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网面试(排查及分析思路汇总)

目录

1. Windows 入侵排查思路?

2. Linux 入侵排查思路? 

3. Linux 常⽤排查命令有哪些? 

4.应急响应的排查思路?

5. 如何检测 webshell?

6. Java 内存马排查有了解吗

7.给你⼀个比较大的日志,应该如何分析 ?

8. 如何分析被代理出来的数据流 ?

9. 被攻击后,⽇志⽂件以及⽊马⽂件被删除怎样排查 ?

10. 通过wireshark工具如何对流量进行溯源?

11. 几台服务器在内网,其中一台被打穿,如何排查?  


1.Windows 入侵排查思路?

1. 收集信息:收集与系统安全相关的信息,包括⽇志⽂件、进程列表、⽹络连接、系统配置等。

2. 分析信息:对收集到的信息进⾏分析,确定异常⾏为和潜在威胁。

3. 确认威胁:确认系统存在威胁,并确定其类型和程度。

4. 阻⽌攻击:采取相应的措施,尽快阻⽌攻击并减少损失。

5. 恢复系统:对受到攻击的系统进⾏恢复,确保其正常运⾏。

入侵排查的几种方法:

1. 使⽤防病毒软件:定期使⽤防病毒软件扫描系统,及时发现并清除潜在的威胁。

2. 定期更新系统:定期更新系统和安全补丁,以确保系统的安全性。

3. 监控⽹络连接:监控⽹络连接情况,及时发现异常连接和流量,以及⾮法访问尝试。

4. 分析日志文件:分析⽇志⽂件,了解系统的使⽤情况和异常⾏为,及时发现威胁。

5. 使⽤安全工具:使⽤安全⼯具,如⼊侵检测系统、⽹络监控系统等,帮助发现和阻⽌威胁。

6. 加强用户教育:加强⽤户教育,提⾼⽤户安全意识,减少⼈为因素对系统安全的影响。

2.Linux 入侵排查思路?

1. 收集基础信息:收集系统的版本、配置⽂件和⽇志等信息

2. 分析异常行为:例如不寻常的进程、⽹络流量或⽂件更改。

3. 确认入侵点:确定攻击者可能⼊侵的⽅式,检查是否存在未修复的漏洞。

4. 隔离受感染的系统:及时隔离受感染的系统,以限制损害并避免进⼀步传播。

5. 恢复系统:清除恶意代码并修复受损部分,通过备份恢复数据和配置⽂件,确保系统安全。

6. 收集证据:收集⼊侵事件的详细信息,包括攻击的时间、⼊侵的⽅式、影响范围、损失情况等。

3.Linux 入侵排查思路?

1. top:显⽰当前系统中最占⽤ CPU 和内存的进程。

2. ps:显⽰当前系统所有运⾏的进程列表。

3. netstat:显⽰⽹络连接状态和统计信息,如打开的端口、TCP/UDP 连接和⽹络接口等。

4. ifconfig/iwconfig:显⽰⽹络接口的状态和配置信息。

5. ping/traceroute:⽤于测试⽹络是否连通以及检测⽹络故障的⼯具。

6. df/du:显⽰磁盘使⽤情况,包括已⽤空间和可⽤空间等信息。

7. ls/lsof:⽤于查看打开的⽂件、⽬录和⽂件描述符。

8. strace/ltrace:跟踪应⽤程序执⾏期间的系统调⽤和库函数调⽤。

9. tcpdump:捕获⽹络数据包并将其记录到⽇志⽂件中,以便进⾏后续分析。

10. tail:实时监视⽇志⽂件,并显⽰最新添加的⽇志信息。

4.应急响应的排查思路?

1. 确认事件:⾸先需要了解事件的具体情况,包括发⽣的时间、影响范围、受影响的系统和服务等信息。同时还需要判断是否存在钓鱼邮件、病毒感染等情况,以确定是否存在⽹络安全事件。

2. 收集证据:在确认安全事件后,需要及时收集相关证据,包括⽇志记录、⽹络流量、进程信息、⽂件系统 状态等信息,并进⾏存档备份。这些证据可以为后续的分析提供依据。

3. 分析数据:对收集到的证据进⾏分析,尤其是⽇志和⽹络流量等数据,可以帮助快速定位问题和确认是否存在攻击⾏为。在分析过程中常见的⼯具,Wireshark、Nmap、Sysinternals 等。

4. 阻⽌攻击:在确认存在攻击⾏为后,需要⽴即采取措施,阻⽌攻击并保护现有系统。这些措施包括封锁⽹络、隔离受感染主机、关闭漏洞等。

5. 制定应急计划:根据分析结果,制定相应的应急计划,确保系统能够迅速恢复正常的运⾏状态。应急计划应该包括恢复数据、修复漏洞、加强安全防御等⽅⾯。

5.如何检测webshell?

