作用。

资料显示,东软睿驰NeuSAR基础软件平台可同时支持多种平台,且具有高可扩展性,并通过标准化的接口,大大加速软件功能的开发效率和快速迭代验证,从而保证迅速地向客户交付稳定、高质量的产品。

目前,东软睿驰通过持续升级,完善了AUTOSAR软件框架,推出了面向跨域融合阶段的全新汽车软件应用开发框架 -- NeuSAR SF(ServiceFramework)、完善的工具链 -- NeuSAR DevKit等产品及服务, 助力采埃孚的产品及软件方案更安全、标准、易用。

很显然,采埃孚与东软睿驰这类合作项目并非个例,自动驾驶行业将由过去你追我赶的竞争模式,逐渐向生态圈融合共赢模式演进。这一点,从本届上海车展上的多起合作案例中窥见,而像东软睿驰这类具备核心优势与资源的企业会成为追捧的对象

一方面,市场层面针对应用创新的要求越来越高,对功能迭代的速度要求也越来越快。集中式域控架构下的应用开发还存在诸多难题,尤其是快速兴起的跨域融合功能开发,对面向整车SOA的基础软件平台需求也在凸显。汽车软件极高的复杂度、庞大的规模将前所未有,以上都需要新的开发模式以及应用框架。

另一方面,降本增效的压力正在快速从主机厂层面向供应层传导。可以观察到,去年开始ADAS赛道掀起了降本战,行泊一体方案已经“卷”到单SoC和全国产化方案,域控系统价格也在持续降低。

在压缩硬件成本的同时,针对日益复杂的软件架构与应用开发,采用高效的软件平台来降低系统级的开发成本,不失为应对本轮汽车行业降价潮带来的供应链危机的最佳解决路径。

而东软睿驰基础软件平台NeuSAR基于开放、标准化的SOA架构,可以加速开发过程,并降低复杂性和开发成本,最终支持整车生命周期内的功能更新。

可以说,东软睿驰基础软件平台、中间件、应用开发框架和工具链等技术及服务将成为软件定义汽车模式下的刚需,并成为行业追逐的热门资源。

跨域中央计算平台发布

东软睿驰持续领跑域控赛道

早在去年7月,东软睿驰已经与联合电子达成战略合作,双方在域控制器、中央网关等领域合作,目前联合电子车载计算平台、区域控制器等系列产品内,均有搭载东软睿驰汽车基础软件平台NeuSAR的在研中落地项目。

同样在今年的上海车展上,东软睿驰与联合电子合作研发的面向下一代电子电气架构的跨域中央计算平台产品正式亮相,引领一轮跨域融合新趋势。在该方案中,东软睿驰提供AUTOSAR基础软件和中间件的研发支撑。

(东软睿驰与联合电子联合开发的中央计算平台产品)

随着全球汽车产业步入域集中和域融合的新阶段,行泊一体域控方案高速发展的同时,跨域融合无疑成为了下一阶段最热趋势之一。

但需要正视的是,在多域融合的大势所趋下,整个行业依然面临技术复杂度高、开发模式多样、开发周期短等多维度挑战。

这覆盖了核心芯片、操作系统、复杂中间件、通讯技术、跨域功能等多个领域,需要通过横向集约、协同分工的模式,实现多个控制器开发视图与开发方法的统一,降低开发成本,提升导入整车新功能的速度。

东软睿驰NeuSAR 4.0正是基于多域融时代的产物,其通过将开发视图从域控制器层面向整车层面迁移,解决多核异构域控制器的软件部署难题,打造出广义操作系统的形态。

资料显示,NeuSAR可针对不同场景提供抽象一致的通信能力及基础服务,可以稳定解决跨域融合的典型问题,如跨核调度,域间通信与调度管理等,实现多功能组合开发、多部件分工协同,降低软件开发难度、提高软件复用度,支撑功能快速持续的迭代。

在当下汽车产业变革的关键节点,多域融合的架构转型发展有赖于一个开放、创新、协作的行业生态。

事实上,作为国内域控赛道的领跑者,东软睿驰基于与多方优质供应链企业的合作,在产品推新与量产落地方面也往往能领先行业一步。

据介绍,东软睿驰携手地平线、芯驰等国内头部芯片厂商伙伴,构建了全国首个全国产化自动驾驶域控制器平台。该平台通过预置NeuSAR基础软件和标准中间件、I/O接口等,能够兼容多类型芯片、适配多种算法、支持多样应用场景落地。

特别需要提到的是,随着低成本的单芯片方案成为市场主流,东软睿驰多域融合域控制器 X-Center2.0即将量产;东软睿驰面向L2++级别的高性能行泊一体域控制器X-Box 4.0,大概率成为国内首家基于地平线征程5芯片量产落地的高性能行泊一体域控制器,目前该产品已获得某国内主流车型量产定点,即将在2023年下半年量产上市。

同时东软睿驰也是芯驰科技V9P唯一首发伙伴,V9P是针对行泊一体ADAS域控制器专门设计的新一代车规处理器,采用单芯片可实现主流L2+ ADAS功能及记忆泊车等功能。

本次车展上,东软睿驰还同时宣布与觉非科技、伊世智能、怿星科技多家供应链企业合作,其生态合作圈还在快速扩大。

其中,东软睿驰与觉非科技计划共同推动高等级智能驾驶产品及服务在主机厂中的量产定点与规模化交付;而伊世智能研发的“车载控制器HSM国密算法安全模块”,可全面适配东软睿驰NeuSAR基础软件平台,实现密码套件MCAL驱动模块及信息安全算法接口调用;与怿星科技在车载以太网、新一代智能汽车电子系统与架构等方面联合创新研发。

由上来看,东软睿驰在跨域融合趋势下,已经与众多国内外芯片、算法、安全等多领域的企业进行适配与合作,而基于强大的生态协同优势与能力,东软睿驰已经开启了加速发展模式。

猜你喜欢

转载自blog.csdn.net/GGAI_AI/article/details/1304196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