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大模型技术基础系列之:大规模数据处理与特征工程

作者:禅与计算机程序设计艺术

1.背景介绍

自从大数据的到来,越来越多的人研究和开发基于大数据的人工智能(AI)产品与服务,例如推荐系统、搜索引擎、图像识别、语音助手等。 但是,如何有效地处理海量的数据并提取其特征成为一个重要的难点,也是众多人工智能模型研究者面临的关键挑战。如何高效地训练高维度、高纬度的机器学习模型,如何对数据进行降维、特征选择、特征提取,都成为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Google在近几年推出了TensorFlow和谷歌的Berkeley团队的deepMind团队也在不断探索新的AI技术,通过深度学习的方法取得了突破性的进步。随着模型的复杂程度增加,在训练上所耗费的时间也越来越长。因此,如何快速、高效地处理和训练这些模型成为AI领域的重中之重。 2.核心概念与联系 首先要明确两个概念:数据处理(Data Processing)和特征工程(Feature Engineering)。它们分别对应于机器学习模型的训练和建模过程中的不同阶段。

  • 数据处理:数据处理阶段包括数据采集、清洗、存储、转换等环节。主要目的是将原始数据转化成可用于建模的结构化数据,从而让模型能够更好地分析、理解和预测数据内在的意义。
  • 特征工程:特征工程是数据处理阶段的一个分支,主要目的是通过提取、转换或删除一些原始数据中的不可或缺的信息,从而使得模型更加具有泛化能力、适应变化、提升性能。特征工程可以帮助我们发现、理解和选择最优的特征,并有效地降低计算复杂度、提升模型的效果。

2.1 大规模数据处理与特征工程概述 目前,大规模数据处理与特征工程主要涉及三个方面:数据采集、特征抽取、特征选择。

  • 数据采集:数据采集环节通常由数据获取平台完成,包括爬虫、API接口、数据库和文件等。目标是收集海量数据,以便后续处理。数据采集方式多样,如通过爬虫抓取互联网信息、通过API调用数据服务、从离线存储库读取数据。
  • 特征抽取:特征抽取又称为特征工程,它是指从原始数据中提取特征,以便做到更好的模式匹配、分类、回归、聚类等任务。特征工程方法常用算法如KNN、决策树、朴素贝叶斯、SVM、PCA等。特征工程的基本思想是从已有数据中找寻有用的信息,建立特征表示形式,降低模型的复杂度,提升模型的预测精度。
  • 特征选择:特征选择,是特征工程的一项重要任务。特征选择就是从很多特征中选取一个合适的子集,去掉冗余的、无用的或重复的特征。特征选择对模型训练有积极作用,可以提升模型的泛化能力,降低过拟合,提高模型的鲁棒性。特征选择有很多种方法,如过滤法、Wrapper法、Embedding法、递归消除法等。

2.2 TensorFlow的应用场景 TensorFlow是一个开源的软件框架,用于构建机器学习模型。TensorFlow支持多种编程语言,包括Python、C++、Java等。由于TensorFlow强大的功能,它被广泛应用在许多领域,包括计算机视觉、自然语言处理、推荐系统、生物信息学等。 TensorFlow的主要特点如下:

  • 使用简单:TensorFlow提供了易用、灵活的接口,使得模型的搭建、训练、部署等过程变得十分容易。
  • 可移植性:TensorFlow可以运行在各种平台上,包括CPU、GPU、移动端等,并且提供不同平台下的自动优化工具。
  • 模块化设计:TensorFlow采用模块化的设计理念,不同组件之间通过边界清晰、通信简洁、接口一致的方式相互交流。
  • 支持多平台:TensorFlow支持主流的操作系统,包括Windows、Mac OS X、Linux等,并且在各个平台下都可以使用GPU进行加速。 TensorFlow的应用场景包括以下几种:
  • 自然语言处理:TensorFlow在自然语言处理领域有着丰富的经验。比如,用于文本分类、词向量生成、命名实体识别、文本摘要、文本生成等任务。其中,文本生成任务是最具实践价值的应用。
  • 图像识别:TensorFlow在图像识别领域也有着丰富的经验。比如,用于对象检测、图像修复、图像超分辨率、图像风格迁移等任务。
  • 搜索引擎:TensorFlow的可扩展性和分布式的特性,使其可以在大数据量情况下快速响应请求。
  • 推荐系统:TensorFlow在推荐系统领域也有着丰富的经验。比如,用于电影推荐、新闻推荐、菜品推荐等任务。
  • 其他领域:TensorFlow也被广泛应用在其它领域,如生物信息学、金融市场分析、医疗健康管理等。

