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中心化】如何看待最近的模块化前端文档创业潮?是否是时代奇点?欢迎探讨!

知乎上有个问题:

双向链笔记产品: RoamSearch, Obsidian, Notion, 国内的印象笔记, 我来, 纷纷推出了双向链功能, 为何"双向链"这个功能会在笔记产品中火了起来, 其究竟解决了记笔记人群的什么需求与痛点?

我们知道过去的文档类产品都是纯粹的word协作,无法根据个人的知识结构去构建起逻辑关系的,那么什么是双向链呢?

我们看下知乎的介绍:

如果还没有明白,可以在文末留言。

如果看明白了,我们会发现这样的双向链其实在万维网的白皮书里就已经提到过:

preview

来自以上内容:

“链接允许信息以拓扑结构演进,因此可以对人的知识状态进行建模,在任何时候都是没有限制的。”

我们发现万维网白皮书上的描述,跟今天我们看到的协同类笔记是一模一样的,不觉得有意思么?

那么为什么万维网没有实现这个愿景,却被notion roam wolai这类文档类产品实现了呢?万维网的理想经历了30年才实现意味着什么,这背后是什么力量的博弈,或许意味着什么时机即将到来?

关于这一点,可以看我在知乎的回答:

https://zhuanlan.zhihu.com/p/222937417

万维网这个处女地经历了一个从企业进入开发赋能B端,再到赋能P端的过程,而这个过程可以概括为“场景营造+场景变现”

在万维网的前30年一直是企业在进行开发,它当然不会照顾个人如何在互联网上构建知识结构,而是去着眼于如何进行开发为自己牟利。

包括蒂姆本人也没有想到可以为个体构建协同工具的文档,而是做了一款浏览器,完成万维网的理想。

然后我们就认识到:从浏览器的信息拓扑演进到个体的信息拓扑演进,其实是一个从“中心化的信息存储——>个人调用信息”,向着“去中心化的信息存储——>个人的信息进行协作”的一种转变。

也就是说双向链技术从中心化向去中心化转变,这意味着什么呢?

首先说为什么万维网的理想今天才实现:

蒂姆伯纳斯李在创建万维网的时候,希望万维网是不隶属于任何个人和企业的“去中心化”网络,但是基于这个万维网上建立起来的所有的产品都是企业研发的 为企业自己去赋能的中心化的工具,在当时开发一款协同的笔记类产品既没有市场、也没有赚钱的前景,反而是为企业赋能,让极客创建一些中心化的通讯、搜索、电商场景更加的符合万维网的历史发展阶段。

然而今时不同往日,企业的“自上而下构建场景”的模式已经几乎走到了穷途末路,而这个时候让个体协同起来,以自下而上的方式营造场景就成了一个新的蓝海,那么个体如何去自下而上的营造场景呢?

这个产品应该怎么设计呢?

这就牵扯到了双向链的思维,让个体可以无限可拓的构建信息场景,同时搭配了一个“区块引用”的理念,也就是notion的层层嵌套的理念,让个人可以像企业一样构建起应用场景。

这意味着什么呢?

关于这个产品的前景我已经做了一些畅想,详细可以点击链接:

https://zhuanlan.zhihu.com/p/255186420

如果你也对这个问题感兴趣,欢迎加群探讨

我们目前已经有了场景去中心化讨论群,添加我的微信ketuo_future,拉你入群详聊,没准这个前端的模块化产品将成为互联网发展的历史奇点,我们已经不能再等待了!

猜你喜欢

转载自blog.csdn.net/weixin_46216698/article/details/108777942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