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智创始人陶闯博士:利用数字孪生空间计算供需平衡寻找最优解|元宇宙与碳中和

近日,由国富资本、亿欧、元宇宙与碳中和研究院等机构联合主办的“元宇宙与碳中和”高能对话圆满结束。维智科技创始人陶闯博士受邀出席,对如何利用数字孪生进行城市空间计算保障供需平衡赋能碳中和进行了详细阐述,与会嘉宾及观众对此议题展开了持续热议。

中国碳达峰碳中和战略及路径

中国工程院近日在北京发布重大咨询项目成果《中国碳达峰碳中和战略及路径》提出,中国二氧化碳排放有望于2027年前后实现达峰,峰值控制在122亿吨左右。在此基础上推动发展模式实现根本转变,可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同时中国工程院也提出三点建议,其中强化科技创新,以关键技术的重大突破支撑实现碳中和是关键战略步骤。

当前正处于元宇宙的萌芽期,目前国内也有机构提出元宇宙是整合多种新技术而产生的新型虚实相融的互联网应用和社会形态,是映射现实世界的在线虚拟世界,也是越来越真实的数字虚拟世界。长远看,虚拟世界和现实世界会形成紧密融合和互动 – 虚实共生。当下可以看到现实世界中存在的诸多问题,比如资源分配不均、供需关系不匹配等诸多难题,元宇宙等新型数字技术的引入,不仅能够带来巨大的增量市场空间,同时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对当下所面临的各项挑战提出解决方案。

加快数字经济智能决策助力碳中和

我们可以看到经济发展在供给侧的改革,某些层面是因为产能过剩,需要通过市场调节和集中调控共同参与的方式才能平衡好。那么如何能够在提升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双收的同时,以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为重要手段实现经济发展与碳排放脱钩,是数字技术产业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

城市是可以计算的,时空大数据、知识图谱、深度学习等技术的应用目前已在一定层面上解决城市数字孪生的建设,当然这里的数字孪生城市不是指简单的可视化再建,而是构建一个具备智能决策能力的城市“AI大脑”,城市规划、产业上下游的发展不再仅依靠人的经验进行计划和执行,规模化的数据分析、AI智能测算以及虚实融合的应用承载应成为城市管理者、决策者的有力武器。宏观上可以支撑城市的人口分布、核心产业发展与就业等,微观上可以支撑园区招商引资、社区配套设施建设问题,通过数字化解决供需平衡和城市问题,是初级阶段元宇宙在发展和应用中应该探索的方向。举一个简单的例子,现在各车企正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为市民布设大量的充电站成为核心诉求之一,如果各车企完全掌握充电桩布建的自由度,在未来一定会直接带来电站基建等资源和能源的浪费,技术的发展是循序渐进的,技术的更替也是日益增长,在新的需求逐渐满足人民的同时,其布局在初期是可以被合理优化的。

基于多年在时空智能领域的技术沉淀,维智原创全栈“时空AI”技术逐步应用于各行各业的数字化转型实施,利用动、静态的空间计算,支撑城市与企业在业务层面的智能决策。其中维智时空AI研究院在技术层面突破了万亿特征的时空知识图谱优化计算,能够基于时空图谱进行跨场景的上百种决策算子,构建数据时空化、时空图谱化、图谱智能化三大战略实施,并打造“Phy-gital飞吉特时空智能平台”,形成更通用的产品服务模式解决零售、金融、地产、酒旅等行业的数字化转型。

扫描二维码关注公众号,回复: 16984623 查看本文章

面对城市的数字化转型,小到城市停车、共享单车的量级规划等,大到实体经济的增长与发展、资源供需平衡、交通设施便利度等问题,我们都在不断尝试时空AI的整套体系来做智能决策与预测。城市里有人、车、物的不断的流动,每天有大大小小的事件发生,这些也都是数字化技术所要覆盖的层面。在元宇宙与碳中和发展中形成双螺旋互促发展,利用数字孪生空间计算解决城市供需平衡问题。

亿欧的总裁王彬先生最后总结道:“数字孪生+智能决策”就是元宇宙。陶闯博士的很多观点都让我们大受震撼,倒逼供给侧改革,肯定会推动技术变化。元宇宙是朵云,碳中和是座山,山和云怎么融合就是碳中和与元宇宙的结合。

猜你喜欢

转载自blog.csdn.net/HaishenTech/article/details/1242446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