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cket编程(主要针对TCP)

本文主要摘自以下两个地址:

https://www.liaoxuefeng.com/wiki/0014316089557264a6b348958f449949df42a6d3a2e542c000/001432004374523e495f640612f4b08975398796939ec3c000

https://www.cnblogs.com/wumingxiaoyao/p/7047658.html

此文主要是记录一下第一次学习socket编程的知识和一个小例子。

socket是网络编程的一个抽象概念。通常我们用一个socket表示 ‘打开了一个网络连接’,而打开一个socket需要知道目标计算机的IP地址和端口号,在指定协议类型即可。

分两部分来说,客户端和服务器。

创建TCP连接时,主动发起连接的叫客户端,被动响应连接的叫服务器。

下面先说客户端
#导入socket库
import socket

if __name__ == "__main__":
    #创建一个socket
    s = socket.socket(socket.AF_INET, socket.SOCK_STREAM)
    #建立连接
    s.connect(('www.sina.com', 80))

创建socket时,AF_INET指定使用IPv4协议,要使用IPv6,则指定为AF_INET6
SOCK_STREAM指定使用面向流的TCP协议,这样,一个Socket对象就创建成功。


客户端要主动发起TCP连接,必须知道服务器的IP地址和端口号。
作为服务器,提供什么样的服务,端口号就必须固定下来。由于我们想要 访问网页因此新浪提供网页服务的服务器必须把端口号固定在80端口,因为 80端口是Web服务的标准端口。其他服务都有对应的标准端口号,例如SMTP服务是25端口,FTP服务是21端口,等等。端口号小于1024的是Internet标准服务的端口,端口号大于1024的,可以任意使用。

建立TCP连接后,就可以向服务器发送请求,要求返回首页的内容

#发送数据
s.send(b'GET / HTTP/1.1\r\nHost: www.sina.com.cn\r\nConnection: close\r\n\r\n')
TCP连接创建的是双向通道,双方都可以同时给对方发数据。但是谁先发谁后发,怎么协调,要根据具体的协议来决定。例如,HTTP协议规定客户端必须先发请求给服务器,服务器收到后才发数据给客户端。
发送的文本格式必须符合HTTP标准,如果格式没问题,接下来就可以接收新浪服务器返回的数据了:
    #接收数据
    buffer = []
    while True:
        #每次最多接收1k字节
        d = s.recv(1024)
        if d:
            buffer.append(d)
        else:
            break
    data = b''.join(buffer)
接收数据时,调用recv(max)方法,一次最多接收指定的字节数。
接收完数据后,调用close()方法关闭socket,这样一次完整的网络通信就结束了。
# 关闭连接:
s.close()
接收到的数据包括HTTP头和网页本身,我们需要把HTTP头和网页分离一下,把网页内容保存到文件
    header, html = data.split(b'\r\n\r\n', 1)
    print(header.decode('utf-8'))
    #把接收的数据写入文件
    with open('sina.html', 'wb') as f:
        f.write(html)


现在来说服务器:

