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YTHON中的语法元素(续)--Python(8)

对于PYTHON语言中的语法元素,我们接着上一章的内容继续。上一章中我们介绍了PYTHON语言中的语法元素:注释、缩进、变量、常量、标识符(命名)。
这一章中我们介绍其它的元素:

表达式 
输入 
输出 
分支 
循环

1、表达式:是在程序中产生或计算新数据值的一行代码;在PYTHON语言中的33个保留字或者操作符都可以产符合语法的表达式,如:

x=25; #将数据25赋给变量x;
注:使用变量前必须对其赋值,否则编译器地报错。

表达式中空格 使用:
1)不改变缩进相关的空格数量;
2)空格不能将命名分开 ;
3)使用空格增加程序的可读性;

2、输入与输出:输入(INPUT)与输出(OUTPUT)是所有程序开发评议上最重要两个部分,所有的程序开发语言(至少我现在知道的)都遵循的编程模式:IPO,即:INPUT—PROCESS—OUTPUT,PYTHON语言也不例外,在前一章的示例代码中,输入使用了输入函数:input,而输入使用了打印函数:print,这些函数都是PYTHON预定义好的,我们只要拿为使用即可; PYTHON语言发展到现在,体系丰富,使用流行,就是因为其定义了大量、丰富的函数库,我们只要知道其意思,拿过来用即可;

3、分支:也可说是分支语句,是控制程序运行,根据判断条件来选择程序执行路径。基本语法如下:

if <条件1成立>:
    <表达式组1>
elif <条件2成立>:
    <表达式组2>
    ……
elif <条件N-1成立>:
    <表达式组N-1>
else:
    <表达式组N>

4、循环:是用来控制程序运行,根据其判断条件或计数条件确定一段程序的运行次数,基本语法如下:

for i in range (<计数值>):
<表达式1>

我们还是通过上一章中温度转换 的例子进一步说明:

#TempConcert.py
val = input("请输入带温度符号的温度值(如:32C或22F):")
if val[-1] in ['C','c']:
    f = 1.8 * float(val[0:-1]) + 32
    print("转换后的温度为:%.2fF"%f)
elif val[-1] in ['F','f']:
    c = (float(val[0:-1]) - 32) / 1.8
    print("转换后的温度为:%.2fc"%c)
else:
    print("您的输入有误!!")

第一行:注释说明
第二行:通过输入函数input键盘输入一个值,并赋给变量 val
第三、四、五、六、七行:分支语句,判断变量的最后一个字条是否为 “C”或”c”,或“F”或“f”,其中第四行和第七行是处理数据的:
这里对一个字符串判断最后一个字母的判断需要注意:
1)字符串可以使用 “+”号将两个字符串连接起来,如:
这里写图片描述
2)字符串中的字母位置怎么算:字符串可以理解为字节序列,或长度为L,则第一个字节索引为0或-L,而最后一个字节索引为L-1或-1:如:
这里写图片描述

第八行和第十行,是打印结果(输入);

现在对PYTHON语言中的语法元素有所了解了吗?

猜你喜欢

转载自blog.csdn.net/qq_35528009/article/details/71077026