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鲁大学心理学导论 第四课 斯金纳-行为心理学

耶鲁大学心理学导论 第四课 斯金纳-行为心理学

两种学说的观点

弗洛伊德:我们为什么会有’无意识‘的讨论
斯金纳:无意识为何会存在

引论

我们大部分的大脑活动其实都是无意识的、是无法察觉到的
从进化论的角度来看,要问的问题就是:“无意识为何得以进化”
一些心理学家给出的结论是,欺骗
广义上的欺骗是以愚弄的方式使他人相信虚假之事,或是他人对虚假之事做出反应

大猩猩会在受到威胁时会竖起全身毛发让他看起来使得它看上去更加强壮,从而让敌人认为它比原先想象中更加危险


深海鱼摇动尾巴让其他鱼误认为这是食物而将其捕杀
灵长类动物尤其是人类非常擅长欺骗,让我们看起来更加的强壮、聪明、性感,或是更加可靠、值得信赖等等即使它是虚假的

与之相对的,我们也进化出了欺骗检测能力

如何成为一个好骗子呢?实际上无意识在这里扮演了一个重要角色

我们假定最好的谎言是能欺骗到自己的,一个欺骗高手会对自己所说的谎言深信不疑

所有对于无意识进化的解释,便是某些动机和目标,尤其是那些邪恶的动机和目标,最好是无意识的
因为如果个体感觉不到他们所拥有的动机和目标的话,这些动机和目标就不会被他人所识破
(讲到社会交往与社会关系的时候会再回过头来看)

行为主义

弗洛伊德是精神分析的提出者和拥护者
行为主义则不同
行为主义学派远在斯金纳提出他的理论之前就已经存在,受到了众多心理学家的拥护,比如约翰·华生。斯金纳算是这一学派中的晚辈了,但他能够被我们所熟知就在于他将这些观点进行了一番整理并进行了发展和出版

行为主义的核心由3个非常极端又很有趣的观点组成

1、它非常强调学习的作用

行为学认为你的知识,你的一切,都是经验的产物,人性是根本不存在的;相反,人类是具有无限可塑性的,个体的差异源于他所受到的不同教育与待遇

2、反心理主义

建立科学性,将一切不可观测的事情都排除在外(与之对应的是弗洛伊德的观点),运用刺激、反应、强化、惩罚等来表示现实世界和客观事件的环境之类的概念来进行研究

3、行为主义认为生物种群之间并不存在太大的差异

他们承认一些人类可以做到一些老鼠鸽子等做不到的事,但他们会说“它们只不过是在一般性联想学习能力上有所差异而已”,甚至干脆认为“人和老鼠没有根本的区别,只不过相较于老鼠,人类生活在刺激更加丰富的环境中罢了“

由这个观点提出了一个新的实验:如果人类和动物没有区别,那你就能通过研究非人类动物的学习过程来研究人类,这也是行为主义者的常用研究方法

行为的三个主要的学习原则(也被认为是所有人类的行为)

1、习惯化

这也是最简单的学习形式,在学术上被描述为”由于重复暴露在刺激环境中,而造成对该刺激反应倾向的降低”,这是一种很重要的机制,可以让你注意到新鲜事物,需要确定如何去处理这个新鲜刺激,确定是否危险,但你不能一直去注意它。

ps:这里老师嘿!了一下吓我一跳>︿<

习惯化之所以被称为是一种学习,是因为这种学习是基于经验而发生的
它是用于研究没有语言表达能力的生物的一种方式(比如婴儿、猴子)

2、经典条件作用

(这里记得有点懵,名词一直在变,但应该就是高中生物的东西,在视频的17:00)
经典条件作用是指在一个刺激和另一个刺激之间形成连结,由巴甫洛夫提出,由两条理论:

连结:环境中出现的事件,比如某种味道、声音或是景观

1、无条件作用

无条件刺激会引起无条件反应,这是我们的本能

2、条件刺激

在重复了多次条件刺激引发无条件作用之后,条件刺激引起了条件反应

3、刺激泛化《Norton Reader》

ep:婴儿很喜欢老鼠,而在和老鼠完的时候在旁边用金属棒子重击引起婴儿哭泣=》婴儿开始害怕老鼠

条件刺激:金属棒重击响声
无条件反射:哭、悲伤、痛苦
条件刺激:老鼠
条件反射:恐惧

实验想展示恐惧是会散播到老鼠身上的
但是第二个实验重复后,研究人员把老鼠甩在婴儿身上,此时的婴儿已经不害怕了=》也证明了经典条件作用

恐惧症的来源

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

治疗

令条件刺激和条件反应消失,你需要将其区分开来,找出在非条件刺激不存在的情况下,能够使你感到恐惧的东西

系统脱敏疗法

将你暴露在引起恐惧的环境下,但同时让你放松,所以你用更加积极的感觉替换了经典条件作用造成的厌恶性恐惧。

我们应该如何看待经典条件作用

经典条件作用只是准备阶段,使得你对预示着即将发生之事的提示线索变得敏感,这使得你能够为即将发生的事件作好准备,他提供最佳的反应时机莫过于作为信号的条件刺激,出现在你要做出准备的非条件刺激之前
它还表明,条件反应可能会与非条件反射有所不同

操作性条件作用

学习行为在成功或失败程度之间的关系
学习行为起到什么作用?
行为倾向随奖励而增加,随惩罚而减少

正强化与负强化的区别

1、强化会导致人们行为反应概率的增加
2、负强化与惩罚之间有着很大的区别
3、负强化只是奖励的一种形式而已
4、区别就是正强化重你接受某种刺激,而负强化重你回避了某种厌恶刺激
5、这种引导的行为被称为塑造

最根本的强化物是初级强化物,比如猪需要的食物
但在生活中我们大部分情况下都找不到初级强化物或是负强化物
经常用的方法,比如:我对狗说,good dog
但通常狗狗并不能从good dog的话语中获得正强化,但你可以采取两步法

行为主义者发明了代币法来降低对非人生物的训练难度

比率强化:间隔一定比例才给予奖励
(老虎机,夹娃娃机)

总结

一、知识并非天生,而是必须通过学习而获得

二、并不需要诸如欲望目标等概念来解释人类的心理学现象

三、这些机制适用于所有的领域以及所有的物种

以及,事实上这三条理论都是错误的

这并不意味着他们的观点是错误的,而是它们太模糊了,应用在人类身上就是无效且毫无意义的正确假说

但即使如此,行为主义也有他的时代必要性

1、它为我们提供了更加全面的理解某些学习机制,特别是非人类的学习机制,诸如习惯化、经典条件作用、操作性条件作用这样的机制都是真实存在的,他们只是无法解释一切而已
2、行为主义的很多技术已经实践用于帮助训练野兽,自闭症患者的治疗、幼教等多种场景,从这个方面以及其它方面来看行为主义的贡献是巨大的

猜你喜欢

转载自blog.csdn.net/weixin_43010844/article/details/1349863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