服务器进程首先要绑定一个端口并监听来自其他客户端的连接,如果某个客户端连接过来了,服务器就与该客户端建立Socket连接,随后的通信就靠这个Socket连接了。
所以,服务器会打开固定端口(比如80)监听,每来一个客户端连接,就创建该socket连接。
由于服务器会有大量来自客户端的连接,所以,服务器要能够区分一个Socket连接是和哪个客户端绑定的。一个Socket依赖4项:服务器地址、服务器端口、客户端地址、客户端端口来唯一确定一个Socket。
但是服务器还需要同时响应多个客户端的请求,所以,每个连接都需要一个新的进程或者新的线程来处理,否则,服务器一次就只能服务一个客户端了。
首先创建一个基于IPv4和TCP协议的socket。
s = socket.socket(socket.AF_INET, socket.SOCK_STREAM)
然后绑定监听的地址和端口,服务器可能有多块网卡,在此处我们使用'127.0.0.1' 即本机地址。此时客户端必须与服务器在同一设备上运行。
端口号需要预先指定,因为这里不是标准服务,所以用9999这个端口号。 小于1024的端口号必须有管理员权限才能绑定。
# 监听端口:
s.bind(('127.0.0.1', 9999))
之后调用listen()方法开始监听端口,传入的参数指定等待连接的最大数量:
s.listen(5)
print('Waiting for connection...')
接下来,服务器程序通过一个永久循环来接受来自客户端的连接,accept()会等待并返回一个客户端的连接:
while True:
# 接受一个新连接:
sock, addr = s.accept()
# 创建新线程来处理TCP连接:
t = threading.Thread(target=tcplink, args=(sock, addr))
t.start()
每个连接都必须创建新线程(或进程)来处理,否则,单线程在处理连接的过程中,无法接受其他客户端的连接
def tcplink(sock, addr):
print('Accept new connection from %s:%s...' % addr)
sock.send(b'Welcome!')
while True:
data = sock.recv(1024)
time.sleep(1)
if not data or data.decode('utf-8') == 'exit':
break
sock.send(('Hello, %s!' % data.decode('utf-8')).encode('utf-8'))
sock.close()
print('Connection from %s:%s closed.' % addr)

连接建立后,服务器首先发一条欢迎消息,然后阻塞等待客户端数据,并加上Hello再发送给客户端。如果客户端发送了exit字符串,就直接关闭连接。

整理最后的代码如下

服务器:

import socket
import time, threading

def tcplink(sock, addr):
	print('accept new connection from %s: %s ... ' %addr)
	#发送欢迎信息给客户端
	sock.send(b'Welcome!')
	while True:
		#接收套接字数据,以字符串返回	
		data = sock.recv(1024)
		time.sleep(1)
		if not data or data.decode('utf-8') == 'exit':
			break
		#发送反馈的消息给客户端
		sock.send(('Hello, %s!' % data.decode('utf-8')).encode('utf-8'))
	sock.close()
	print('connection from %s: %s closed.' %addr)

if __name__ == "__main__":
	#创建一个socket
	s = socket.socket(socket.AF_INET, socket.SOCK_STREAM)
	#绑定并开始监听
	s.bind(('127.0.0.1', 9999))
	s.listen(5)
	print('waiting for connect ...')
	
	while True:
		#accept 接受tcp连接并返回
		sock, addr = s.accept()
		#开启线程,处理客户端的数据
		t = threading.Thread(target = tcplink, args = (sock, addr))
		t.start()
客户端:
import socket
import time

if __name__ == "__main__":
	#创建一个socket
	s = socket.socket(socket.AF_INET, socket.SOCK_STREAM)
	#建立连接
	s.connect(('127.0.0.1', 9999))
	#接收欢迎消息
	print(s.recv(1024).decode('utf-8'))
	for data in [b'lsy', b'ly', b'zzm']:
		#向服务器发送数据
		s.send(data)
		#接收并打印收到的数据
		print(s.recv(1024).decode('utf-8'))
	s.send(b'exit')
	s.close()

先执行服务器,在执行客户端,执行结果如下:



--------------------------------------分割线---------------------------------------

总结一下,socket基本编程思路如下:

TCP服务端:
1.创建套接字,绑定套接字到本地IP与端口
# socket.socket(socket.AF_INET,socket.SOCK_STREAM) , s.bind()
2.开始监听连接                   #s.listen()
3.进入循环,不断接受客户端的连接请求              #s.accept()
4.然后接收传来的数据,并发送给对方数据         #s.recv() , s.sendall()
5.传输完毕后,关闭套接字                     #s.close()


TCP客户端:
1.创建套接字,连接远端地址
# socket.socket(socket.AF_INET,socket.SOCK_STREAM) , s.connect()
2.连接后发送数据和接收数据          # s.sendall(), s.recv()

3.传输完毕后,关闭套接字          #s.close()



