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云IoTDA开发实验——基于CoAP协议的产品模型设计

1. 产品模型开发

登录华为云官网:https://console.huaweicloud.com/创建产品。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点击“产品”: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创建产品: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根据手册填写信息: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点击查看详情: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自定义模型: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添加属性: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添加命令: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新增下发参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新增响应参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2. 编解码插件开发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新增数据上报消息: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添加字段: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添加命令下发字段: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添加命令响应字段: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将产品模型中的属性命令与消息中的对应: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点击保存: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点击部署: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3. 验证功能定义及插件

创建虚拟设备

进行在线调试: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选择“虚拟设备”,点击确定: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模拟数据上报(有问题)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点击“设备模拟器”: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输入十六进制码流:0032352E3836352E33,点击发送:
,
调试指南https://support.huaweicloud.com/devg-iothub/iot_02_9988.html
这一步有问题,与预期效果不符: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模拟打开蜂鸣器命令下发业务流程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发送成功: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设备模拟器中输入:0200010001,点击发送: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可以看到如下日志: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表明产品模型与编码插件开发正常,平台能够正确接收设备上传的十六进制码流。

猜你喜欢

转载自blog.csdn.net/ungoing/article/details/129832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