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设计、软件质量之本

软件设计是什么?

一种创造性的活动,力求以简单优雅的方式解决实际问题、

软件设计是一门技术:数据结构,组成原理,操作系统,编程语言。

软件设计是一门艺术。

并不是技术知识的简单堆砌,分析抽象,取舍。

软件设计的意义(构架的意义)

软件设计:功能,部署,交互,复用性,维护性,扩展性。

特定:

是一个塑造模型(概念)的过程

是一个取舍的过程,

是一个分而治之的过程

是一个在理性范围内追求完美的过程

什么是软件质量?

用户角度:defect和bug的数量越少意味着质量越好。

开发角度:

整体架构设计易于扩展,模块之间耦合性低,易于复用。代码简洁易懂,易于维护。

如何提高软件质量?

编码前,架构设计质量必须得到保证。

编码时,代码质量必须得到保证。

编码后,测试质量必须得到保证。大的学科,质量影响最后质量

架构设计 vs 软件质量

设计:

模块1《---》接口1《---》模块2《---》接口2《---》模块3

开发流程 vs 软件质量

需求分析->架构设计->架构审核->审核通过?->模块实现->代码审核->审核通过?->测试

软件测试 vs 软件质量

需求分析->测试用例设计->测试用例审核->审核通过->测试用例执行->用例通过(评定bug级别,记录bug重现步骤,记录测试环境信息)->测试结束->反馈测试结果

为测试正名:

在需求分析结束后,测试人员就需要介入项目。

根据需求分析进行功能测试用例的设计。

根据架构设计进行模块测试用例的设计。

根据产品标准进行压力测试用例的设计。

开发中的常见问题:错误的

测试是替罪羊或救命稻草:但凡出现bug,就是测试不给力。

资源永远不足:现在没有时间和精力去做重构。

不改变就可以规避风险:虽然有缺陷,但是功能不受影响,不做改变。

如何提高自身的软件设计能力?

对架构的完美性有精神上的追求,不满足功能正确:积极思考方案,不停反思是否能做的更好。

勇于实践与模仿,进而形成自己的风格和思想:推敲前辈们的经典设计,尝试用于自己的项目。

总结设计原则,体会各个设计原则的内涵:软件设计不是原则的叠加,而是一个平衡利弊的过程。

设计思想,设计原则,设计模式

设计思想:设计原则1设计原则2设计原则3设计模式123

小结:软件设计(架构)的质量决定了软件质量的基调。

测试质量和代码质量直接决定了最终产品的质量

正规开发流程中测试人员先于编码人员介入项目。

软甲架构设计能力需要通过实践提高,需要总结和体会。

19、设计,软件质量之本中

设计原则-1:以人为本

核心:将现实世界直接映射到软件设计。

意图:便于沟通和理解,降低复杂性,增加维护性。

要点:使用现实世界中的概念。

案例:任务与内存访问:

TaskA(memory1 A) TaskB(Memory2 AB )TaskC(B)

将权限引入。

架构图:

task--ABC---check privilege

设计原则2:简单就是美

核心:用最简单的方法描述解决方案

意图:便于沟通和理解,降低复杂性,增加维护性。

要点:使用团队熟悉的技术进行设计。

案例:删除格式化字符串中的指定子串

例:abc{xxx}de->abcde

方案一:用正则表达式

sscanf(s,"%[^{]",real);

sscanf(s,"%*[^}]%s",ru);

sprintf(s,"%s%s",realm,ru+1);  正则表达式求出来的包括右括号

方案2:

方案3:

int b=tmp.indexof("{");

int e=tem.indexof("}");

tmp.remove(b,e-b+1);

sprintf(s,"%s",tmp.str());

简单些 vs 灵活性

简单性不等于灵活性

简单的设计易于催生灵活的设计。

过于追求灵活的设计可能导致复杂性的增加。

设计原则3:让模块善始善终

核心:模块的初始化与模块的终止同等重要

意图:确保模块状态的恢复和保存

要点:对称式设计

案例:模块的动态加载(初始化)与卸载(终止)

module* m=load_module("t,t,");

设计方案:强行设计析构函数

设计原则4:重视运行时数据的收集

核心:考虑程序运行状态数据的收集模块

意图:监控程序运行状态,便于调试与测试。

案例:统一日志模块的设计

ABC模块-->log Module(日志的输出存储)--->内存,网络,串口,文件

案例:程序状态统计模块的设计

小结:

构架设计时尽量将现实中的概念映射到程序中。

开发过程中的任意阶段都提倡见到优美的设计方式。

模块设计时需要同时考虑初始化过程与终止过程。

架构设计时需要考虑保证产品质量的辅助手段。

20、设计软件质量之本下

设计原则5:代码自注释

核心:代码自身就能够很好的进行功能性说明

意图:便于沟通和理解,增加维护性

代码质量:

最终的产品代码应该“非常容易”读懂

注释作为补偿说明必不可少,但不是越多越好

注释应该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用于简要的描述代码意图,避免使用注释描述程序的运行流程。

设计原则6:通过机制解决当前问题

核心:考虑当前设计是否存在“漏洞”

意图:杜绝类似问题的再次发生。

案例:消息传递

三次握手:

A->B(req)

A<-B(rsp)

A->B(ack)

问题:当A设备无法收到B设备的RSP消息,会发生什么?

A设备等到rsp,B设备等待ack

解决方案一:让b设备定时重发rsp消息。

解决方案二:增加消息中转层,功能定义:负责所有设备间通信消息的发送和接收,处理所有通信异常的处理(阻塞重发,报告错误,etc)                                                      

异常后,中转层重复,发不出去告诉AB。

架构经验:设计不是一次性完成的,需要根据实际问题进行重构。

设计原则7:防御性程序设计

核心:防止他人意外错误

意图:提高代码鲁棒性。

案例:定时器模块的设计与实现

创建定时器后每隔指定的时间能够触发时间。

时间的具体表现为关联的回调函数被调用。

程序。

小结:尽量使用代码自注释的方式编写代码,便于沟通维护。

注意作为补充说明必不可少,但不是越多越好。

思考bug是否因为设计不当造成,通过机制解决问题。

通过防御性程序设计提高代码鲁棒性。

猜你喜欢

转载自blog.csdn.net/ws857707645/article/details/80927825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