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S(3)——执行环境及垃圾回收

1. 执行环境

所有变量(包括基本类型和引用类型)都存在于一个执行环境(也称为作用域)当中,这个执行环境决定了变量的生命周期,以及哪一部分代码可以访问其中的变量。以下是关于执行环境的几点总结:

1执行环境有全局执行环境(也称为全局环境)和函数执行环境之分;

2每次进入一个新执行环境,都会创建一个用于搜索变量和函数的作用域链;

3函数的局部环境不仅有权访问函数作用域中的变量,而且有权访问其包含(父)环境,乃至全局环境。

4全局环境只能访问在全局环境中定义的变量和函数, 而不能直接访问局部环境中的任何数据;

5变量的执行环境有助于确定应该何时释放内存。


2. 垃圾回收

JavaScript 是一门具有自动垃圾收集机制的编程语言,开发人员不必关心内存分配和回收问题。

“标记清除”是目前主流的垃圾收集算法,离开作用域的值将被自动标记为可以回收,因此将在垃圾收集期间被删除。这种算法的思想是给当前不使用的值加上标记,然后再回收其内存。另一种垃圾收集算法是“引用计数”,这种算法的思想是跟踪记录所有值被引用的次数。JavaScript引擎目前都不再使用这种算法但在IE 中访问非原生JavaScript 对象(如DOM 元素)时,这种算法仍然可能会导致问题。当代码中存在循环引用现象时,“引用计数”算法就会导致问题。解除变量的引用不仅有助于消除循环引用现象,而且对垃圾收集也有好处。为了确保有效地回收内存,应该及时解除不再使用的全局对象、全局对象属性以及循环引用变量的引用。

2.1标记清除

JavaScript 中最常用的垃圾收集方式是标记清除(mark-and-sweep)。当变量进入环境(例如,在函数中声明一个变量)时,就将这个变量标记为“进入环境”。从逻辑上讲,永远不能释放进入环境的变量所占用的内存,因为只要执行流进入相应的环境,就可能会用到它们。而当变量离开环境时,则将其标记为“离开环境”。可以使用任何方式来标记变量。比如,可以通过翻转某个特殊的位来记录一个变量何时进入环境,或者使用一个“进入环境”的变量列表及一个“离开环境”的变量列表来跟踪哪个变量发生了变化。说到底,如何标记变量其实并不重要,关键在于采取什么策略。

垃圾收集器在运行的时候会给存储在内存中的所有变量都加上标记(当然,可以使用任何标记方式)。然后,它会去掉环境中的变量以及被环境中的变量引用的变量的标记。而在此之后再被加上标记的变量将被视为准备删除的变量,原因是环境中的变量已经无法访问到这些变量了。最后,垃圾收集器完成内存清除工作,销毁那些带标记的值并回收它们所占用的内存空间。

2008 年为止,IEFirefoxOperaChrome Safari JavaScript 实现使用的都是标记清除式的垃圾收集策略(或类似的策略),只不过垃圾收集的时间间隔互有不同。


猜你喜欢

转载自blog.csdn.net/u013789656/article/details/80941634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