3.核心算法原理和具体操作步骤以及数学模型公式详细讲解 目前,大规模数据处理与特征工程的方法主要包括数据预处理、特征工程、降维、特征选择、异常检测、随机森林、GBDT等。 3.1 数据预处理 数据预处理的主要目的就是将原始数据转化成可用于建模的结构化数据,一般包括数据清洗、数据转换、数据归一化等。数据清洗包括数据缺失值填充、异常值处理等;数据转换包括数据格式转换、数据编码转换等;数据归一化则是指对数据进行标准化或零均值化。 常用的预处理技术有:

  • 缺失值处理:用众数/平均值/中位数等方式填补缺失值。
  • 异常值处理:对于异常值较少的数据集来说,直接丢弃;对于异常值较多的数据集,可以通过四分位距法等方法进行检测和处理。
  • 特征转换:将类别型变量转换为数字型变量。
  • 特征选择:删除无关特征、PCA、特征降维等。
  • 数据切分:将数据划分为训练集、验证集和测试集。

3.2 特征工程 特征工程,是指对原始数据进行特征抽取、转换或删除等操作,以便更好地建模和预测。特征工程的操作步骤一般分为特征抽取、特征转换、特征选择。 特征抽取:特征抽取即从已有数据中提取特征,特征抽取方法常用算法如KNN、决策树、朴素贝叶斯、SVM、PCA等。 特征转换:特征转换就是把连续型变量转换为二元型变量、把类别型变量转换为数字型变量、把时间型变量转换为序列型变量等。 特征选择:特征选择就是从很多特征中选取一个合适的子集,去掉冗余的、无用的或重复的特征。特征选择对模型训练有积极作用,可以提升模型的泛化能力,降低过拟合,提高模型的鲁棒性。特征选择有很多种方法,如过滤法、Wrapper法、Embedding法、递归消除法等。 3.3 降维 降维就是对特征进行降维操作,降低模型的复杂度。常用的降维技术有主成分分析(PCA)、核技巧(核线性判别分析)、ICA等。PCA是一种对数据进行正则化、线性变换、投影的一种降维技术,它可以用于特征选择、降低数据维度、数据可视化、数据压缩等。核技巧(核线性判别分析)是一种对数据进行非线性变换、投影的一种降维技术。ICA是一种独立成分分析(ICA)算法。 3.4 特征选择 特征选择就是从很多特征中选取一个合适的子集,去掉冗余的、无用的或重复的特征。常用的特征选择方法有Filter法、Wrapper法、Embedding法、递归消除法。Filter法就是把一些很少出现的特征筛掉,Wrapper法就是把分类性能好的特征保留下来,Embedding法就是把连续变量映射到低维空间,递归消除法是迭代式地消除所有相关性较小的特征直至达到要求。 3.5 异常检测 异常检测是指根据某些统计学上的特征进行异常值检测。常用的异常检测方法有Z-score法、IQR法、LOF法等。Z-score法是根据观察到的样本数据求得的Z分数来判断是否是异常值;IQR法是根据样本数据的上四分位和下四分位间隔大小来判断是否是异常值;LOF法(Local Outlier Factor)是一种局部异常值检测方法,它利用样本之间的距离关系来确定异常值。 3.6 随机森林 随机森林,是一种集成学习方法。随机森林是一种基于树模型的bagging方法,通过构建多个决策树,每个树只有很少的随机属性(即随机扰动),并行训练,最终输出综合结果。随机森林的优点是抗噪声能力强,不容易受到异常值影响,缺点是对大型数据集内存要求高。 3.7 GBDT 梯度提升决策树,又叫GBDT,是一种boosting方法。它通过反复迭代,产生一系列弱模型,最后结合这些弱模型得到强模型。GBDT的优点是简单高效,适用于高维数据,缺点是可能产生过拟合。 3.8 Kaggle比赛大数据处理与特征工程的策略 Kaggle(一个机器学习竞赛平台)的比赛往往涉及海量数据,因此需要对数据进行相应的预处理与特征工程。Kaggle比赛大数据处理与特征工程的策略如下:

  1. 抽样:通过对数据进行抽样,限制数据量,减少运算量,同时保持数据质量。
  2. 分层抽样:对不同类型的样本,采用不同的抽样比例。
  3. 数据增强:通过对数据进行多次增强,扩充数据量,降低模型偏差。
  4. 数据标准化:将所有数据统一到同一量纲。
  5. 删除异常值:当存在异常值时,删除该样本。
  6. 缺失值处理:根据特征类型,采取不同的处理方式,如均值填充、众数填充、自定义填充等。
  7. 归一化:对所有数据进行标准化,消除量纲影响。
  8. 离群值处理:当数据分布不平衡时,可以通过欠采样或过采样的方式来处理。
  9. PCA降维:对所有特征进行PCA降维,降低特征数量。
  10. 特征选择:通过筛选、包装、嵌入等方法,挖掘重要的特征。
  11. 标签编码:将类别型标签转换为数字型标签。

猜你喜欢

转载自blog.csdn.net/universsky2015/article/details/1335945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