 Webshell是指嵌⼊到Web服务器上的⼀种命令执⾏环境,可以通过Web页⾯或HTTP协议与其进⾏交互,攻击者可以利⽤Webshell来执⾏各种恶意操作。

检测Webshell可以使⽤以下⼏种⽅法:

1. 查看Web服务器访问⽇志:Webshell通常会产⽣异常的⽹络流量,例如向⾮标准端⼜发送POST请求等。查看Web服务器的访问⽇志,观察是否存在异常的请求。

2. 安全扫描⼯具:使⽤安全扫描⼯具对Web服务器进⾏扫描,以检测是否存在Webshell。常⽤的安全扫描⼯具包括Nessus、OpenVAS等。

3. ⽂件监控:Webshell通常会将恶意代码写⼊某个⽂件中,因此可以通过⽂件监控⼯具来检测Webshell。例如,当⽂件被修改时,⽂件监控⼯具会⽴即发送警报。

4. 内存监控:有些⾼级的Webshell可能不会在磁盘上留下任何痕迹,⽽是直接将代码注⼊到内存中。因此,以使⽤内存监控⼯具来检测是否存在Webshell。

5. 安全审计:对Web服务器进⾏安全审计,检查是否存在安全漏洞,例如⽂件上传漏洞、命令注⼊漏洞等。攻击者通常会利⽤这些漏洞来上传Webshell。

以上⽅法并不能完全保证检测到所有的Webshell,因此建议在Web服务器上部署安全防护解决⽅案,定期进⾏安全扫描和审核,并及时更新软件补丁。

6.JAVA内存马排查有了解吗?

Java内存马,也称为Java远程代码执⾏漏洞,是⼀种利⽤Java反序列化漏洞的攻击⽅式。攻击者可以通过构造恶意的序列化对象,将其发送给⽬标服务器并触发反序列化操作,从⽽在⽬标服务器上执⾏任意代码。

以下是⼏种排查 Java内存马的⽅法:

1. 追踪⽇志⽂件:如果系统已经被攻击,应该⾸先检查系统的⽇志⽂件,查找异常的请求或响应内容,并结合其他的信息确定是否存在Java内存马。

2. 检查⽹络流量:可以使⽤Wireshark等⽹络抓包⼯具来监视服务器的⽹络流量,并分析报⽂中的数据内容,查找是否存在异常的Java序列化数据。

3. 检查反序列化漏洞:Java内存马利⽤了Java反序列化漏洞,因此我们可以使⽤⼀些反序列化漏洞扫描⼯具(如 ysoserial)来检测系统是否受到这类漏洞的影响,并及时修补漏洞。   

4. 检查系统进程:Java内存马通常会在⽬标服务器上启动⼀个新的进程来执⾏恶意代码,因此可以通过检查系统进程列表,查找是否存在不明确的、异常的进程。  

5. 安装安全软件:为了更好地保障系统的安全性,可以安装⼀些专业的安全软件,如杀毒软件、⼊侵检测系统(IDS)等,并定期进⾏扫描和审计。

7.给你一个比较大的日志应该如何分析?

可以通过合理地利用计算机硬件(例如使⽤多核CPU和⾼速磁盘)来提高处理效率。同时也可以将任务分解成多个小部分进⾏并行处理,以进⼀步提升分析效率。

具体过程如下:

1. 对日志文件进行预处理:如果⽇志⽂件⽐较⼤,⾸先可以考虑对其进⾏切割、筛选等操作。(可以使⽤Linux系统中的split命令将⼤型⽇志⽂件拆成多个⼩⽂件,以便于后续的处理。 )

2. 确定日志格式:在分析⽇志之前,需要了解⽇志的格式,例如时间戳、事件类型、IP地址等信息。这有助于我们快速定位和分析⽇志中的内容。

3. 使用工具进行分析:⽬前市⾯上有很多针对⽇志分析的软件⼯具,例如ELK Stack、Splunk等。这些⼯具能够帮助我们更加⾼效地分析、搜索和可视化⽇志数据。

4. 定义分析目标:在开始分析⽇志之前,需要明确所需得到的结果以及要回答的问题。例如,我们可能需要查找某个特定的事件或⾏为、识别与安全相关的异常或潜在威胁等。

5. 进行分析并记录结论:根据分析⽬标,采⽤相应的⽅法和⼯具对⽇志⽂件进⾏分析,并记录分析结论。同时要把发现的异常或有⽤的信息进⾏整理和汇总。

6. 采取相应措施:根据分析结果,确定需要采取的措施。例如,修复漏洞、更新安全策略、加强访问控制等。

8.如何分析被代理出来的数据流?

