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CP总结及常见面试题

1. TCP 协议是一个面向连接,可靠的,字节流服务的协议

面向连接是指通信双方交换数据之前必须建立连接,可靠性是指拥有多种确保可靠性的机制,8位字节流为最小单位构成的字节流。这里主要先阐述下TCP是一种流模式的协议的含义:

举个形象的例子:

TCP流模式:你家里有个蓄水池,你可以里面倒水,蓄水池上有个龙头,你可以通过龙头将水池里的水放出来,然后用各种各样的容器装(杯子、矿泉水瓶、锅碗瓢盆)接水。往水池里倒几次水和接几次水是没有必然联系的,也就是说你可以只倒一次水,然后分10次接完。另外,水池里的水接多少就会少多少;往里面倒多少水,就会增加多少水,但是不能超过水池的容量,多出的水会溢出。结合TCP的概念,水池就好比接收缓存,倒水就相当于发送数据,接水就相当于读取数据。好比你通过TCP连接给另一端发送数据,你只调用了一次 write,发送了100个字节,但是对方可以分10次收完,每次10个字节;你也可以调用10次write,每次10个字节,但是对方可以一次就收完。 (假设数据都能到达)但是,你发送的数据量不能大于对方的接收缓存(流量控制),如果你硬是要发送过量数据,则对方的缓存满了就会把多出的数据丢弃。


UDP数据包:发送端调用了几次write,接收端必须用相同次数的read读完。UPD是基于报文的,在接收的时候,每次最多只能读取一个 报文,报文和报文是不会合并的,如果缓冲区小于报文长度,则多出的部分会被丢弃。也就说,如果不指定MSG_PEEK标志,每次读取操作将消耗一个报文。


2.TCP连接的端口称为插口,或者套接字,套接口,插口和端口、IP地址的关系如下:


3.TCP报文段格式(面试可能要求现场画出来):


MSS是TCP报文段中数据字段的最大长度,数据字段加上TCP首部才是整个TCP报文长度

4.TCP三次握手


第一次握手:客户端发送SYN报文,同时随机生成了一个序列号SEQ=x

第二次握手:服务端SYN+ACK报文,此时服务端也会随机生成一个序列号SEQ=y,同时ACK回应的时候领ACK=x+1

第三次握手:客户端发送ACK报文 ACK=Y+1

上次面试的时候,被面试官问了一个问题:TCP三次握手解决了什么?

个人理解:在这个过程中,两边协商了一个各自的序列号,这对后面的数据传输过程中进行报文确认和重组的重要依据

同时,这里也提供了接收方窗口的大小。

为什么是三次握手,而不是两次:

假设第三次握手不进行,假设客户端发送了第一个SYN报文给服务端,但是由于网络的延迟,服务器没有接收到,此时客户端没有得到服务器的应答,以为发送的包就丢失了,就启动了重新发送另外一个包,但此时第一个包被服务器接收了,服务器做出回应应开始建立连接,并等待客户端发送数据,但是客户端对已经丢失的包不会理睬,这样就会导致服务器再等客户端发送数据,客户端在等服务端建立连接。

5.TCP的四次挥手


1.客户端进程发出连接释放报文,并且停止发送数据。释放数据报文首部,FIN=1,其序列号为seq=u(等于前面已经传送过来的数据的最后一个字节的序号加1),此时,客户端进入FIN-WAIT-1(终止等待1)状态。 TCP规定,FIN报文段即使不携带数据,也要消耗一个序号。
2.服务器收到连接释放报文,发出确认报文,ACK=1,ack=u+1,并且带上自己的序列号seq=v,此时,服务端就进入了CLOSE-WAIT(关闭等待)状态。TCP服务器通知高层的应用进程,客户端向服务器的方向就释放了,这时候处于半关闭状态,即客户端已经没有数据要发送了,但是服务器若发送数据,客户端依然要接受。这个状态还要持续一段时间,也就是整个CLOSE-WAIT状态持续的时间。
客户端收到服务器的确认请求后,此时,客户端就进入FIN-WAIT-2(终止等待2)状态,等待服务器发送连接释放报文(在这之前还需要接受服务器发送的最后的数据)。
3.服务器将最后的数据发送完毕后,就向客户端发送连接释放报文,FIN=1,ack=u+1,由于在半关闭状态,服务器很可能又发送了一些数据,假定此时的序列号为seq=w,此时,服务器就进入了LAST-ACK(最后确认)状态,等待客户端的确认。
4.客户端收到服务器的连接释放报文后,必须发出确认,ACK=1,ack=w+1,而自己的序列号是seq=u+1,此时,客户端就进入了TIME-WAIT(时间等待)状态。注意此时TCP连接还没有释放,必须经过2∗MSL(最长报文段寿命)的时间后,当客户端撤销相应的TCB后,才进入CLOSED状态。

服务器只要收到了客户端发出的确认,立即进入CLOSED状态。同样,撤销TCB后,就结束了这次的TCP连接。可以看到,服务器结束TCP连接的时间要比客户端早一些。

为什么还要等待2MSL?

