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前端学院第一天——前端的一些知识

第一天:

1、 HTML、XML、HTML5

HTML5是HTML的新标准,增加了很多新的标签,语义性更强;XHTML是HTML和XML的“杂交”,对语法要求更严格,如标签必须闭合。

2、 Web Server与Web Service

Web Server有比如Apache,Nginx,IIS等或者当今用Node.js自定义服务端。

Web Services 是一个整体的是一个整体的服务系统,过web网络来实现用户服务的一套系统,如邮件系统的Web Services,一些API接口等

3、一个普通网站访问的过程:

1)用户操作浏览器访问,浏览器向服务器发出一个 HTTP 请求;

2)服务器接收到 HTTP 请求,WebServer 进行相应的初步处理,使用服务器脚本生成页面;

3)服务器脚本(利用Web Framework)调用本地和客户端传来的数据,生成页面;

4)Web Server 将生成的页面作为 HTTP 响应的 body,根据不同的处理结果生成 HTTP header,发回给客户端;

5)客户端(浏览器)接收到 HTTP 响应,通常第一个请求得到的 HTTP 响应的 body 里是HTML 代码,于是对 HTML 代码开始解析;

6)解析过程中遇到引用的服务器上的资源(额外的 CSS、JS代码,图片、音视频,附件等),再向 Web Server 发送请求,Web Server 找到对应的文件,发送回来;

7)浏览器解析 HTML 包含的内容,用得到的 CSS 代码进行外观上的进一步渲染,JS 代码也可能会对外观进行一定的处理;

8)用户与页面交互(点击,悬停等等)时,JS 代码对此作出一定的反应,添加特效与动画;

9)交互的过程中可能需要向服务器索取或提交额外的数据(局部的刷新,类似微博的新消息通知),一般不是跳转就是通过 JS 代码(响应某个动作或者定时)向 Web Server 发送请求,Web Server 再用服务器脚本进行处理(生成资源or写入数据之类的),把资源返回给客户端,客户端用得到的资源来实现动态效果或其他改变。

4、浏览器内核

浏览器就是对HTML+CSS+JS文件内容进行翻译,并允许用户通过页面与网站进行交互的一种软件。

内核的目的都是为了解析(翻译)前端语言形成可视化页面,但是由于设计理念等细节的差异性,导致不同的内核体现出不同的特性,例如有的访问速度快、有的扩展性强、有的大而全、有的小而美等等。主流浏览器的内核如下



猜你喜欢

转载自blog.csdn.net/qq_37155582/article/details/80724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