被代理出来的数据流通常是由代理服务器拦截并转发的,可以借助代理⼯具(如 Burp Suite)等⼯具来对数据流进⾏分析。以下是⼀些可能的分析⽅法:

1. 拦截和重放请求:通过拦截请求,并对其做出修改,然后再次发送请求到⽬标服务器上,观察应⽤程序如何响应这些请求。

2. 查看请求和响应头信息:包括 cookies、UserAgent 等。

3. 分析 HTTP 响应体:代理⼯具能够捕获 HTTP 响应体,可以查看应⽤程序返回的 HTML、JavaScript、CSS、图⽚等内容,以便了解应⽤程序的结构和⾏为。

4. 查找敏感信息:对所有的 HTTP 流量进⾏记录和分析,通过搜索敏感信息来查找密码、凭据等敏感信息是否泄露。

5. 使⽤插件进行分析:代理⼯具通常具有各种插件,例如 XSS 扫描器、SQL 注⼊扫描器、漏洞扫描器等,可以使⽤这些插件来检测应⽤程序中的漏洞和安全风险。

9.被攻击后,日志文件以及木马文件被删除怎样排查

1. 查看系统备份:如果您的系统进⾏了定期备份,那么可以尝试从备份中恢复丢失的⽇志⽂件和⽊马⽂件。如果备份没有受到攻击,那么这种⽅式可能会⾮常有效。

2. 恢复已删除⽂件:⼀些数据恢复软件,例如Recuva、EaseUS Data Recovery等

3. 检查其他主机:如果您的系统被集成到⽹络中,可以检查其他主机是否有相同的攻击迹象和后门程序。

4. 分析系统快照:如果您的系统⽀持系统快照功能,例如 Windows 系统还原点,可以尝试回滚系统至之前的快照状态,并分析该状态下的⽇志信息和系统状态,以寻找攻击⾏为的证据。

5. 日志审计:如果⽇志⽂件被删除,可以尝试通过其他渠道收集⽇志信息,并进⾏审计分析。例如,可以检查⽹络流量、系统性能、系统进程等信息,以确定是否存在异常⾏为。

10. 通过wireshark工具如何对流量进行溯源?

1. 打开Wireshark软件并开始捕获⽹络流量。 

2. 过滤出需要关注的数据包。例如,在Wireshark中使⽤过滤器“ip.addr == [⽬标IP地址]”来过滤出相关数据包。

3. 找到涉及⽬标IP地址的数据包,并分析它们。可以查看数据包的详细信息,例如源IP地址、⽬标IP地址、端口号、协议类型等,以获取更多有关攻击者的信息。

4. 根据数据包的来源IP地址和端口号,确定攻击者可能所在的⽹络或主机。可以通过WHOIS查询来了解更多信息,例如注册⼈姓名、电⼦邮件地址、电话号码等。

5. 对数据包进⾏深⼊分析,以判断是否存在恶意活动。例如,检查数据包中传输的⽂件是否被感染,或者检查是否存在异常流量或频繁的连接尝试等。

11. 几台服务器在内网,其中一台被打穿,如何排查?

在排查⼀台服务器被攻击后,需要采取快速⽽有针对性的措施,并结合具体情况进⾏分析和修复,以保护系统和敏感数据的安全性。

1. 保留现场:、更好地了解攻击者的⾏为、恶意代码的传播路径以及其他可能受到影响的系统或数据。

2. 收集证据:如⼊侵检测⽇志、应⽤程序⽇志、⽹络流量捕获等。这些证据可以帮助我们确定攻击的类型、攻击的时间以及攻击者所使⽤的⼯具和技术。

3. 切断网络连接:这可以通过拔掉网络电缆、关闭相关端口或禁⽤⽹络适配器等⽅法实现。

4. 分析恶意代码:确定其⾏为、传播⽅式和危害程度。

5. 验证系统完整性:如检查系统⽂件的哈希值、比较配置⽂件的差异等。

6. 进⾏漏洞扫描:对整个内⽹进⾏漏洞扫描,以确保其他服务器没有被攻击。工具如 Nessus、OpenVAS 等。

7. 加强安全措施:如更新补丁、升级软件、增强防⽕墙规则等。

猜你喜欢

转载自blog.csdn.net/m0_64376527/article/details/1308307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