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应用孤岛遇见RPA:填补业务间断裂与鸿沟

在企业信息化转型与升级过程中,除了信息孤岛、自动化孤岛外,还会出现一种“岛”,制约着企业的运营效率,影响全局决策,阻碍企业生存和发展,这就是应用孤岛。

RPA(机器人流程自动化)可以解决信息孤岛、自动化孤岛问题,而对于应用孤岛,该怎样破解?

应用孤岛(Islands of Application)

一个企业为针对特定业务需求而引入各种应用系统,各系统在单个业务领域虽然具备较强的价值,但应用功能无法紧密联系在一起,导致企业环环相扣的业务被分散的系统分隔开来,形成“孤岛”。

一旦需要面向整个业务过程时,这些无法相互连接的应用功能(孤岛)则不得不依靠其他方式取得连接,这些方式(人工搬运、重上系统等)制约组织整体效率,耗费巨大成本。

为什么会出现应用孤岛?

信息技术是企业实现管理优化的重要手段,然而现实则是,传统信息化建设在一定程度上虽然提高了企业管理和运营水平,但并没有考虑到之后的互联互通,进而产生了信息孤岛、自动化孤岛和应用孤岛等难题,这些难题与企业的管理需求也产生了难以调和的矛盾(如信息孤岛和信息共享的矛盾,应用孤岛和业务整合的矛盾)。

例如,某企业的营销部门为了解决订单管理问题,上线了一套A厂商的CRM系统,导入自己的数据后进行运行。与此同时,与该部门业务连接紧密的物流部门也要解决一些客户问题,于是采购了B厂商的ERP解决方案。之后,供应链部门和财务部门又分别上新了各自的SCM与财务系统。

订单管理通常要与物流、供应链等部门协调才得以完成,但由于不同厂商的平台系统只是出于解决各自问题,并没有互通接口,各系统的数据标准不一、格式也不同,系统便成为了一个个孤岛与烟囱,即所谓的数据孤岛、应用孤岛。

孤岛的产生,一方面源于企业引入的各种应用系统之间缺乏有效的关联;另一方面则是传统软件大多专注于单个或局部资源的管理,缺乏对企业各种资源进行充分整合的能力。

应用孤岛的弊端

当部门需要协作时,各部门的数据被困在各自的孤岛上,无法互联互通,直接影响业务的推进与全局决策的跟进。

此时,各部门也意识到了业务存在的断裂与鸿沟,那么该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1、系统改造。对现有系统进行大规模改造,实现打通。但这一任务过于庞大,耗时长,改造任务由谁来完成,改造后平台的运维又由谁来负责?改造后的系统会不会影响到原部门的使用?

2、推翻重来。直接安装C厂商提供的一整套端到端解决方案。方便省事,可成本过高,谁来买单?

3、维持现状。各系统的数据迁移只能通过人工搬运,由于涉及手动操作的环节较多,常导致很难及时验证和完成订单审核等工作。

管理者和员工均怨声载道。为什么了上新了一堆系统,但是工作效率依旧低下?

解决应用孤岛的一个思路

合理解决应用孤岛问题,即如何低成本、短时间的解决系统间隙、人力数据搬运等问题。此时,RPA解决方案则有了用武之地。

作为解决企业信息化“最后一公里”的推手,RPA软件机器人犹如游荡在各应用孤岛之间的运输艇,负责打通企业信息烟囱,连接各部门系统。

RPA解决方案能有效解决企业常见的信息资源管理系统(如ERP、CRM、SCM等)及办公软件(Excel、Word等)集成难问题,弥补系统之间的差距。

软件机器人启动和使用各种应用程序,打开电子邮件和附件、登录应用程序、移动文件和文件夹,从网页上采集数据。实现数据自动处理,包括数据复制和粘贴、合并、提取、录入等。相比于人力手工操作,更为安全、高效、精准,对数据传输的质量起到了更好的保障作用。

而外挂式部署,则免去系统接口整合成本,可在不改变企业现有IT基础架构的前提下,将不同系统的数据进行提取及整合,实现与企业原有工具的集成,读写数据库、连接到系统API。打通系统间壁垒。

通过RPA,分散在各部门、各个业务单元中的系统实现了整合,企业不必花费大量人力、物力在不同应用系统之间切换,从而解决了运营效率低下和业务反应迟缓等难题,实现增效降本。

猜你喜欢

转载自blog.csdn.net/Sheilasi/article/details/127733808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