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资「喂饱肚子」,副业「养活灵魂」!职场人的生存之道

前几天,在知乎上看到这么一个问题:

工资可以「喂饱肚子」,副业可以「养活灵魂」,对此你怎么看?

8b1269c41a35297ca74db17efd6e965f.png

这个观点还挺有意思的。

工资可以喂饱肚子,副业可以养活灵魂。我感觉这个定义基本准确。

现在对于大多数职场打工人来讲,一个月五六千的工资,确实也刚够吃饭和租房的,如果再加上结婚、买房、生孩子、养孩子的话,单纯靠工资确实够呛,所以,如果只靠工资来养家的话,安全性不够。何况,现在的工作不像三十年前了,现在的工作非常具有不稳定性和没有安全感,因为动不动可能就会被毕业裁员或者组织优化了。

那副业是打造自己多元化收入结构的方式之一,应对未来的不确定性。

人为什么焦虑和恐惧呢?无非就是对未来没有掌控感,未来具有不确定性吗?那多做一份副业,既可以补贴家用,还可以应对失业危机带来的恐惧和焦虑。

为什么是副业来养活灵魂,工资是来喂饱肚子呢?这段话我之所以说定义相对比较准确,是因为我们这个时代的人,是被社会异化的一种人。

为什么张雪峰比较火?原因就是张雪峰可以为学生提供择业指导。这里的择业指导指的是:选择专业的指导。张雪峰在指导择业的时候,最经常问的一句话是:你家庭条件怎么样?对吧?而不是问孩子的兴趣爱好是什么?

原因不言而喻了。也就是大家在选择专业的时候,未来选择工作的时候,基于的是:哪个专业挣钱多,容易就业?哪个行业比较火,所以,我就从事哪个行业。而不是基于自己的兴趣爱好。

人为了钱工作,只是迫于生存压力而做出的选择,并不是基于自己的理想或者兴趣。

基于生存而做的选择是很难养活灵魂的,因为大多数人从事的工作或者岗位都是自己不喜欢的,但是,迫于生存,又不得不做。

这就是社会对人的一种异化。

这时候,灵魂怎么办?可能只能在业余时间基于自己的爱好和特长去做一些副业了。这种基于兴趣爱好和特长做的副业,大概率是自己比较喜欢的事情,那这种事情是更容易给人带来快乐的,既能够挣点钱,还能够陶冶情操,养活自己的灵魂。

我们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拧巴的现象吗?我感觉问题就在于专业化分工。

现代社会最大的陷阱就是高度的专业化分工,这种流程化,工程化,标准化以及规模化的方式虽然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但是也确确实实非常方便的控制了生产力。

人类就像是机器上的某个螺丝钉,只要机器不停地运转,我们打工人似乎就无法停下脚步,不断地陷入内卷之中。

专业化的分工对于人来讲,有两大陷阱:

1、将人进行了工具化,单一化,可替代性变得非常强,你不干,就很容易找到替代者将你替代。所以,专业化的陷阱之一就是将人进行了标准化。

2、因为标准化了,工具化了,单一化了,工作和生活的意义和价值以及丰富度大大减弱,偏安一隅,在仅限的岗位和领域工作,限制了人的能力和思想。

而我们的教育并不是培养人的人格、精神、价值观、能力等价值理性人,而是工具理性人。

著名的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曾经将人类的行动分为两种,一种是工具理性行动,一种是价值理性行动。前者是指以明确的有用性为目的,被个体做理性计算后得出的最符合成本/收益原则的行动,后者则是指由于坚定地相信某一行动所具有的价值属性而采取的不计成本的行动,它超越了单纯“效用”的逻辑。

法国社会学家涂尔干曾经写了一本名为《社会分工论》的书。简单来说,人类从传统社会进入现代社会的一个最大的变化,就是整个社会领域的职业分化愈加细密,社会分工系统愈加复杂,职业门类日益多样。在此基础上,整个社会对专业化的要求日益凸显。涂尔干将这种基于职业分工形成的人与人组成社会的联结方式称为“有机团结”。在一个“有机团结”的社会中,人类不仅依靠职业来满足自己的基本生计,同时也依靠职业来安顿自我的生命。是否有一技之长、是否有“吃饭的手艺”成为现代人重要的焦虑来源。

由此,现代的高等教育在一定程度上脱离了古典时期的大学和学院培养人的德性、善良和品格的教育目标,而把能否培养出有专业技能的人才渐渐变成了教育的核心命题。

所以,我们人类被可量化、有用性所裹挟了。这也是一种异化。

专业化分工是造成打工人焦虑的原因之一,这时候,想摆脱焦虑,可能只能靠副业来养活灵魂,滋润自己了。

其实,基于此,我给大多数普通的职场打工人的建议是:把上班当成副业,把个人发展当成主业,可能你会有更好的收获。可以把公司看作是你给自己找了一个交社保的渠道,这样既能有一份稳定的收入,还能在工作外的时间拿出更好的状态提升自己。8 小时之内求生存,8 小时之外求发展,这样的策略可能会让你更清醒,生活得更幸福。

点击下方公众号卡片,关注我

在公众号对话框,回复关键字 “1024”

免费领取副业赚钱实操教程

8c928d13134b329b91140e949945039e.png

猜你喜欢

转载自blog.csdn.net/loongggdroid/article/details/132463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