第一,保证客户端发送的最后一个ACK报文能够到达服务器,因为这个ACK报文可能丢失,站在服务器的角度看来,我已经发送了FIN+ACK报文请求断开了,客户端还没有给我回应,应该是我发送的请求断开报文它没有收到,于是服务器又会重新发送一次,而客户端就能在这个2MSL时间段内收到这个重传的报文,接着给出回应报文,并且会重启2MSL计时器。
第二,防止类似与“三次握手”中提到了的“已经失效的连接请求报文段”出现在本连接中。客户端发送完最后一个确认报文后,在这个2MSL时间中,就可以使本连接持续的时间内所产生的所有报文段都从网络中消失。这样新的连接中不会出现旧连接的请求报文

6.SYN泛洪

原理:在三次握手中,客户端发送数据包时包里的源IP是虚假IP,导致服务器在返回SYN数据包时不知道返回给谁

攻击端发出的响应报文将永远发送不到目的地,那么被攻击端在等待关闭这个连接的过程中消耗了资源,如果有成千上万的这种连接,主机资源将被耗尽,从而达到攻击的目的。我们可以利用路由器的TCP拦截功能,使网络上的主机受到保护(以Cisco路由器为例)

7.TCP确认机制

当分组报文到达服务端时,由于缺少了某段报文,服务端会向客户端确认并要求重发,如下图所示:


8.TCP流量控制:滑动窗口

可参考如下博文:https://blog.csdn.net/wdscq1234/article/details/52444277

补充:当窗口变为0的时候,发送端不能像往常那样发送数据,但是两种特殊情况除外,第一种是紧急数据仍然可以发送,它允许用户杀掉远程机器上运行的某个进程。其次,发送端仍可以发送一个字节,以便强制接收方重新宣告下一次期望的字节和窗口大小,这种数据包称为窗口探测

9.TCP计时器

TCP共使用以下四种计时器,即重传计时器、坚持计时器、保活计时器和时间等待计时器 。这几个计时器的主要特点如下: 
     1、重传计时器 
     当TCP发送报文段时,就创建该特定报文段的重传计时器 。可能发生两种情况: 
    (1)、若在计时器截止时间到( 通常是60秒 )之前收到了对此特定报文段的确认,则撤销此计时器。 
    (2)、若在收到了对此特定报文段的确认之前计时器截止期到,则重传此报文段,并将计时器复位。 
     2、坚持计时器 
    为了对付零窗口大小通知,TCP需要另一个计时器。假定接收TCP宣布了窗口大小为零。发送TCP就停止传送报文段,直到接收TCP发送确认并宣布一个非零的窗口大小。但这个确认可能会丢失。我们知道在TCP中,对确认是不需要发送确认的。若确认丢失了,接收TCP并不知道,而是会认为它已经完成任务了,并等待着发送TCP接着会发送更多的报文段。但发送TCP由于没有收到确认,就等待对方发送确认来通知窗口的大小。双方的TCP都在永远地等待着对方。 
    要打开这种死锁,TCP为每一个连接使用一个坚持计时器。 当发送TCP收到一个窗口大小为零的确认时,就启动坚持计时器 。 当坚持计时器期限到时,发送TCP就发送一个特殊的报文段, 叫做 探测报文段 。这个报文段只有一个字节的数据。它有一个序号,但它的序号永远不需要确认;甚至在计算对其他部分的数据的确认时该序号也被忽略。探测报文段提醒对端:确认已丢失,必须重传。 
    坚持计时器的值设置为重传时间的数值。但是,若没有收到从接收端来的响应,则需发送另一个探测报文段,并将坚持计时器的值加倍和复位。发送端继续发送探测报文段,将坚持计时器设定的值加倍和复位,直到这个值增大到门限值( 通常是60秒 )为止。在这以后,发送端每隔60秒就发送一个探测报文段,直到窗口重新打开。 
     3、保活计时器 
     保活计时器使用在某些实现中,用来防止在两个TCP之间的连接出现长时期的空闲。假定客户打开了到服务器的连接,传送了一些数据,然后就保持静默了。也许这个客户出故障了。在这种情况下,这个连接将永远地处理打开状态。 
要解决这种问题,在大多数的实现中都是使服务器设置保活计时器。每当服务器收到客户的信息,就将计时器复位。保活计时器 通常设置为2小时 。若服务器过了2小时还没有收到客户的信息,它就发送探测报文段。若发送了10个探测报文段(每一个相隔75秒)还没有响应,就假定客户出了故障,因而就终止该连接。 
     4、时间等待计时器 

    时间等待计时器是在连接终止期间使用的 。当TCP关闭一个连接时,它并不认为这个连接马上就真正地关闭了。在时间等待期间中,连接还处于一种中间过渡状态。这就可以使重复的FIN报文段(如果有的话)可以到达目的站因而可将其丢弃。这个计时器的值 通常设置为一个报文段的寿命期待值的两倍 。

10.TCP拥塞控制

https://blog.csdn.net/jtracydy/article/details/52366461

猜你喜欢

转载自blog.csdn.net/qq_38211852/article/details/807744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