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压线路距离保护程序逻辑原理(一)

为了保证高压线路输电的稳定性和可靠性,通常要求高压电网构成多侧电源的环形电网。在这种电网中简单的电压电流保护往往不能满足保护的基本要求,例如方向电流保护往往不能保证有选择性地切除故障。为此,在多侧电源的环形电网的线路上配置了选择性较强的距离保护。这是一种反映保护安装处至故障点的距离,并根据距离远近而确定动作时限的一种保护装置。微机型距离保护与常规距离保护一样,是遵循这一条原则的,所不同的仅仅是采用微机的软件方式来完成距离保护的阻抗计算与逻辑判断。

    一、距离保护的中断服务程序原理

在本节分析的高压线路距离保护软件以11型微机距离保护为原型,其主程序同图2-5所分析。该型距离保护的程序逻辑反映了典型的距离保护的原理,因此它与常规的距离保护有类似之处,只不过它是用软件构成起动元件Dl1,选相元件,相继故障判别元件DI2,阻抗元件ZI、ZII、ZIII及振荡闭锁元件ZDB。

    与其他微机保护相比,距离保护有一定的特殊性,它首先反映在采样中断服务程序上。因为微机型距离保护是采样计算故障线路阻抗来完成程序逻辑判断的一种保护,如果在单相接地故障后发展成两相接地故障,那么采样计算阻抗的变化必定要影响到保护其后的程序逻辑判断。所以在通用的采样中断服务程序中增加了相继故障的判断程序,如图3-5所示(请注意与图2-6比较)。

在图3-5中,有两个标志位QDB和ZDB,它们起到对程序的切换作用。QDB是起动标志位,DB是振荡闭锁标志位,它们有以下四种状态:①当QDB=0,ZDB=0时标志着系统正常运行:②起动元件(DIl)起动后QDB=1,ZDB=0,此时仍定时进入采样中断服务程序,但每次采样中断因QDB=1,DI1程序段被“旁路”而进入了相继故障判别(DI2),这还意味着距离保护的起动元件DI1起动后自保持。此时求和自检也停止了,一方面加快了保护动作,另一方面起动后如继续电流求和自检就可能会受故障电流非周期分量影响使TA饱和而自检出错误报警;

非周期分量影响使TA饱和而自检出错误报警;③振荡闭锁时置ZDB=l、QDB=0。这时DIl和DI2子程序均被旁路。这样就保证了振荡闭锁时,保护不被开放,达到闭锁DI1的目的。在振荡闭锁期间保护如需动作一律作三跳处理,也就没有必要判相继故障了,因此DI2也被旁路;④在保护初始化时置QDB=l、ZDB=1,即暂时退出采样外的所有其他功能,待开放中断后再置QDB=ZDB=0,进入正常运行。

    图3-5所示距离保护采样中断服务程序是简化了的框图,它将控制字和距离压板及标志位DIFLGB的检查省略了,实际的11型距离保护采样中断服务程序如附图12所示。附图12与图3-5的逻辑流程是基本相同的,附图12中增加了KG-15和压板的检测及标志位DIFLGB=1的检测,这是实际保护软件必须有的。

猜你喜欢

转载自blog.csdn.net/weixin_42937161/article/details/131465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