最后记录一下socket类型和socket相关函数。

socket(family,type[,protocal]) 使用给定的地址族、套接字类型、协议编号(默认为0)来创建套接字。

socket类型

描述

socket.AF_UNIX

只能够用于单一的Unix系统进程间通信

socket.AF_INET

服务器之间网络通信

socket.AF_INET6

IPv6

socket.SOCK_STREAM

流式socket , for TCP

socket.SOCK_DGRAM

数据报式socket , for UDP

socket.SOCK_RAW

原始套接字,普通的套接字无法处理ICMPIGMP等网络报文,而SOCK_RAW可以;其次,SOCK_RAW也可以处理特殊的IPv4报文;此外,利用原始套接字,可以通过IP_HDRINCL套接字选项由用户构造IP头。

socket.SOCK_SEQPACKET

可靠的连续数据包服务

创建TCP Socket

s=socket.socket(socket.AF_INET,socket.SOCK_STREAM)

创建UDP Socket

s=socket.socket(socket.AF_INET,socket.SOCK_DGRAM)


注意点:
1)TCP发送数据时,已建立好TCP连接,所以不需要指定地址。UDP是面向无连接的,每次发送要指定是发给谁。
2)服务端与客户端不能直接发送列表,元组,字典。 需要字符串化repr(data)。

socket函数

描述

服务端socket函数

s.bind(address)

将套接字绑定到地址AF_INET,以元组(host,port)的形式表示地址.

s.listen(backlog)

开始监听TCP传入连接。backlog指定在拒绝连接之前,操作系统可以挂起的最大连接数量。该值至少为1,大部分应用程序设为5就可以了。

s.accept()

接受TCP连接并返回(conn,address,其中conn是新的套接字对象,可以用来接收和发送数据。address是连接客户端的地址。

客户端socket函数

s.connect(address)

连接到address处的套接字。一般address的格式为元组(hostname,port),如果连接出错,返回socket.error错误。

s.connect_ex(adddress)

功能与connect(address)相同,但是成功返回0,失败返回errno的值。

公共socket函数

s.recv(bufsize[,flag])

接受TCP套接字的数据。数据以字符串形式返回,bufsize指定要接收的最大数据量。flag提供有关消息的其他信息,通常可以忽略。

s.send(string[,flag])

发送TCP数据。将string中的数据发送到连接的套接字。返回值是要发送的字节数量,该数量可能小于string的字节大小。

s.sendall(string[,flag])

完整发送TCP数据。将string中的数据发送到连接的套接字,但在返回之前会尝试发送所有数据。成功返回None,失败则抛出异常。

s.recvfrom(bufsize[.flag])

接受UDP套接字的数据。与recv()类似,但返回值是(data,address)。其中data是包含接收数据的字符串,address是发送数据的套接字地址。

s.sendto(string[,flag],address)

发送UDP数据。将数据发送到套接字,address是形式为(ipaddrport)的元组,指定远程地址。返回值是发送的字节数。

s.close()

关闭套接字。

s.getpeername()

返回连接套接字的远程地址。返回值通常是元组(ipaddr,port)。

s.getsockname()

返回套接字自己的地址。通常是一个元组(ipaddr,port)

s.setsockopt(level,optname,value)

设置给定套接字选项的值。

s.getsockopt(level,optname[.buflen])

返回套接字选项的值。

s.settimeout(timeout)

设置套接字操作的超时期,timeout是一个浮点数,单位是秒。值为None表示没有超时期。一般,超时期应该在刚创建套接字时设置,因为它们可能用于连接的操作(如connect()

s.gettimeout()

返回当前超时期的值,单位是秒,如果没有设置超时期,则返回None

s.fileno()

返回套接字的文件描述符。

s.setblocking(flag)

如果flag0,则将套接字设为非阻塞模式,否则将套接字设为阻塞模式(默认值)。非阻塞模式下,如果调用recv()没有发现任何数据,或send()调用无法立即发送数据,那么将引起socket.error异常。

s.makefile()

创建一个与该套接字相关连的文件


猜你喜欢

转载自blog.csdn.net/lsy_07/article/details/80886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